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生心理潜能在实践特长课中的开发初探

2016-07-04蒋冬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2期
关键词:特长职校职业

蒋冬平

[摘 要] 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和心理潜能开发。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未来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职业学校的教育宗旨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各行业所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现实中,职校学生大都是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往往使职校学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如何重新认识职校生所存在的心理潜能,从而通过正确的教育管理模式,来引导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把他们培育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变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职校生;心理潜能;实践特长课

[中图分類号] G7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008-02

心理潜能在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界一直是人们热衷于探讨和谈论的话题。也正因为热门,关于心理潜能的研究衍生出了很多观点和派别,但不管各自的理念如何不同,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即人生来就具有各种天赋和潜在的心理能力,通过特殊的培养和训练,在特定的场合、时间,具备合适的条件下,人的心理潜能就会得到开发和释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前途命运。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开发职校生的心理潜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心理潜能的概念

潜能是指人具有的但又未表现出来的能力。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潜能的发掘和发挥都存在着极大的心理因素。心理潜能的概念是建立在人脑的机能远未被开发这个事实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脑潜能就是心理潜能。人通过提高认知和学习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锻炼坚强意志等方法都能够发挥人的生理、心理潜能。因此,从广义角度来讲,任何潜能都属于心理潜能。心理潜能按心理现象可分为认知潜能、情绪潜能、意志潜能和个性心理潜能。

二、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心理学家对心理潜能的开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人的潜能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职校生的培养前景充满了信心。但回看现实,不得不承认,在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上,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这就要求我们职教工作者重新反思,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寻找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一)传统课程对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开发不足

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很多职业学校的课程目标都简单地定义为知识、技能的传承,未能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目标,忽略了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即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长,部分职业学校也始终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导致学生德育目标达成过低,人文素养、合作意识缺乏。

(二)专业选择的不合理对心理潜能的限制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谓百花齐放,几乎涵盖了三大产业中的各个分支。但由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盲目性、随意性问题突出,并不能完全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应用领域,以及各专业学习对学生本身心理特点的需求。选择了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甚至是厌恶的专业,就会缺乏动力,出现“混日子”顺利毕业拿张文凭即可的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多门不及格被校方退学的结果,严重阻碍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三)社会偏见对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忽视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由于我国传统“重理论,轻应用”的人才观的存在,职业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已经被视为学历教育淘汰者的“收容站”。试问,有多少学生进入职校学习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这种无奈,让社会对职校生的教育目标几乎降低到没有大的刑事案件,就算蒙混过关。不关心职校生怎么学,学到了什么,不能唤醒学生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心理潜能因素。

三、实践特长课的概念及组织形式

(一)实践特长课的概念

实践特长课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弥补学生在专业选择中的缺陷,打破班级和课程的限制,充分全面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潜在优势和特长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职校实践特长课综合了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社团组织、体育运动团体、综合素养教育等教育手段。

(二)实践特长课的组织形式

实践特长课主要由技能兴趣小组和文体社团活动组成,配备专职的指导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打破班级和专业的限制,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特长课项目,每天安排单独的时间开展。

四、实践特长课对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的作用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职校生也渴望获得积极体验。因此,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从实践特长课入手,注重职校生心理潜能开发,构建积极心理潜能开发模式,能有效地营造积极的氛围,促进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一)建立全新的学生观,认识职校生心理潜能

根据多年教育经验,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可知,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但其智力素质并不差,很多学生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如果引导得当,教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们之所以上不了高中,很多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或是不喜欢学习。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合理引导,方法得当,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特长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二)定位教师功能,引导学生开发心理潜能

由于实践特长课的选择基于学生自我意愿,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实践特长课的内容涵盖文化、艺术、体育、技能等,它的课堂活动、团队交流也远远多于传统的课程。因此,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实践特长课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经验,而教师是欣赏者、引导者、支持者和促进者。参与活动本身就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实践特长课弹性大、组织灵活,学生是主体、行动者,教师应辅助学生增加参与背后的信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帮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化学习,达成心理潜能开发目标。

(三)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心理潜能

从自我效能理论可知,一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本身能力的影响外,自我效能也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如何对学生参与实践特长课的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是学生心理潜能能否得到激发的关键。实践特长课的评价是有多维度的,应该抛弃模块化、单一化、成绩倾向的特点,将知识技能与心理品质发展结合在一起,实行多方位的评价体系,体现自主性,将职业道德、毅力、洞察力、行为积极性等心理潜能达成情况纳入评价的范围,注重过程的考核。学生在实践特长课的学习表现作为综合能力评价的重要部分,和学科学习成绩构成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心理潜能的存在,从而建立自信,提高自我效能。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能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践特长课是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全新模式,它的开展可以让我们树立全新的职业学校学生观和教育观,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校学生的心理潜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腾飞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当然,由于实践特长课中心理潜能开发的研究和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结合心理学知识,摸索总结,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职校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辽宁: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特长职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老板的特长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我的职校我的梦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