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塑料成型工艺与设备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探索
2016-07-04徐丽瑜
徐丽瑜
[摘 要]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代入特定角色、特定情景的方式,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掌握专业技能,通过塑料成型工艺与设备课程中典型的制品“啤酒箱注塑成型工艺”案例,探索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中职工科类专业课中的实践。
[关 键 词] 角色扮演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注塑制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44-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有许多专业实行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或者推荐到优秀企业顶岗实習。这些实习的机会难得,但是每年的实习与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工厂的工作作息模式,面对这些问题,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角色扮演法,能够帮助学生提早接触、练习、适应社会工作模式中的角色。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社会工作中的工作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就业必要的心理准备与心理素质。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概念与实施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其中一个内容。角色扮演教学法是老师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与情景中出现的特定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完全从心理和行动接受、投入到角色中,在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把角色的特定技能内化与优化。
“塑料成型工艺”是塑料成型工艺与设备课程的重要环节,本篇通过典型制品的注射成型工艺中“啤酒箱注射成型工艺”的案例来探讨角色扮演法的实施。通过“啤酒箱注射成型工艺”的实操,来加强学生的注塑机调试的基本技能。
(一)准备阶段
角色扮演前,师生对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先进行复习,并准备所需材料。
在本案例中,教师把工艺参数以及操作注意事项交给学生讨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注塑机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5s加工流程进行复习,而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即使能够完成技能上的操作,但是不明白工厂中对工人工作质量、工作强度、工作素养的要求,而且也不清楚工艺条件的控制具体对制品的具体影响。
在准备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以下几个问题:
(1)HDPE材料的性能?
(2)注塑机手动档操作塑件完整的注塑过程包括什么?
(3)在角色扮演中,工厂对工人工作质量、工作强度、工作素养的要求是什么?扮演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
(4)5s加工流程是什么?
(5)加工中最容易出现的事故是什么?如何预防?
(6)以及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具体影响?设计合理的工艺参数。
(7)产品最容易出现哪些缺陷?如何处理?
(二)情景设计
在设定的情景中,学生对角色的工作需求有理解,并且能够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以及区别。
案例情景设计:大宏塑料工厂最近接到一批加工啤酒箱的订单,共600件,要求5天完成。让学生计算,按一天8小时工作制,每小时最少要求生产多少件才能赶上出货进度。制品要求:24瓶装(6×4排列)有内格的塑料啤酒周转箱,常采用注射成型加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5739-1985规定。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外观完整无裂损,光滑平整,不许有明显白印,边沿及端手部位无毛刺;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色差基本一致;浇口不影响箱子平整。
(2)变形侧壁变形率每边小于1%;内格变形不影响装瓶使用。
(3)配合同规格的啤酒箱,相互堆码配合适宜,不允许滑垛
(4)物理性能箱体内对角线变化率不大于1%,内格变形不影响装瓶使用;在规定高度跌落,不允许裂纹;在规定堆码高度时,箱体高度变化率不大于2%;承装规定质量后悬挂时,不允许裂纹。
(三)实施过程
作为角色扮演法的核心部分,扮演者分析自己特定的角色特点并模仿生活中此角色的动作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负责观察记录。除非学生操作出现重大过失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否则老师不得干预。
1.角色设计
把学生分为6人一组,一组学生的角色包括:组长A,质检员B、C,操作工D、E、F。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A:统领协调整组操作,从产品制造到搬运再到质检,最后确定及格率,根据制品质量随时调整工艺参数。组长同时也是一名操作工,在操作的同时对整组的人员及产品进行调控。
质检员B、C:负责整合加工好的制品,对制品的外观、尺寸、使用性能等进行检测,统计成品及格率,如果产品出现严重缺陷,及时通知组长,让组长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工艺参数。质检员还需要担任搬运工作,把制品从机床搬运到质检部,检测完后把及格产品打包整合堆放。最后填写质检卡。
操作工D、E、F:操作工负责熟练地生产制品,并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他们要确保加工量赶上进度。如果组长分配调试缺陷制品注塑机参数的任务时,与组长共同讨论并在注塑机调为手动档的状态下,把加工步骤分解,找出缺陷原因。注意填写工艺卡。
2.具体过程
因为学生在外实习中,表现为不适应的其中一点是工厂的工作时长比较长,与平时的课堂时间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整个8节课时中,我们是模拟工厂工作时间的模式,国家劳动法规定企业是8小时工作制,但是很多工厂都是12小时工作制,而受到学校课程的限制,我们就实施了8节课时,尽量接近8小时工作制。在生产过程中,学生基本是连续不间断地操作,中午1小时休息。如果生产间需要上卫生间或其他特别要求,需要先向组长提出,组长审核批准后才可允许其他活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组员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第一时间报告组长,组长需要马上分析处理。组员组长A与操作工D、E、F共同操作注塑机,收集注塑制品;质检员B、C搬运制品、测量制品尺寸与外观是否合格,若返工及时通知组长。制品通过“生产—质检—包装”三个基本步骤。整个操作循环不间断地进行,到最后学生需要完成质检卡和工艺卡。教师在此过程中,全程巡视监控,以防出现事故,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仔细登记。在制品出现缺陷后,不需要给学生提出意见,而是指引他们思考和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加工实际来解决问题。
(四)展示评估
在角色扮演过后,学生通常都会信心倍增,希望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及经验。每个小组首先需要对自己各个组员的表现、制品的产量与质量、整个扮演过程小组的运作情况等进行讨论,然后总结成PPT的模式展示出来,而且在展示过程中也需要展示自己的加工成品。
在每个小组展示完毕之后,其他小组的组员经过讨论,可以对展示的小组随时提问,并说出自己的评价。评价过后,各个小组按照下面的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表格内容为:评分项目和细则标准:(1)技术控制{及格产品总数量(10分);及格率(10分);缺陷后控制能力(20分)}。(2)角色把握性{角色定位明确并能恰当地表达角色所需的基本素质(10分)}。(3)合作能力{角色分工明确并能与其他角色很好地合作,配合工作,力求把效率达到最大化(10分)}。(4)展示{PPT制作效果(10分);表达展示效果(10分)}。最后得出各项得分。
教师不能干预学生的评价与打分,所以在评分过程完成后,教师再发表自己对每个小组整个角色扮演过程每个角色的表现、团队的整体运作、制品的加工等方面的意见。给学生详细分析他们在过程中专业技能、操作技能、角色素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学生思考与提升的空间。
三、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实践反思
角色扮演法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主动地寻求问题的答案、提高技能,代入角色后容易增强团队合作性,培养职业素质。而且工厂订单模式的情景设计以及工厂8小时连续工作模式能够尝试运用到其他中职的工科类专业课程。但在角色扮演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分清自己的岗位职责,这样就无法充分地表达和培养职业素养,所以必须先让学生有充分的技能及心理上的准备。
2.在实施过程中,难免有些学生对技术操控不够熟悉,学生的水平高低不一,容易导致个别学生积极性不够,要培养组长,让组长极大地调动组内积极性与荣誉感,只要学生荣誉感强烈,就容易投入扮演,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3.在操作熟练后,可以尝试岗位轮换制,让学生尽可能地熟悉不同岗位的职能要求。
4.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声音小、表达不清晰、笑场、害羞等状况。但是,在观摩完其他组的表现,与自己组做出比较,多进行几次实践肯定有进步。展示过程中展示人员与PPT制作的人员最好是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台表演。
5.在评分表中,每项的评分出现最高的小组肯定是不相同的,教师需要根据评分表,具体分析每个小组的亮点,最后才得出综合表现最好的小组。教师在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具体表现,尽量对每个学生都比较详尽公平。
6.经过不斷的实践,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完善角色扮演教学法中情景设计、角色设计、评价标准等设置。
参考文献:
黄晓峰.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