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
2016-07-04孙根华
孙根华 邵 敏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 246000)
简论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
孙根华邵敏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在国家“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中,大学是一个重要纽结。地方高校和地方戏曲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大学和戏曲也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支持,为戏曲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和办学目标。应把大学作为扭转戏曲传承发展困局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大学应探索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戏曲传承发展;文化支持;路径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戏曲的存在和繁荣依赖于特殊的文化生态系统。失去这种生态,或这种生态弱化,戏曲就难以为继。在现阶段,支持戏曲的传承发展,必须在全社会营造相应的戏曲文化生态。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要“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大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纽结。目前,这一纽结还比较薄弱,尚未受到真正重视。应注重发挥大学的作用,尤其应注重发挥地方高校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中的文化支持作用。否则,国家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工作体系就不够健全,政府的政策导向就难以落实到位,甚至会落空。
一、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基础
首先,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系统,多少都具有地域文化特征,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完全游离于地域文化。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绝不是其组成要素——民族、语言、宗教、社会心理、传统道德、生活方式、思维特征等的简单拼合,而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甚至制约下,由各要素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综合体或文化系统”[1]。地方戏曲文化与同一地域内的高校文化,形成、发展于共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之中,在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尚习俗、思维模式等方面,在空间范围和时间维度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定地域特征。共同的自然历史文化土壤是高校文化与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要母体。这种历史文化的交集,也使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具有了地域文化基础。
其次,大学与戏曲具有共同的价值功能,即教化功能。社会学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里,都存在两个传统:大传统和小传统,“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发出来的”。[2]按这种划分,现代大学文化主要属于大传统,地方戏曲主要属于小传统,虽然两者分属大小两个传统,它们的产生、目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均不相同,但最终在客观上却具有相同的价值功能。大学最核心的职能是人才培养,教化育人。如梅贻琦所言:“学府之机构,自身亦正复有其新民之功用,就其所在地言之,大学俨然为一方教化之重镇。”[3]中国戏曲历来具有“乐教”传统。元代剧作家高明在《琵琶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概言之,如陈独秀先生所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4]中国传统社会中,维系民众伦理道德、社会规范的,更多是依靠包括地方戏曲在内的小传统。戏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播着儒家思想,以正人伦、厚风俗。可以说,在戏曲作品“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里流淌着的,多是与“四书五经”本质相通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可见,大学和戏曲都具有教化功能,大学的文化功能和戏曲的文化功能在教化民风、以文化人这一点上拥有最坚实的共同价值基础。应当发掘和弘扬这些共同价值,使得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支持成为内在的价值需求。
二、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价值收益
大学在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将获得文化价值的收益或回报。最大的回报就在于,将戏曲文化引入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可以提高素质教育效果,更有效地实现“以文化人”的办学目标。对地方高校来说,可以利用地方戏曲彰显更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这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多赢的过程,而不是单向度的“付出”。大学的支持行为是“有偿的”,也就是说,它有利于实现大学的目标任务,而不是与大学宗旨相左。有所收益,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行动才能持久,并形成内生的、自觉的文化支持。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地方戏曲文化资源是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有效手段。传统戏曲作为教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刻、丰富的道德内涵和通俗易懂的伦理准则。虽然有些内容已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但流传下来的多数戏曲作品仍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并通过生动的意象代代相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实现着道德传承功能。一出好戏,可能既是一场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盛宴,同时也是一次生动形象的文化传播和思想道德传播实践。一个好的戏曲唱段,它所传递的真善美信息往往不是课堂说教所能替代的。在岁月流转中积淀下来的这种通过形象、感性的艺术手段触发情感共鸣、传递价值观念的做法,对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无借鉴意义。应重视戏曲的教化功能,使其与现代德育充分对接。
从知识传承的角度看,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众多艺术形式的综合,也是传统美德、习俗、礼乐和历史文化掌故的形象聚合,因而是传习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一定区域范围内诞生、流播的地方戏曲,总是产生于当地特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环境之中,蕴含着解读区域历史文化精神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密码,并通过各具特色的音乐、念白、舞蹈等不同的表演符号系统,生动地阐释着当地的社会、历史和文化。[5]一部中国戏曲史,就是中华民族自我观照的历史。地方戏曲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知识和地方性知识,对于青年学生具体地感受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历史感,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此外,大学还可以把戏曲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开展具有特色的艺术学、民俗学和传播学等方面的研究。
从美育教育的角度看,地方戏曲文化是高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抓手。戏曲是中华民族极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浓缩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是当地的一种“祖传的”文化传承方式,也就是说,祖祖辈辈都是以类似的方式接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教育。用字行腔的音韵,念白对话的意味,舞台动作的形体,脸谱化妆的造型,舞台服饰的夸张,起承转合的节奏,跌宕起伏的叙事,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莫不具有讲述中国故事的特殊审美意蕴。利用戏曲资源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参与、分享“祖传的”审美活动,不仅能够增强美育课程特色、强化审美实践环节、提升美育效果,而且可以放大戏曲的教化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主要障碍
较长时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政府主管部门和大学已经注意到大学在戏曲传承发展方面的作用,并开始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成效不甚显著。大学为戏曲发展传承事业提供应有的文化支持,还有一些障碍需要跨越。
首先,各方力量在思想认识上都过于强调戏曲专业性团体的作用,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戏曲专业性团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的戏曲生产实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戏曲传承发展问题上,把大学作为重点阵地,纳入戏曲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凸显大学在戏曲传承体系中的重要性自有其必要性。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论引领作用。戏曲传承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撑,与专职的戏曲表演者、戏曲理论研究者相比,大学具有人才、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他们能够站在“第三方”的立场,更客观、冷静地对戏曲开展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与批评,提升戏曲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指导、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二是文化辐射作用。大学是传播、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示范、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的辐射源,对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故而,要在全社会建设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必须首先在大学营造适宜戏曲传承发展的环境氛围。
其次,政府在政策导向上过于重视戏曲的创作、演出条件和人才保障等生产环节,对戏曲受众群体的培育重视不够,特别是没有从战略上重视大学生受众群体的培育。我们不否认戏曲专业性团体的作用和戏曲生产各环节的重要性,然而也必须看到,与“供给侧”相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症结在于“需求侧”弱化——观众的流失与老化。“全国50岁以下的没有进剧场看过一场戏曲剧目的人约占80%。绝大多数大学生甚至是中文系的学生没有看过 《曹操与杨修》、《潘金莲》、《董生与李氏》、《金龙与蜉蝣》等剧本。由政府出资让百姓免费看戏的演出,一两千个座位的剧场往往只坐上一两百人,且大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历来得到长足发展的艺术都是由市场推动的”[6]。需求不足,是任何有关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必须面对的最严峻挑战。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认识得不够深刻,那么,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将“失焦”,其最终的结果是让戏曲走进博物馆。在当代中国,需求的培育、戏曲受众的培养,都必须着眼于青少年。而要培植戏曲的青少年受众,必须视大学为重镇。对于戏曲传承发展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不仅仅是“关键少数”,而且事实上正在成为年轻人的“关键多数”。他们不仅是潜在的高质量的戏曲爱好者、消费者,而且是潜在的高能量的戏曲文化传播者,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日方长。
再次,在体制机制上,地方戏曲表演院团等戏曲专业性团体与大学之间缺乏互动联系,更少就戏曲的传承发展进行合作。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前,大学与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分别属于教育领域和文化领域,甚少交叉联系;随着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序幕拉开,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大都转型成为面向市场的经营性企业,而大学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两者之间的合作缺乏必然的经济基础,合作关系更难建立。自2005年开始,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政府购买文艺院团服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这种做法扩大了戏曲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戏曲传承发展来说实属杯水车薪。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加大对与大学合作的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的投入,保证他们的经济利益,以调动他们与大学长期全面合作、走进校园系统性地开展各类戏曲传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多方共同努力,建立校地戏曲文化互动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尤为关键。
第四,在大学内部,已普遍认识到戏曲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但文化自觉性没有充分激发。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对学生开展包括戏曲在内的公共艺术教育,或者将戏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大学缺乏对戏曲教育的精准定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戏曲教育的价值、意义所在,仅把戏曲教育作为开展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因而存在措施的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囿于师资力量、场馆条件等因素,在开设的戏曲相关课程中,也是以文化理论上的介绍阐释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践感知、体验和训练。其结果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能够完整地演唱一段戏曲唱段,都成为“素质高”的表现。
四、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可能路径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眼下必须也首先由当代大学生接受、传承。如果民族戏曲不设法打入大学校园,只流布于农村、工厂、街道,那么它便无法跻进时代文化的前列去。”[7]将大学真正纳入国家戏曲传承发展的工作体系并作为重点纽结加以建设,是扭转戏曲传承发展困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当下最具有可操作性、最容易见成效的着力点。当前,大学要以高度的自觉意识,努力克服障碍,服务于国家戏曲传承发展的工作大局。
第一,增强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方式主要是在文化上对戏曲的接纳、肯定和弘扬。大学要进一步增强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自觉,要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8],高度重视传承发展戏曲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行动中;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担当,“体现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传承,体现为对社会精神和文化的守护和引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必然体现为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创新”[9]。具体来说,大学应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进一步为戏曲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服务,厚植有利于支撑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让青年学生持续接受戏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和造就戏曲爱好者和潜在的传播者,努力将大学建设成为传承保护、弘扬传播、创新发展戏曲文化的重要阵地。
第二,科学建设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大学培育适宜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最基本的途径,是通过系统、科学的戏曲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戏曲爱好者和戏曲文化传播者。除戏曲专业相关课程外,大学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的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将戏曲的发展进程和艺术特征等文化理论知识、戏曲鉴赏知识与技能、戏曲表演技能的体验与训练等内容科学整合、融入各类课程,并辅以培训、讲座、观演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机结合。同时,还应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强化MOOC(慕课)、视频公开课、微课等网络课程的建设和运用,以突破师资、场馆等现实资源有限的瓶颈,使其充分发挥培养高质量的戏曲爱好者和传播者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第三,积极开展戏曲传习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依托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鲜活的戏曲文化活动,是大学弘扬戏曲文化、培育戏曲爱好者和传播者、实现戏曲活态传承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大学要充分利用资金扶持、学分奖励等多种引导、激励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戏曲文化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传习戏曲的环境氛围。一方面,大力支持、资助大学生开展以戏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引导大学生成立戏曲社团和志愿者团体,组织大学生进剧团、戏院、班社开展实践体验、技能训练、文化调研等活动,围绕戏曲文化开展演出、培训、竞赛、艺术节,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传播戏曲文化等。另一方面,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让戏曲真正在大学校园内“活”起来。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主动与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加强联系、合作,定期邀请地方戏曲专业演出团体、戏曲名家大师等进校园,让大学生开阔视野、感受经典、接近大师;在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中,通过“送戏下乡”、“文化进社区”等方式,让学生戏曲社团和戏曲爱好者主动参与戏曲的传播等,从而在校园内形成广泛参与、持续健康、创意活跃、戏味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真正让戏曲文化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加大对戏曲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学,特别是设置有戏曲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和所在地方戏曲资源丰富的地方高校,更应充分利用校、地各种戏曲文化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加大戏曲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出台激励举措,引导和支持师生有意识地凝练戏曲相关研究方向,使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地方戏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将戏曲理论研究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开放办学、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主动与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实施深度协作,构建长效合作的戏曲文化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开展戏曲相关学科研究,为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服务。以此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构建大学和地方共同参与的支持戏曲文化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戏曲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我们认为,大学是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体系的重要纽结,社会各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转变观念,努力营造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10]重视大学在戏曲传承中的纽结地位,让大学和戏曲充分对接,使大学在支持戏曲传承发展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2]芮德斐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一种阐释[M].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5.
[3]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
[4]陈独秀.论戏曲[J].新小说,1905,(2).
[5]郑传寅.论戏曲的地域性及其意义[J].福建艺术,2009,(5).
[6]任荣.“我是梨园的一号龙套”——尚长荣先生与朱恒夫教授关于戏曲现状与未来的对话[N].中国艺术报,2011-7-11.
[7]于习.秦腔走进大学校园[J].中国戏剧,2002,(6).
[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 cn/zhengce/content/2015-07/17/content_10010. htm,2015-7-17.
[9]杨玉良.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N].光明日报,2014-06-15.
[10]邵敏.论文化空间视界下的黄梅戏传承与保护[J].江淮论坛,2015,(3).
(责任编辑黄胜江)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4-0167-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地方戏传承的民俗学研究”(14BB01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民俗学研究”(AHSKY2014D12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黄梅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SK2013ZD07)
作者简介:孙根华(1974—),安徽望江人,安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邵敏(1976—),女,安徽泗县人,文学博士,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戏曲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