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镂空面料设计 提升服装设计水平
2016-07-04张洁华
张洁华
[摘 要]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在这样一个追求个性化的大环境中,人们通过无限的服装创意和独特性来展现个性。而在现阶段的服装设计职业教学中,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镂空面料,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重视对镂空面料的讲解,镂空面料在现在个性化服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承担着表现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的重任,针对职业教学中镂空面料的教学进行详尽分析,借以研究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镂空面料;服装设计;创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TS9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041-01
在现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都在寻求创意,尤其是服装设计行业,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梦想。因此,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更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更加创意的服装设计教学。其中,镂空面料的类别多种多样,风格变幻不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增强服装的装饰感,同时能够提升整个服装的层次感以及时尚感,因此,近些年来镂空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更加广泛。
一、镂空面料的简介
早在18、19世紀的欧洲宫廷贵族中,曾经掀起了一股蕾丝风,当时人们对镂空面料极其痴迷,到了20世纪60-70年代,部分著名设计师开始对服装面料的破坏性情有独钟。而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众多服装设计师开始重新尝试运用镂空面料来进行新的创新,在T台秀场,已经随处可见镂空面料,镂空面料以其自由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展示自身非凡的艺术性。而镂空,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运用剪切、编结、雕花等手法来制造出一定具有规则性的空洞,进而打造成一种透空的现象,其更加独具美感。
二、镂空面料的特点与分类
并不是所有的服装面料都可以运用镂空,其使用由服装的面料而定,而在现阶段的职业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普及相关面料的基本种类。例如,常见的服装面料有如下四种:柔软型、挺爽型、光泽型、透明型。不同面料所运用的织造方式是不同的,面料是进行镂空的主体,也是实现镂空服装的基础。例如,在棉布和毛呢上进行相同的镂空方法,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其中,在棉布上进行镂空,大多给人以自然朴素的感觉,而在毛呢上进行镂空,则给人以端庄优雅的感觉。当然,如果是将皮革同镂空相结合,则给人以率性的美感。
(一)柔软型
柔软型的面料是一种飘逸性较好的面料,运用这一类型的面料所设计出来的服装大多线条流畅、动感强,因此,针对这一类型的面料进行镂空处理,则常用剪切、提花等手法,这样服装贴身效果好,诸如雪纺面料和针织面料。
(二)挺括型
挺括型的面料,从表面上看,质地硬朗平整,造型感强,这一类型的面料适合运用剪切、雕花等手法进行裁剪,诸如对称性强的花卉图案等。这一类型的面料质地硬朗,常见于牛仔裤一类的。
(三)反光型
反光型的面料,自身较为光滑,具有明显的反射光的能力,对于这一类型的面料进行镂空,大多采用剪切和雕花的方式,镂空的面料和透出的内部服饰相互衬托,整体给人以梦幻的感觉,这一类型常见于漆皮面料和缎类面料。
(四)透明型
透明型的面料质地轻薄透明,适合采用抽纱、提花等手法进行镂空,其本身质感朦胧,在进行镂空后,更能体现一种优雅而性感的特色,这样的设计常见于半透明的镂空蕾丝或者完全透明的欧根纱。
通过在职业教学中,学生能够基本从理论上认识四种面料的特征,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给予学生感受不同面料的体会,寓理论于实践。
三、面料镂空方式
随着现阶段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服装面料进行的处理方式越来越多,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职业教育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创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完整的面料进行再设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运用镂空面料,镂空面料的类别多种多样,风格变幻不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增强服装的装饰感,同时能够提升整个服装的层次感以及时尚感,因此,近些年来,镂空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更加广泛。这样的职业教育是贴近生活、贴近时尚的。
为此,每一位服装设计师应当对各种面料以及镂空手法和呈现的效果进行深入了解,反复进行实验,从而准确运用镂空面料,将其更好地呈现在服装设计中。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多地鼓励学生多用活用镂空面料进行服装设计,在服装中展现自身的创意。
综上所述,随着现阶段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服装方面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服装面料进行的处理方式越来越多,在这之中,镂空面料的运用最为广泛,镂空面料的广泛使用为当代服装设计给予了更多全新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镂空面料的讲解,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镂空面料对服装进行点缀表现,能够促使服装设计风格更加多元化,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设计的灵感,有效提升服装设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齐彦.镂空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2.
[2]陈宇刚.浅析服装设计中的镂空面料[J].黑龙江纺织,2014(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