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句的投射
2016-07-04杜璇
【摘要】根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本文从小句语义逻辑关系中的投射关系入手,以奥巴马2009年就职演说为文本,研究了其中的小句。研究发现,文本信息是由从属投射小句来传递意义的,限制小句中的成分是由小句级阶转移形成的嵌入机制来修饰。
【关键词】投射 演说 文本信息
一、投射理论
1.概述。“投射”指的是一种逻辑语义关系,它存在于小句复合体和嵌入等结构中。Halliday从七大方面对“投射”的功能与语义进行了论述:(1)引语:言语过程,并列;(2)报道语:心理过程,主从;(3)报道言语,引语思维;(4)投射提供和命令;(5)自由间接引语;(6)嵌入述说和观点;(7)事实。并列结构与言语投射相联系,而主从结构与心理投射相联系。
2.“投射”小句复合体。“投射”这种逻辑语义关系在小句复合体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典型。Halliday指出小句与小句之间可呈现出各种功能语义关系,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相互依存关系,另一种是逻辑—语义关系。相互依存关系包括并列关系和主从关系;逻辑—语义关系包括扩展关系和投射关系,投射关系类型有述说和观点两种。
3.嵌入。嵌入包括级转移和从属关系(经过级转移后的相关单位从属于另一个,但不构成成分)。该文以小句为单位分析文本,在分析理论上增加嵌入投射,在投射关系的子集中增加事实投射关系。事实指被投射的小句不是由带言说者或感知者的言语或心理过程投射的。
二、奥巴马就职演说(2009)的分析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有108个简单小句和小句复合体。在108个句子中,简单小句为40个,小句复合体为68个,其中投射关系的12个,2个并列和投射的结合。
1.嵌入小句的投射。整个演讲词中,含有嵌入关系的小句共68个,其中嵌入投射14个。被嵌入的14个投射小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言语过程名词或心理过程名词投射的嵌入小句7个,这些嵌入投射包括投射思想(5个)和投射言辞(2个)。如句子24(the God-given promise that all are equal, all are free, and all deserve a chance to pursue their full measure of happiness.)中言语过程名词promise后的表示提供的限定小句。另一类是一种打包预制的被投射形式即事实。事实小句有两种形式,一是事实类名词的定性语(1个),二是事实小句自身的名物化(6个),来表征意义。如句子10(That we are in the midst of crisis is now well understood.)中的that引导的小句表示事实。
2.投射。韩礼德认为从投射的层次看,被投射的是言辞和思想,从投射的方式看,有引述(并列关系)和报道(从属关系)。据此,形成投射的4种组合,引述的言辞(1 “2),引述的思想(1 ‘2),报道的言辞(α “β),报道的思想(α ‘β)。文本没有出现引述的言辞和引述的思想,采用的是报道的言辞(4个句子)报道的思想(8个句子)。还有2个句子是并列(延伸)+并列(延伸)+并列(投射一言辞/思想)的结构。下面以句子108为例进行分析:
第108句子(Let it be said by our childrens children that when we were tested we refused to let this journey end, that we did not turn back nor did we falter; and with eyes fixed on the horizon and Gods grace upon us, we carried forth that great gift of freedom and delivered it safely to future generations.)可以用符号表示成 α“(β1(×βα)+β2(1+2)+β3+β4),α表示投射句,βl,β2,β3,β4表示四个以报道的方式被投射为表示言辞的被投射句,其中β1中嵌套表示从属增强的小句组连,β2中嵌套1个并列延伸的小句组连,小句复合体由7个小句构成。
文本采用的是从属结构的投射报道的模式,被投射的是被表述为意义的措辞和意义。这种模式的选择体现了公共演讲的目的之一:信息性。投射在文本中的特点一是自身结构的重复,二是投射句中并列延伸关系的重复,这一方面使演讲易于理解,同时又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三、总结
和许多政治演讲一样,奥巴马的就职演说极富信息性和极具说服性。该文在韩礼德逻辑功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投射理论分析了文本语义层面上小句间的意义关联。从属投射小句体现着向听众传递信息和意义的功能;通过嵌入机制形成的级转移的小句或修饰或限定小句中的成分;从属关系小句来修饰限定主句。这些机制促成了奥巴马就职演说极富信息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George Rodman.Public Speaking[M].3rd ed.New York:CBS Cohege Publishing,2005.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rd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Edward Arnold Limited,l996.
[4]札金榜.论语篇中的信息流动[J].外国语,2009(3).
[5]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王瑞泽.奥巴马演说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杜璇(1991-),女,山东诸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杂志排行
校园英语·上旬的其它文章
- A Study of Personalized Bumper Stickers in China and America—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unctions
-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 Leisure Resorts
- O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 Discussing the Symbolic and Realistic Issu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before 1900
- Symbols in the Great Gatsby
- 对比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与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