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初步探索

2016-07-04周义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校生命心理

周义萍

[摘 要] 职校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他们身上蕴含着积极的能量。把握职校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积极生命教育,能有效促进人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提高学生的价值感和幸福感。近两年来,我校在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探索方面尝试了几种途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生命教育; 在各类专题活动中整合积极生命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系沟通中共促积极生命教育。

[关 键 词]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018-02

职校生,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长期学业失利、一贯得不到足够尊重和重视已使得这个群体中的不少孩子患上了“习得性无助”的疾病。他们普遍存在自卑、自我成就感低、悲观等消极心态,对人生和前途感到迷惘和无所适从,进而失去人生斗志。

记得看过这么一句话:俗世之中,每一个生命都鲜美如初。所不同者,有一些生命,需要轻轻拂去岁月的微尘,才能显出他们当初动人的样子。职校生就像那蒙上了尘埃的生命花朵,该怎样培养职校生的积极心态和积极的人格特质,让他们在现实生存环境中能充分发掘自身生命潜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呢?这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等。而积极生命教育旨在以积极的视角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通过积极生命教育活动,可以发展与完善学生的生命,让教育回归本真,使个体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强健和丰富。

在近两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尝试以积极生命教育作为主线,系统策划安排一系列专题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对学生的积极生命观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生命教育

学科教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形式。鉴于职校生与普通高中生在学业要求上的区別,我校利用各种讨论、座谈的形式首先统一专任教师的思想认识。要求教师要根据职校生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着重学生的“情”和“意”方面的教育,着重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通过“小步子”设置教学难度、“多频率”进行积极反馈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性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能力提升。融洽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进一步和谐,生命热情进一步激活。

二、在各类专题活动中整合积极生命教育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活动,人认识周围世界,形成人的各种个性品质;反过来,活动本身又受人的心理、意识的调节。活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组织各类安全活动进行积极生命教育

两年来,我校组织了大量的活动进行安全卫生、珍爱生命的教育。比如,组织全校学生参观禁毒知识画展,并观看了由国家禁毒委组织拍摄的禁毒警示教育片《爱在人间》,使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深刻含义。邀请检察官来我校上“呵护青春,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课,呼吁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觉保护自己,善于识别、慎交朋友,学会识别环境,远离不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场所,呵护青春,远离毒品。举行全校安全疏散消防演练、举办生动的消防知识讲座。精心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还有安全生产月活动、红会救护知识讲座、交通安全日活动、交通安全课等活动的开展。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在“绿色教育社”的社团活动中进行积极生命教育

“海安绿色教育社”是我校1998年创办的师生社团,是苏中地区第一个环保志愿组织,自2007年起成为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会员单位。社团创办的初衷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呼唤生态文明,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师生内心,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影响他人,从而辐射到全社会。

两年来,我校“绿色教育社”结合创办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示范区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减少污染 珍爱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绿色拜年”活动、“低碳生活”活动、“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悟人与自然、与动植物之间息息相关的生命联系,从而更自觉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而走进社区、走进生活的宣传活动让学生更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增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三)在艺体活动中展现积极生命教育的魅力

作为艺术学校,各类艺术活动成为鲜明的特色。近年来,我校政教处和团委共同组织了“画元旦送祝福”书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县“中小学生书法、绘画现场竞赛”活动、南通市“三独比赛”、“迎元旦”联欢晚会活动、“放飞中国梦——未成年人经典诵读”活动、“中国梦·我的梦”读书征文活动、“践行中国梦,三爱见行动”演讲比赛等,充分利用艺术学校的优势,在进行美术创作、歌舞表演的过程中引领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尽情展现生命之美。我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除跑操活动每天进行,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每学期运动会的项目有很多是属于合作类的,比如集体跳绳、拔河比赛、“齐心协力”“海底捞月”等。学生对这种有意思的体育比赛项目倍感兴趣,他们在挥洒汗水中体验着生活的美好,体会着集体的情谊,他们从中获得了归属感,对积极生命也增加了一份认识。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人生积极生命理念的建立

心理健康教育是积极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为及时解除职校生心理的困惑,引导其正确处理自己在学业、求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多种举措。

1.每月出版一期“海安县艺术学校健康导报”。导报开设了“亲子沟通”“健康快讯”“心理学效应”“校园生活”“心理励志”等相关板块,普及心理学知识,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

2.成立“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正常开放,专业心理咨询师轮流值班,同时也提供心理咨询QQ号、热线电话。班级设心理气象员,留意班级学生心理动态并及时汇报。这样学生有了心理困扰或障碍能及时得到开导和帮助。并且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会如果调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和事,如何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己的应对能力。

3.开设心理讲座,提高学生对积极生命的认识。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开设讲座,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一系列的心理讲座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而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增加对生命的领悟和眷恋之情。

三、在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系沟通中共促积极生命教育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对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时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基于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班级家长QQ群、电话联络等方式与家长交流沟通,厘清一些家长对自己孩子不正确的期望值和不恰当的评价方式,要求家长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正面的鼓励、恰当的期望。也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消除对社会的畏惧感,增强对社会的融入度,同时也促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接触各阶层的社会成员,从中体味生活百态,在普通人身上欣赏人性之美,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对职校生的积极生命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的積极情绪体验更多,对现实和未来更乐观,生活中更有激情和创造性,耐挫力进一步增强。

总之,积极生命教育的含义非常丰富,它不仅指要教会学生爱惜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并能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体验自己生命的价值,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体验到尊重、理解、互助对人生的价值意义。能在不断的挑战、应对、挫折、失败、成功中一点点凝聚自身的能量,勇于直面人生并养成积极的应对态度,在不断学习中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对职校生进行生命教育要把握住职校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其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生命的体验,感受生命的意义。只要我们建立起对积极生命教育的充分重视与足够认识,积极探索,就能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积极生命教育体系,达成积极生命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4.

[3]孟繁军.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与管理 2012(7).

猜你喜欢

职校生命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我的职校我的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