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导向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6-07-04黄天能蓝依晴王德光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土地资源管理市场导向

黄天能 蓝依晴 王德光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技术型很强的专业,传统的讲授法不易于技术的传播,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在分析国土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创新模式,重点突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市场导向 土地资源管理 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门槛越来越高[1] 。为适应新的形势,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充分认清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特点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的办学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偏技术性的专业,因此必须从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入手,完善专业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2]。

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讨市场导向下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1地方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1 行业人才缺口分析

自1985年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全国已有多所院校相继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及其相近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0多所,开设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有约50所,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近20所。广西有三所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别为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师范学院,截止目前,广西三所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累计不足100人。

随着土地利用行业的发展与繁荣,土地系统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据了解,广西的国土系统,尤其是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土地管理部门,近80%工作人员为非专业技术人员,未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教育,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技术困扰。近年来大规模土地规划与土地整治项目的编制,各地国土局不得不委托高校或规划院来完成,甚至委托区外的高校和设计院来完成,如崇左市本级以及所属各乡镇的全国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则委托南京大学来完成,由于距离的原因,不利于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沟通,同时也加大了编制的成本。

1.2 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现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土部门,从近几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就业主要分为五个方向:一是在国土部门从事地籍管理等土地管理工作,二是在规划院、土地整理公司从事土地规划、土地整治等工作,三是在测绘局、测绘公司等从事测绘工作,四是在估价公司从事土地估价、房地产估价工作,五是在房地产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及中介工作。由于近几年国务院对国土的利用情况越来越重视,国土部先后组织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划定、低丘缓坡开发等各项规划,带动了一大批毕业生就业,因此近几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国土部门和规划院、土地整理公司从事土地管理或技术工作成为就业的主流。从毕业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都成为了国土部门或土地规划等机构或企业的业务骨干,也有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通过了全国估价师考试,成为注册土地估价师或房地产估价师。未来几年土地整理、耕地保护等比较新的领域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应成为今后培养和就业的重点方向,在开设课程和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应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课程和教学优化[3]。

2广西财经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研究及实践

广西财经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2年9月开始招生,作为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学校转型与否,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探索仍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水平的重中之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都处于借鉴和学习的阶段。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广西高校的研究空白,能够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课程设置,及时调整教学和培养目的,是新建专业的一个优势,建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专业,是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特色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专业定位,按照“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教什么课程?—通过什么教学模

广西财经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求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四年所修总学分的24%,实践课除了常规的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等,還开设了土地综合实训、土地规划实训、不动产估价实训、测量实训等课程,分项目分专题对学生进行集中实训。实践课上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使用画图工具和测量仪器,而是鼓励教师将项目带进课堂,为此,广西财经学院特别创办了创新创业学院,给予一定的启动基金,鼓励教师带动学生注册公司进行创业。同时,注重校企合作,与“广西土地整理中心、广西土地学会、广西海洋研究院”等单位及社会组织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校内校外双管齐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参与到实际工作,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培养真枪实干的毕业生。

3 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讨

3.1专业定位明确,突出专业核心课程

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人才定位为主要从事于相关领域的具体管理工作[5]。根据土地资源管理的学科性质及时代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林业、房地产等领域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等工作[6]。努力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宽适应、强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选取应跟上行业发展动态并具备学校发展特色,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涉及土地学科的三大知识领域,并彰显财经类院校特色:土地资源管理类有土地管理学、土地用规划学、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和地籍管理等;房地产管理类有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技术类课程有地图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开发与整理等;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在技术类课程中增设工程概预算方面的课程,突破理工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弱势。

3.2通过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知识运用水平,引领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一批校园品牌活动

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本专业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2016年开始,拟举办一年一度的“土地科技活动月”,设有“国土征文比赛、测绘技能大赛、GIS技能大赛、地籍调查比赛、土地整治工程概预算大赛”等赛事,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的方式跨年级组队,要求全部学生参加。为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每项比赛设一名组长,两名组员,全程负责该项比赛的筹办工作,同时根据本专业教师研究方向的不同,每项比赛设一名教师在技术上指导学生完成比赛。在学生中掀起“学技能、比技能”的高潮,在教师中间形成“教技能、长技能”的热潮。通过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目的。最后举办一场总结交流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比赛过程中的各种创新思想和方法,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以技能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精神,又提高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技能比赛,还能较好地引领广大教师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一贯“填鸭式”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打造校园品牌系列活动和精品课程。

3.3革新教学模式,提倡“参与式”与“项目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法”,学生每天经过七八节的课程已经产生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部分学生开始打瞌睡、玩手机、看课外书等,如没有新颖的教学方式,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教师都是自演自观。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考虑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导,教师引导,想办法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专业课的教学上,“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应成为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常言道,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传授知识要讲究“度”,教师负责给学生给一个实际运用的学习讨论方向并引导学生入门,再顺其自然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和互动,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7]。因此,笔者结合高校的教学经验认为“项目参与式”教学模式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教与学相长,共同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真枪实干的技能,提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3.4搭建教研平台,深化实践课程的地位

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特色专业技能人才,而其特色则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产学研”相结合是必经之路。因此广西财经学院在“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实验室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2015年引进了MapgisK9、遥感、Arcgis等软件以及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硬件设施,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实名制借出仪器设备进行实践,提高设备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努力建设广西新型城镇化实验中心、土地规划研究中心等特色专业实验室,并结合科研承担社会研究课题;进一步加强与广西土地整理中心、广西土地学会、广西海洋研究院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原有的土地规划实训、土地估价实训、测量学实训课时不减少,继续增加综合性、技术性和探索性的实践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对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培养的作用[4]。

3.5建立中青年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

许多高校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人生轨迹,缺乏社会磨练经历,高校应建立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启动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向基层、走向企业做课题调研甚至挂职锻炼,获取行业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知道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基层单位具体从事何种工作,什么方向专业人才最紧缺,什么样的技术才是时代最需求,从而指导教学的改革,促进专业特色化发展,培养社会最需求的人才。

4 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校应该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水平、各具特色的实验室、科研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物质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缺口为突破点,将“参与式”与“项目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学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加强学生的实践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廖平凡.市场导向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大众科技,2014, (12) : 132-133,156.

[2]张平平,韩志才.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5, (1) :89-92.

[3]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學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1) :20-25.

[4]奕乔林,谷秀兰.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 (11) :150-152.

[5]彭文英,李子田等.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 (3) :47-51.

[6]李新举,于开琴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实践研究,2010, (8) :285-287.

[7]欧胜彬,苏雪晨.土地经济学课堂参与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高教论坛,2015, (6) :51-53.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型土地资源管理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下的科研监管困境
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
基于组织文化理论的市场导向本质及系统框架
面向模具行业需求的模具专业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内涵研究
基于市场导向下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