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比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04张启宝
张启宝
[摘 要] 在中职的化工原理课堂内,教师想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就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和升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基本参与度。对对比式教学法进行了内涵的简要分析,并将对比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集中的诠释,旨在提升中职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更好地完成化学课程的学习。
[关 键 词] 对比式教学法;化工原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56-01
化工原理作为中职生的一门必修學科,是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化工常识和基本技能,能保证化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生产中进行专业化的操作,并且化工原理的课程也是对化工技能人员进行化学工程试验以及实操能力的提升,并且能为中职生学成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对比式教学法的内涵
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能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并且能保证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求同存异的思维建构,促进学生运用辩证法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化。在中职化学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模式称为对比式教学法,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归类后同一体系内容和对立体系内容,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性,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产生比较深刻的了解,并且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内涵共性和独立个性。在中职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运用对比式教学法将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对比式的分析,使学生对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内容和技能推演,实现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网络和学习模块的能力,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上保证了学习的效果。
二、对比式教学法在化学原理中的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普遍落实,我国中职课堂内教学模式也有了崭新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也有了显著的升级。教师要运用已学习的知识带动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架构生成,保证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体系。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工原理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对比式教学法能快速地引领学生对于新知识产生认同感,并且提升本质上的学习效率。
(一)建构知识网络
在整体的化工原理教授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伸,中职学生的基础不好,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保证学生进行独立知识网络的建立,促进中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不仅能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进行应用,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穿线处理,然后再将知识线条进行知识网络的搭建,对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知识漏洞,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填充,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例如,在中职教育《化工原理(上)》第一章第一节,作为整本教材的开端,教师要集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完静力学和动力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保证基本模块的建立,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更加科学和系统化。
(二)激发创新意识
对比式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建构。对于中职生来说,化工原理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于单一原理学习的迁移模式,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积极的学习心态。教师在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引导,合理地将基本的任务型教学和对比式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自我观点的输出,进行解题手段的体系整理,规避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内中职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保证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框架对新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化评价,保证学生知识的准确性。例如,中职教育《化工原理(上)》第二章第三节——其他类型泵,进行了旋涡泵、齿轮泵、螺杆泵、流体作用泵和其他类型泵的基本描述,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整体类型泵的分析图表,并按照往复泵的学习程序建立独立的学习章节,鼓励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模式和知识网络,并运用对比式学习法促进学生对整章内容进行内化。
(三)调动学生兴趣
中职生在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上有明显的滞后性,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对比式学习法保证知识的新鲜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对未知知识建立强烈的好奇心,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才能真正投入到课程内容和技能的学习中去。例如,中职教育《化工原理(上)》第五章——传热基本原理和换热器,这一章中主要进行了相关仪器的集中结构分析,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以进行学生的小组讨论会,鼓励学生进行仪器基本原理的知识汇总,进行相应产品介绍的演讲,不仅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也能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中职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对比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摆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真正助力学生更好地完成化工原理的学习。
参考文献:
赵波,葛昌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