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看落实
2016-07-04王晓霞
王晓霞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引领,一系列重大扶贫改革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为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及时启动、扎实开展已出台改革举措落实情况督察工作的通知》(中改办发〔2016〕6号)精神,深入了解这些扶贫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听取地方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好办法,5月中旬,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副主任欧青平、洪天云分别带队,赴新疆、重庆、安徽三地,展开了规划细致、访谈扎实、富有成果、意义重大的调研活动。
成功的督查来自周密的部署。这次扶贫改革督查,主要围绕以下四项工作展开:一是完善考核机制的有关情况,主要是省级对贫困县的考核情况,以及约束机制的落实情况。二是贫困识别退出情况,包括贫困人口、贫困村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情况。三是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包括扶贫项目资金审批权限下放、扶贫资金整合、监管使用等情况。四是扶贫小额信贷情况,包括贷款余额、累计发放量、利率、投向等情况。
此次三个组的督查工作均采取自行督察和实地督察相结合的方式,要求督察组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两个贫困县,重点是2016年计划脱贫摘帽的重点县。每县选择3个村,其中要有两个是贫困村。在每个省份的督察时间不少于5天。记者了解到,因时间紧任务重,督察组每天工作时间均在十四五个小时以上,白天入户访谈,晚上举行座谈会,座谈会常开至晚上十点后,回到房间还要对一天的工作情况做出整理。第二天一早,又风雨无阻、跋山涉水地进行入户调研。
新疆篇——边疆扶贫暖人心
新疆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为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5月5日至9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带队,邀请国办秘书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及北京市相关援疆同志参加,共赴新疆和田地区督查。
这次督查分三个小组赴和田地区8县、市中的7个展开了调研,共走访了15个贫困村、46个贫困户,考察了9个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填写了69份农户调查问卷(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地区、县、乡、村分别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想法建议。调研活动结束时,调研组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反馈了调研意见。
在内源扶贫和对口援疆的共同作用下,十八大以来,新疆自治区贫困人口从353万下降到180万,减少173万,减贫幅度历史少有。督查发现,新疆重大基础设施和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6万公里,全疆“无电村”全部通电,96%的农村人口可享用安全饮水。“两基”(即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目标全部实现,南疆地区率先实现14年免学费教育,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在和田地区的入户访谈中,没有听到缺衣少食的现象,尤其是“安居富民工程”的实施,使贫困户住房条件大大改善,68%的农户住的是钢筋水泥或砖木结构房屋,还有部分房屋正在建设,93%的农户住房面积超过60平米。访谈中,群众纷纷表示,对安居富民工程十分满意。每个贫困村都派驻了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员长期驻村,帮助群众做实事。工作队所做的事情中,95.7%的农户知道“宣传扶贫政策”,78%的农户知道“开展建档立卡”。超过80%的农户在遇到困难时会首先选择向村干部或驻村干部寻求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都制定了具体脱贫计划,采取了一些帮扶措施。
尤其让人感到振奋的是,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愿望强烈。群众都很朴实,真心拥护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脸上充满笑容。商贸集市比较繁荣,极少见到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许多贫困户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仍然坚持让小孩读书。民丰县有一位身患疾病的独身妇女,带着一个正读高二的儿子,她没有等着政府来帮忙,而是凭着自己的手艺在街上开了裁缝店,兼卖衣服维持家计。这位单身妈妈说,这辈子很苦,但不管有多难,都要让孩子上学,把书读出来就有希望。百姓的这种变化,得益于当地帮扶工作的扎实开展。
攻坚战仍需迈大步
督查发现,新疆在贫困识别和退出上还没有完全做到精准,群众还存在致富门路不多、缺乏贷款支持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贫困民族地区群众更期盼的是雪中送炭。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瞄准特困地区、特困群体、特困家庭,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帮扶,必须更有针对性、力度更大,结合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督察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金融对产业的支持力度;二是立足疆内开展劳务输出脱贫;三是以“姥姥讲故事”为载体,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四是选择光伏、四翅滨藜等实用技术、项目,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五是加强边境扶贫。
一路督查,一路看真贫、听真情、想实招。刘永富指出,生产、经营大户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乡村干部要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小微企业和合作社要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各级政府要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基层扶贫办要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
在一些村委会看精准扶贫档案和图表时,刘永富强调,精准识别要做细、做全面,被帮扶对象要得到群众的认可。措施要准确到位,狠抓落实。贫困户的退出要精准,贫困户在观念转变、能力提升、收入稳定等方面取得实效才算真正脱贫。要通过政府宣传教育,调动大家积极性,实现群众有想法,干部找办法。积极落实好各项政策,宣传、利用好扶贫小额信贷,为群众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重庆篇—— 5年政策 3年到位
5月10日至14日,由欧青平带队的第二督察组来到山城重庆,先后到2016年计划脱贫摘帽的黔江区和武隆县,分两组实地查看了4个乡镇共9个村,其中4个是2015年的脱贫摘帽村,4个是未脱贫村,还有1个是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共走访农户32户,召开了8次村级座谈会。5月14日下午,督察组与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刘强交换了意见。
重庆市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5.9万,贫困发生率7.1%;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919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22.6%。2015年脱贫95.3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57%,新增和返贫5万人;贫困村脱贫808个,占贫困村总数42%。督查了解到,重庆的主要亮点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制定了“1+1+13”扶贫攻坚政策体系,提出了“6年目标3年完成1年扫尾2年巩固”的路线图,通过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前调度等方式,实行“5年政策、3年到位”,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财政资金需求。为此,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组建了18个市级扶贫集团对口帮扶18个贫困县,组建了4个市属国有企业帮扶集团帮扶4个深度贫困县。
超常目标须有超常举措。“5年政策、3年到位”的宏伟目标如何实现?重庆市首先大幅度加强扶贫投入力度,2015年,市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落地40.1亿元,较上年增长48%。在2015-2017三年脱贫攻坚期内,重庆将新增投入财政资金82.8亿元,其中增量投入67.8亿元,提前调度15亿元。按照重庆市建立的贫困区县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市级新增财力的75%以上用于区县和基层,并重点向贫困区县倾斜,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量主要用于贫困区县。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扶持谁的问题必须解决好。督查了解到,重庆市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动态调整都坚持了按程序规范退出,贫困户“摘帽”和“四类人员”清退都经过了村组讨论和民主评议,群众认可度较高。为确保脱贫实效,重庆市还委托市社科院、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涪陵、潼南脱贫摘帽情况进行了独立的第三方评估试点。
有了资金保障,确定了扶持对象,重庆市全力实施转移就业、搬迁安置、产业带动、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和兜底保障“六个一批”。督查发现,重庆在兜底问题上并没有完全依靠低保一兜了之,而是根据贫困户特点增加不同的产业帮扶举措。
对当前脱贫成效应保持清醒认识
督查结束时,督察组向市政府反馈总体印象如下:一是思路清晰。重庆市按照“6年目标3年完成,1年扫尾,2年巩固”的工作思路,提出“按照我国现行标准,确保2017年基本完成贫困县摘帽、贫困村脱贫、贫困户越线”的工作目标。二是目标符合实际。6年目标3年完成,既打足了提前量,又安排了缓冲期,体现了积极稳妥的原则,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紧迫感,市县对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充满信心。三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相应提出“6年政策3年使用”,集中投入,集中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瓶颈”问题。四是客观认识脱贫成效。当前贫困村、贫困县“摘帽”还是低水平的,真正实现贫困户的“三保障”难度更大。对当前的脱贫成效应保持清醒认识,不能盲目乐观。
为更好地推动工作,督察组还对重庆市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提前谋划扫尾、巩固工作。二是抓好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和落地。三是要抓好典型、总结经验、营造氛围。四是要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比如,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途径新模式,做好旅游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两篇新文章;注重发挥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提高农户防控风险、稳定增收的能力。
安徽篇——总书记金寨考察添动力
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工作再添强大动力。5月4日至7日,洪天云带队赴安徽实地督查。督查组选取了2个贫困县(区):安庆市岳西县、六安市裕安区;每个县各选3个村(其中2个是贫困村);每个贫困村选5-6户脱贫户进行督查。共召开了6次座谈会,走访了21户脱贫户。督查结束时,督查组与安徽省副省长方春明就此次督查情况交换了意见。
这次督查总的印象是:安徽省党委政府在完善考核机制和落实约束机制、贫困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政策执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扶贫小额信贷开展等方面,思想认识比较到位,工作落实比较到位,对贫困户的思想发动也比较到位,工作成效比较显著。
具体来说,在完善考核机制方面,贫困县全部取消GDP考核,并专门设置了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本级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率等考核指标,在与减贫密切相关的指标设置上加大分值权重,并对16个市、7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248家省直帮扶单位扶贫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在精准识别上,安徽重点核查扶贫对象识别不准、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真不真、帮扶措施制定是否具有针对性、帮扶责任人是否落实到人、“四项清单”制定是否具体、建档立卡档案资料是否齐全。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精准核查月核查,进一步核实了扶贫对象数据,提高了数据质量。在精准脱贫上,安徽省采取自查、抽查、督查等方式,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要求,开展了“六查六解决”。在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安徽省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增加。2016年安徽省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7亿元,为上年预算的3.5倍,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75%。督查发现,安徽正在研究制定涉农资金整合办法,规定省级部门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投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原则上不低于40%。为增强扶贫小额信贷的富农作用,安徽省设立县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为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购买了“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建立了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并联合银行系统对贫困户实现了评级授信全覆盖,执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六个经验可推广
通过扎实细致的调研,督查组发现,安徽省在贯彻落实扶贫改革举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一是六安市总结出了十“子”精准举措。根据习近平总书记4月份在安徽扶贫考察的指示精神,六安市细化梳理出十项精准扶贫举措:一是走进户子、做好精准识别。二是摸清根子、剖析致贫原因。三是找对路子、谋划脱贫途径。四是瞄准靶子、开展精准帮扶。五是做细单子、编准“四项清单”(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扶贫责任清单)。六是用好票子、提高资金时效。七是结成对子、强化结对帮扶。八是打牢底子、健全长效机制。九是压实担子、抓好责任落实。十是不出格子、严明各项纪律。
二是对贫困户的思想发动到位。在岳西县走访脱贫户时发现,脱贫户对脱贫出列均未表现出不愿意和疑问,主因是岳西县脱贫宣传和贫困退出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决脱贫户后顾之忧方面,岳西县始终贯彻三个“讲清”的宣传政策。一要讲清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二要讲清贫困户标准。三要讲清脱贫不脱政策。通过加大宣传,使贫困户树立脱贫光荣的理念。督查发现,岳西的贫困户退出时,会领到一本有激励意义的“光荣证”。
三是脱贫指挥体系有创新。岳西县拟设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并定位为常设机构。根据“五个一批”设五个指挥室,另加一个综合督(巡)查室和一个综合协调室,共七个室。设立指挥部的目的是把涉及扶贫工作的部门调动起来,减少协调难度。
四是在光伏扶贫上探索出安徽示范经验。光伏扶贫在安徽试点总体看比较成功,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好结合了安徽本地的日照和降雨条件(适当的降雨可冲刷掉光伏面板灰尘,减少贫困户清除灰尘的劳动量,提升发电效率)。二是兼顾本地发电和用电需求实际,发出来的电供本地区优先使用。三是结合国家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让贫困户充分享受到扶贫政策支持。
五是开拓出驻村帮扶工作经费的开支渠道。安徽省财政厅印发通知,明确规定省直单位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及慰问活动所需经费,可从机关经费结余或定额公用经费中列支,并鼓励所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有关方面积极捐赠和赞助。
六是出台了扶贫正负激励机制。为解决干部“为政不敢为”的担忧,岳西县从2016年3月起,建立起“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容错免责机制,并报经市纪委审批且已获同意。即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只要达到尽职要求,即使行动错了也能够获得责任豁免。有正向激励,还有负向倒逼机制。在每个季度的时间节点,乡镇或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度若未达标,就会收到“蜗牛奖”,以此来倒逼任务的如期完成。
督察组认为,安徽省在以下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抓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防止数字脱贫倾向,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作用,整合资源解决因病致贫问题,高度重视贫困村债务问题。
关键在于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就以“关键在于落实”为题,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了落实对于我党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如今,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切实发挥作用,使剩余5000多万贫困人口在既定时间节点一个都不少地精准脱贫,各项改革措施同样重在落实,贵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