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语翻译角度的文化信息传递分析

2016-07-04谷欣茹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英语

谷欣茹

【摘要】不同国家质检的文化交流最主要途径是翻译,翻译不仅能够传递另一个国家的文化信息传递,同时更可以看做是两种文化质检的交融,本文将会从英语翻译的角度简单分析文化信息传递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英语 翻译角度 文化信息传递

一、英语翻译的主要作用

翻译的工作内容是通过翻译语言,把原来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出来,具有一定的传译性,同时也是一项是传递信息的活动。翻译工作涉及到的行业和学科很广,例如语言学,社会学,音乐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等都需要翻译人员的参与,所以翻译工作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翻译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能够让异语读者能够获取和原语读者一样的信息和感受。所以,翻译工作对于文化信息传递是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和作用的。优秀的翻译作品不仅能够准确地翻译原来的语言意思,同时还可以对原语的思想核心进行提炼和升华,令异语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原语的文化思想和核心。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自己国家或者种群中特定文化概念的语句,这些语句的准确意思只有在这一特定文化信息中才是最明白的,如果放到其他的文化背景中,将会导致翻译问题的出现。举个例子,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其文化背景、文化体系以及审美情趣都是截然不同的,这就造成了这两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在英语(汉语)中经常会有一些语句在汉语(英语)中不能够找到相对应的词语。当然,这种文化差异并不仅限于英语和汉语中,在不同的语言中都会存在这一情况,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都会出现这种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极容易导致翻译工作出现困难,本文将会从英语翻译角度简单分析文化信息的传递。

三、翻译应适当把文化信息异化和归化

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所承载的意义将会根据不同的文化思想而发生改变。尽管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对于同一样事物,不同文化思想所引起的联想都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月亮”会让中国人想到嫦娥奔月或者故乡情义,但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并没有这种联想。所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异语文化思想的核心,把翻译的内容是当地进行异化和归化。

1.异化。异化,就是在源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参照原语的文化和原作者的遣词造句的方式,进行翻译工作,其中,“反翻译”的翻译概念就是根据异化的思想提出的。这是美国的韦努蒂提出的,通过刻意在目标语言的文本中突出原文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的异质色彩。而我国的作家鲁迅就是异化派的代表,他主张“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同时还认为翻译工作是“必须要有异国情调和洋味”。

2.归化。所谓归化,就是以目标语的文化思想为基础,主张译文要尽可能地适应目标语的文化吸习惯,为读者消除所有语言文化的障碍和困难。美国归化代表人物的奈达,他提出了在翻译工作中应该达到“动态对等”的概念,而我国归化派的代表人物是钱钟书,他认为翻译工作的标准应该是“化境”,也就是在把作品从一种文字转变成另一种文字的时候,既不能因为两种语言之间习惯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而造成有牵强附会的翻译痕迹,同时又能够完全保留原有作品的冯文,这就是翻译工作的最高标准。

四、实现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的英语翻译技巧

根据上文提到的异化和归化原则的翻译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采取以下英汉翻译技巧让能够有效实现文化信息的等值传递:

1.直译。直译。直译是将原语中的文化信息按字面意义直接译为目的语。例如: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The Americans have sprinkled some relief flour in Peiping,Tientsin and Shanghai to see who will stoop to pick it up.Like Chiang Tai Kung fishing they have cast the line for the fish who want to be caught.文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有利于保留原文的形象,具有异国情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可以保留原作的“情调”和“丰姿”。但是直译不等于机械地死译,直译的内容必须使读者能够根据上下文领会译文的含义。否则,直译就无法实现文化意义的有效传递,阻碍跨文化之间的交流。

2.用目的语的文化替代原语文化。由于人们所生存的客观世界是相似的,对许多的事物具有相同的概念认识,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事物或概念。例如,英语中“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和汉语的“一箭双雕”所用的喻体不同,但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都表示“一举两得”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目的语的文化替代原语中的文化,更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五、结语

源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差异问题是翻译,尤其是文学文本的翻译中最大的难题。从语用前提对称的角度来看,翻译中文化差异可以归结为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语用前提的差异或不对称。所以,翻译人员在处理这些与源语和目的语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文化差异问题时,也应该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语用前提出发,尽量地寻找语用前提意义对称的语言文化要素,使译文传递给译语读者的文化信息接近或等同于源語读者所能获得的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邹常勇.从语意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视角看林译《浮生六记》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4(05).

[2]贾慧.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舌尖上的中国》英法译版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英语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悠闲英语(86)感恩与忘恩
英语大show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