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外宣翻译的视角探讨“抗日”的译法

2016-07-04郑品红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政治性抗日

郑品红

【摘要】“抗日”作为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关键词,它的译法却迟迟没有规范。本文简要介绍了外宣翻译性质和特点,搜索了国内外有关“抗日”的译法,并根据外宣翻译的政治性、对外传播性等特点,针对中央编译局提出的译法做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对外宣翻译质量的提升和标准化提供启示意义。

【关键词】外宣翻译 政治性 对外性 “抗日”之译法

一、引言

2015年8月20日,光明日报16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抗日”一词英文翻译的几点思考》的文章,提出了两种“抗日”的译法的方案供参考: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和counter-Japanese,且不建议用anti-Japanese。本文旨在从外宣翻译的角度探究“抗日”译法的合理性,并探讨这一案例给外宣翻译带来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外媒体对“抗日战争”的表达

以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媒体对“抗日战争”的译法有:

1)China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2)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3)Chinese People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4)The War of Chinese People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5)WWII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Anti-Japanese war;6)Chinas anti-Japanese aggression war。

这几种译法当中,只有Chinas anti-Japanese aggression会造成歧义和理解上的障碍。这个短语的中心词是Chinas aggression, 而中国是正义反击的一方,日本才是侵略者,这种译法反倒让中国变为侵略的一方,这与事实完全相反,颠倒了交战双方的性质,犯了严重的认知错误,因此绝不可取。其它的译法总结起来,分为两种: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和 anti-Japanese war.

三、具体分析“抗日战争”的译法

Resistance一词在OED online当中可解释为:Organized, opposition to an invading, occupying, or ruling power; …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9–45), the underground movement formed in France in June 1940 with the object of resist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German occupying forces and the Vichy government. 由此可见,resistance指的是有组织的针对入侵占领行为的正义性对抗,通常参与的人数多,规模大。而且,词典当中的解释还明确指明二战时期法国对抗德军的行为就称为resistance。

我们从国外媒体对抗日战争的表达也可以窥见政治态度的差异。除了把抗日战争称为war of resistance的类似表达意外,华盛頓邮报用invasion来表示aggression, 似乎将日本的侵略性淡化了一些;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维基百科等则表示为The Second/Sino-Japanese War/Chinas War with Japan, 这种表达仅仅指明了中日为交战双方,未说明谁是侵略者,谁是反抗者,进一步抹杀日本非正义的立场;更有外国书籍将抗战称为Chinas World War Two, 完全没有提及日本,似乎很不愿承认日本的侵略性。因此,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的关键词,一定要保证高度的政治敏锐和严谨性明确中国的立场。

Counter-这个词根在牛津英语词典(网络版)中的解释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相反的意义和方向,造成相反的结果,或表示对一个动作的回击和反应。Counter-若是表示反击,后大多加动词或是带有动词性质的名词或形容词Counter-Japanese最接近的情况是counter-加人名,但counter-加人名指的是和真理相反、错误的、假的这显然不是counter-Japanese所表达的意思。此外,在BYU语料库中,counter-Japanese的搜索结果少之又少,说明外国人并没有使用counter-Japanese的习惯。因此,中央编译出提出的counter-Japanese应该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译法。

四、结论

根据目前可获得的资料,用counter-Japanese来表示抗日在西方媒体中几乎不存在,且这种表达本身在语言层面的意义上并不能十分让人信服,因此本人对这种译法持保留态度。将“抗日”的译法提上日程说明我国在外宣工作中正在逐渐培养术语意识,迈出了规范术语的重要一步,而规范“抗日”的译法不仅有利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够促进中国与国际接轨,确立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胡芳毅,贾文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上海翻译,2010(1).

[2]黄友义.坚持“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12(6):27.

[3]亦文.新华社发布《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英文版)[OL].(2015-8-20)[2015-8-25].

[4]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363.

[5]中央编译局英文一处.关于“抗日”一词英文翻译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15-8-20.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政治性抗日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抗日英烈马威龙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