APP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大学理念的构建与应用

2016-07-04石靖

赢未来 2016年2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大学

石靖

一、大学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大学是一个具有多项社会功能和组织目标、倡导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的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广义的大学是指所有从事高等教育的高校,狭义的大学是指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专科型大学等[1]。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来自于西方,其大学理念也来源于西方。西方研究大学理念最有影响的学者是英国牛津的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他于1852年出版了《大学的理念》一书,并提出了“大学是传授普通性知识的场所,大学的任务是提供博雅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大教育的目的是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提升社会格调”的大学理念,直至今天仍然是留给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遗产。其不仅影响着英国大学发展模式,而且对欧美各国大学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另外,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提出的“大学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学术自由,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具有统一性,学与术分家”大学理念。美国的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1857~1918)倡导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等为德国、美国乃至世界的大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国际交往等大学理念。

随着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和相关大学理念的引入,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理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变化。王英杰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3]。王亚南认为,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本体论哲学,它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内在属性和外在形态的追问[4]。王冀生认为,大学理念是试图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这样一些基本问题[5]。

综上,笔者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属性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包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教育观念、外部形态等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种大学哲学观。

二、大学理念的特征与功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指出:“大学理念虽然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但它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到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6]因此,大学理念的特征中既有不变的因素,即其自身的传统继承性;又有变化的因素,即其自我创新性,二者有机结合。耿有权认为,国际上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呈现出如下特征:1.伦理本位,即大学的办学理念均以追求大学的终极意义为价值取向,包含着大学“求实崇真”的恒定涵义和伦理指归;2.学术自由,即大学能够承认并加以实践的,在这里大学将获得自身学术研究工作的合理性;3. 使命指引,强调大学要开展教育、有力推动科技发展,并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4. 传承创新,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有它自身的传统继承性,同时也有它的自我创新性[7]。王亚南认为,大学理念具有共性、个性、时代性与前瞻性、社会性与本土性等特征[8]。基于大学理念的哲学属性以及大学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理念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引领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

对于大学理念的功能与作用,潘懋元教授指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9]对大学理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充分肯定。结合大学理念的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理念通常具有如下功能与作用:

1.导向与锚定功能。

大学理念具有引导大学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办学实践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还对大学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管理的取向等起着锚定的作用。

2.规范与教育功能。

大学理念所折射和反映出大学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价值取向、理性目标等,不仅在精神上熏陶着、鞭策着、激励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具有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保证大学教育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3.塑造大学精神与文化。

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经过高度概括,并在办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整合传播,便塑造形成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文化代表着大学的价值追求,对外是一种体现大学自身独特魅力的象征符号,对内凝聚各种力量,激发大学活力,推动大学各项办学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4.推动科技文化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大学理念通过精神的引领、思想的引导、人才的输送、科学技术的传播、规则的示范、决策的参与、文明的联结、文化的融合、价值的选择、批判精神的弘扬、信息的反馈与交流、文化的创新等[10],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和创新,进而从更高的层次上规范、推动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三、国家开放大学理念的构建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有着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即: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其战略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巨型大学;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在本质上,国家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不同,它强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没有围墙、超越时空限制、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最能体现国家开放大学价值取向的理念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11]。

开放。强调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培养模式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和教育资源的开放,为每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和便捷服务,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平台和社会化服务。

责任。强调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广大基层、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特别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部队士官的学习需求,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

质量。强调质量是开放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聘请一流教师,建设一流课程,加强过程保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培训、科研和服务质量,形成质量品牌。

多样化。强调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需求多样化趋势,为不同学习主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主体在职、在校、在家,以及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国际化。强调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拓展国际空间,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国家开放大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的应用

要实现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社会价值和办学理念,就要在办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结合国家开放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大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国家开放大学顶层设计上,包括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

1.办学组织体系建设。

在组织结构和办学组织体系上,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同时又是由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若干支持联盟以及与联盟成员合作建设的行业学院、企业学院组成的立体覆盖全国城乡的外部组织结构和管理办学体系,以及内部教学、管理、质量、评价、资源共享、支持服务等内部组织系统[12],其办学组织体系具有开放性、协同性、竞争性、不平衡性、变异性、整体性等特征[13]。为减少阻力、化解矛盾,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基础上演变发展的复杂性新事物,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应深入把握和运用自身特征与规律,建立起主体适应环境的复杂性适应系统,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和统筹领导下,由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以及企业学院、行业学院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探索,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综合协调与支持服务能力,形成提升并显现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等学校,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办学能力。

2.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制度体系建设要考虑和兼顾国家开放大学作为“单一办学实体”的独立高校和众多成员加盟的“办学体系”两大特色,国家开放大学制度体系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作为“能动的自组织”和复杂办学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并呈现出二者有机融合的特征,即整体性与协调性、长期性与稳定性、创新性与自我完善性、丰富性与渐进性特征[14]。这就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在内部管理上,需要建立教学、管理、质量、评价、资源共享、支持服务等内部制度系统;在外部结构上,建立基于利益分配与责任义务相平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3.教育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创新,提升办学能力、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成员共享和教育公平。国家开放大学将依托高水平IT企业,建造远程教育云平台。依托高水平网络运营机构,借助虚拟专网、互联网、教育科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实现总部与分部安全、高速互联。依托高水平终端生产企业,研发国家开放大学移动互联学习终端,促进社会成员的泛在学习。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强大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为亿级用户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

4.教学与学习模式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实现有支持的开放式学习,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构建以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支持服务、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的“六网融通”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科学、灵活、有针对性地开设国家开放大学特色专业。改进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集多媒体资源、教学交互、学习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海量、优质网络课程。通过遍布全国的学习中心提供面授辅导,也可以通过高清、快速的双向视频系统促进师生实时交流,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推进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向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转变。

5.学分银行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相应证书。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努力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提供基础,鼓励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累积学分,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6.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也是一所新型的公益性大学,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开设网上大讲堂,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讲座、公开课,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城乡社区提供包括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各类公共服务。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基于网络的孔子学院建设,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五、结语

作为新生事物的国家开放大学,其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必将是一个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开放大学理念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从设计提出到实施形成也并非一成不变(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各项外部条件不可避免的存在变化的可能,以及内部建设试点的种种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大学理念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应变性。在充分尊重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办学规律以及国家开放大学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办学理念进行补充、完善、调整、优化,以动态调控的手段求得动态的平衡,进而指导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谢维和.论现代大学之大.我的教育观·高等教育卷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 Ronald Barnett. The Idea of Higher Education [M].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3] 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1(7).

[4][8][10] 王亚南.大学理念的发展、功能及其当代启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王冀生.中国大学理念研究[J].高教探索,2002(4)

[6]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7]耿有权.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9]潘懋元.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行榜”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

[11][12]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6.

[13]姚文建.自组织理论下的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3(5).

[14]姚文建,李彦忠.国家开放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特征与内容框架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3(6).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