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骁:黑与白的彩色世界
2016-07-04白一夕
白一夕
在成都市新都区海峡茶城二楼,“荥窑砂器”展馆里人来人往。这里有几百上千件秦汉风格的作品,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看似粗犷的杯身,个别部位竟显现出橙、粉、蓝、紫等色彩,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好看。“这是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的窑变,在开窑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呈有怎样的颜色,尤其是孔雀蓝,十分少见,大约烧制200只杯子里才会出现一个。”荥窑黑砂艺术馆馆长叶骁介绍说。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叶骁算是“半路出家”,从零开始接手荥经砂器这门技艺。
荥窑武林长青
在接手荥经砂器以前,叶骁做了20多年的漆器,但却从不称自己为漆艺家。做出来的作品,也很少在媒体上亮相,只是藏在家里供自己和朋友欣赏。1995年,叶骁放下做漆的工具,跑到北京开始北漂,没想到一漂就是13年。开广告公司、设计公司,服务东芝、三菱这样的国际品牌10多年,也算风生水起。
但2008年,家乡四川,地震了。
叶骁赶回家乡,参与震中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救援工作,救人也救动物。面对因为地震而四分五裂的家,让他对生命的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救援工作结束后,叶骁就回北京关了公司,散了团队,结束北漂。在成都郊外觅了一处占地10余亩的小院,取名“长青书院”。过去,生活的主旋律是奋斗,北京的快节奏推着人往前走;现在,放下身外之物,重新拿起工具,做漆、做陶,闲时养花、种草、遛狗……日子慢了,但生活满了。朋友们也喜欢长青书院的环境,经常来院子聊天,叶骁就干脆设流水席招待圈内友人。“少的时候二三十人,多的时候八十还过百,我都亲自下厨,半个时辰,家宴就能开席。”人来人往,叶骁在院子守了5个春秋后的2013年,雅安荥经政府邀请叶骁带队考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荥经砂器,同时也邀请叶骁作为复兴荥经砂器产业项目人。叶骁想了3个月,很纠结:如果接下这副担子,慢下来的生活又得快起来,现在闲云野鹤又会变成忙天忙地,“但我和荥经砂器,很有缘分,这个算是天意。”思量再三,叶骁决定接下这副担子。
他为荥经砂器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了一个响亮的品牌“荥窑”。
“就像武林门派,名正才言顺,门派再小也有参加武林大会的资格。荥经砂器,作为地方陶艺的品类名,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而我们打算用品牌来弱化这一观念。”叶骁说这话的时候,像是武林的一方盟主。
设计是最大的改变
其实早在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叶骁在荥经县意外瞥见一口砂锅被弃置在废墟里。“古城村曾经家家有作坊、户户卖砂锅,没想到如今市场萎缩得厉害,可喜的是还有一帮人仍在坚持做。”叶骁说,正是那一瞥,让他意外发现荥经砂器独特的肌理、风格和所承载的历史。“传统的黑砂器制品多以实用性为主,砂锅、砂壶、米缸等主要用于百姓的起居生活。但实际上‘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荥经砂器天然的泥料和传统的烧制方式,有它独特的质感和透气的特性,是许多器皿不可比拟的,远不止停留在传统民用器上这些作为。”叶骁想让这些古朴的砂器,深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
荥经砂器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特有的黏土,俗称“白善泥”。在挖好的泥凼里,人与牛一起炼泥,揉面一般,把黏土炼得干湿相宜,柔软又有韧性。制作坯子的转盘大多还是手抹或者脚蹬,再与二炭结合做成器皿,施以上千度高温,经过这些步骤就形成了迄今2 000多年的、独特的黑砂烧制技艺。“不过,传统的原料配方并不经烧。”叶骁接手后发现,同样的泥、同样的窑,能够烧制出更丰富的作品,他和他的团队对原料配方进行了改良;而烧窑方式,也在传统的以煤炭为燃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气柴混合、煤柴混合等,“这让开窑那一瞬出现了更多可能性,出来的颜色也更丰富。”采料、粉碎、搅拌、制坯、晾晒、焙烧、上釉、出炉、入库……这一道道持续千年的原始的工序,赋予了荥经砂器历史厚重感,也在叶骁手里颠覆了它们传统的形象。
“我们最大的改变就是设计。”学工艺美术出身的叶骁,用现代的审美眼光,重新审视砂器:拉长的瓶颈、圆润的壶把,舒展的碗口……自然的肌理,极简的设计风格,他让砂器从形状到色彩都有了更丰富的特征,不再是“简单粗暴”的黑灰色器皿,而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造型丰富的茶器、花器、食器。目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也能接受砂器的美。“你想,一把荥窑的砂壶,烧炭煮水,放炉子上慢慢煨,半个时辰水才有微微响动。这个等待的时间,并不是浪费。”叶骁一边说一边取壶煮水,“与朋友喝一壶好茶,值得这样花时间,大家围炉坐,不紧不慢,聊聊天,叙叙旧。目前,我们销售最好的炭火风炉配茶壶,就是为了拉慢这个时代的快节奏,两个小时煮一壶茶,一群人利用这个时间围炉谈心,多安逸。”
彩色的复兴梦
人们在参观荥窑黑砂艺术馆的时候,总有一只扭曲的黑砂茶杯在手中传递。“像不像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还恰好吻合手握的位置。”叶骁解释,“其实,这是地震造成的。”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与之毗邻的荥经县震感强烈。“而当天也是荥窑砂器艺术馆计划开馆的日子。那天早晨,我们就有一批新砂器烧制成功,因为刚好还在窑里,地震中没有受损,但在形态上却产生了变化。”叶骁说,这批窑器也因此更具有纪念价值。
但最近几年,荥经砂器的发展却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新生代的技艺跟不上,老一代的艺人对设计的理解又有代沟。所以,叶骁一直想让自己的荥窑走向世界。“振兴荥经砂器,肯定需要创新,并让它走上国际舞台。”叶骁说,他在成都建立“荥窑砂器展示馆”“荥窑黑砂艺术馆”,馆藏多年来稀罕少见的砂器,也收藏自己接手后充满设计感的砂器,将荥经砂器提升到艺术的层次。“精髓跟传统是一脉相承,底子是中国的,但平台是国际的。”
2015年6月,叶骁就将一组茶具小心翼翼地送上了飞机。这组以荥经砂器为胎,以南京金箔为饰的茶具,将登上米兰世博会展台。“不要说外国人,就连我们自己都还有许多人对国家级非遗荥经砂器的印象停留在砂锅和药罐上,但现在,通过改良创新的它们已经重新焕发出了光彩。”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希尔顿也将荥窑砂器的茶道器和花器甚至水杯,选择为九寨沟希尔顿酒店的600多个客房的标配,凯宾斯基酒店甚至专门设计了砂器主题餐厅,将砂器作为核心的文化主题。
在叶骁看来,黑砂烧制传统技艺的核心依旧是材料独特、手工拉坯、高温烧制,地坑取釉。而器型演变、清洁能源的选择和中、高端销售渠道的拓展,恰恰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假如荥窑都烧上比煤更便宜的天然气;假如窑工们都坐在控制室里进行温控;假如我们在不丢失低端市场的同时,着手打入大多数现代化家庭的厨房和茶桌;假如我们的高端艺术品在市场上拓展开去……”毫不怀疑黑砂魅力的叶骁很兴奋,因为那才是荥经人世世代代的产业复兴梦。“温暖而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怀,是我们设计师、艺术家、手艺人当下应该有的初心和情怀。做有温度的设计,做有温度的产品,那才是好的设计,好的产品。”在黑白的泥土里,有叶骁为之努力的彩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