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pSite室分系统上行速率优化分析
2016-07-02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应用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彭先武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应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在读
熊 炼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应用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彭先武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应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在读
LampSite室分系统上行速率优化分析
熊炼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应用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
彭先武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应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在读
摘要通过对LTE室内分布新技术LampSite进行介绍,分析了影响该方案上行速率的主要因素,解决了运用该技术组网的某室内场景出现上行速率不达标的问题,对LampSite系统上行速率的规划及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LampSiteDASMCS频带宽度上行速率
1 引言
2015年进入LTE-Advance商用元年,中国移动的TDD室内覆盖建设继续深入。在LTE时代,业务将主要集中在一些热点场景,尤其是室内,因此室内覆盖和容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4G时代室内覆盖建设成为网络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以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为主。DAS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在以语音和小流量数据业务的2/3G时代,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很好地满足室内覆盖需求。但是,到了MBB业务的4G时代,传统的DAS已经不能满足室内大数据容量和高清话音的需求。基于此,LampSite室内覆盖技术被提出。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由于缺少相应规范性指导,在工程后期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单验指标不达标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出现的上行速率不达标这一难点进行分析。
2 LampSite室内覆盖技术介绍
LampSite方案主要由BBU、DCU(可选)、RHUB 和pRRU几个网元组成。LampSite组网情况如图1所示,BBU和DCU以及DCU和RHUB之间通过光纤连接,RHUB和pRRU通过普通网线连接。LampSite的功能模块可灵活组合成不同的无线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无线覆盖要求。以银行营业厅的组网为例,BBU集中安装在运营商机房,RHUB安装在银行机房,pRRU安装在营业厅天花板内。
2.1LampSite功能模块介绍
(1)BBU:基带处理单元,集中控制、管理整个基站系统,和现网BBU完全一样,可以与现网BBU实现基带资源共享功能。
(2)DCU:分布式控制单元,DCU下行对GSM、TDS、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和数字采样后转化为基带信号,将GSM、TD-SCDMA和TD-LTE 3个基带信号进行CPRI-MUX复用后通过CPRI接口送给RHUB,上行反之。因此,DCU主要用于移动2、3、4G多系统组网模式,在只有TD-LTE的情况下可不用。
(3)RHUB:RHUB是射频远端CPRI数据汇聚单元,实现BBU/DCU与pRRU之间的通信。一个RHUB可以连接8个pRRU,可以级联4级,内置PSU模块,通过PoE方式向pRRU供电。
(4)PRRU:pRRU为射频拉远单元,实现射频信号处理功能。pRRU支持多频多模,可同时承载TD-LTE/ TD-SCDMA/UMTS/GSM等多个制式,且外观小巧精致,安装便捷,可部署多制式的室内网络,内置天线,可实现单LTE支持双流MIMO,无需室分改造。
2.2LampSite方案主要优势
LTE传统DAS室分结构存在许多缺点,如结构不合理;节点多、节点老化故障无监控;直放站抬升系统底噪,上行受限;演进差,扩容成本高;室内外各自为战、协同差、用户感知差。LampSite方案采用类WLAN建网模式,相比传统DAS室分结构有如下优势:
(1)LampSite方案结构简单,3个盒子,1根网线,物业协调相对简单,易于施工,器件少,都是电信级,节点少,工程易监控,建设周期节省约60%。
(2)LampSite是有源设备,可与宏网共网管,网络监控无盲区,简化并降低运维成本。LampSite支持pRRU级功率调整,可以实现室内外协同,解决室内信号外泄、邻区漏配、切换参数不合理等问题,提升网络性能。
(3)单LTE支持双流MIMO,无需室分改造。LampSite支持MIMO,可使小区总吞吐率提升100%,边缘用户速率提升40%以上。相比改造双路室内无源分布系统,LampSite可节省86%的部署时间。
(4)上下行覆盖和容量增强。下行,支持COMP联合收发,覆盖面积提升30%,边缘用户下行速率提升90%。上行,支持1发2收,上行覆盖面积提升49%,上行容量提升100%。能解决室分天线无法部署在合理位置带来的弱覆盖问题,提高部署灵活度、改善边缘用户的数据体验。
(5)RRU共小区,可远程进行小区分裂。后台软件配置即可实现小区合并、分裂,容量瞬间翻倍,无需再进楼布线,简捷高效。终极场景是每pRRU一个小区。
(6)支持多模多频,一次部署,长期受益。射频模块采用SDR技术,通过不同的软件配置,支持多模灵活配置,平滑演进,目前有G+U双模,G+U+L三模,U+L双模三频。
由上可以看出,LampSite作为LTE全新室内分布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DAS,LampSite具有可演进、可升级、易部署等优势。因此,对于一张全新网络,后期单验以及日常优化测试任务更能验证该方案技术上的优越性,对于一些上下行速率、RSRP、SINR和MCS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单纯的下行速率提升已无法满足实际的网络需求及用户感知。所以,在实际的工作及优化中,在关注用户下行速率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上行的上传速率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3 影响TD-LTE上传速率的因素
LTE上行业务是端到端业务,各网元都可能对上行速率产生影响,因此影响LTE速率上传速率的因素有很多。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上传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1)承载网因素:承载网侧主要考虑频带宽度。系统的不同频带宽度决定了可以分配的总RB数,当系统带宽越大时,所能提供的传输资源越多,从根本上影响了LTE上传速率。目前,系统带宽可配置为1.4、5、10、15、20MHz。
(2)eNB因素:基站侧EPF调度算法、基站DSP处理能力、射频功率配置都会对上行速率有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是由基站侧BBU决定。
(3)无线参数:主要表现在频谱效率(MCS、MIMO、IBLER)、空口资源(Grant、RB)、空口时延(Grant、IBLER)和信道条件几方面。
(4)终端影响因素:包括终端能力限制、PC机性能、FTP软件配置、移动速度等。LTE终端分为不同的能力等级,对应相应的最大传输速率,影响用户的实际上传速率。
(5)算法参数配置:主要有功率控制、资源调度、QoS等方面。
4 LTE上行速率优化基本方法
上行速率过低的优化在工程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网络问题的优化:当UE所处无线信道环境差(包括弱覆盖和上行底噪高等),通过前端观察上行MCS值,若低于一定值(比如16dBm),UE连续按照很大功率发射(高于20dBm),并且路损大于一定门限(如110dB),那么可以判定有弱覆盖发生,则可以通过优化RF提升上行覆盖,这是提升上行速率最基本、直接、有效的手段。当MCS值较小,但路损小于一定门限(如100dB),需进一步查看BLER是否过高,若过高,则可认为是上行底噪高导致速率较低。首先,需分析上行底噪高的原因是业务负荷高,还是外部干扰,或者是由于时隙配比错误,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2)上行功率控制的优化:上行各信道的功率算法大同小异,主要是基于路损和补偿因子加上目标功率,通过适当增加发射功率,可以减少上行干扰,提升上行速率。
(3)UL Grant的优化:影响UL Grant的因素包括业务、参数、空口、切换、硬件等因素。优化时保证无其他用户;将测量GAP调整为模式2,将有效减少GAP测量带来的DL/UL Grant的损失,提升上下行速率;对存在频繁或乒乓切换的区域开展RF调整、优化切换参数同样可以提升上下行速率。
(4)UL RB数的优化:影响上行链路RB数主要有PUCCH受限、多UE并发业务、流控等,最有效的优化方法为后台调整减少PRACH占用的RB数。
(5)工程质量优化:一些施工不规范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同样可以导致上行速率低,PRRU3901 和3902混装,网线头子没接好,PRRU安装方式有问题、靠近强电、没固定好等造成的驻波比大和各类工程告警。
5 上行速率优化案例分析
在某城市的一个LampSite室分站点单验过程中发现,在RSRP/ SINR良好的情况下,上行速率不达标,只有3~4M,离8M验收标准差距较大。
(1)问题分析
第一次上站单验时,该室分站点是没有开通业务,发现上行速率过低,其他指标如下载、覆盖、切换和泄露都正常。测试结果依然偏低,所以排除覆盖和切换问题。
从工程上排查上传速率低大致有参数配置不合理;设备故障,如基站侧BBU和PRRU;PRRU发射功率偏小;上行存在干扰等几方面原因。
(2)问题处理
在后台仔细检查相关参数未发现异常,排除参数故障。分别将BBU复位重启以及更换PRRU和RHUB等设备,测试结果依然偏低,排除设备故障。在后台将PRRU的发射功率由原来的-78升10个dB,进行测试发现,上传速率上升了2M左右,幅度不大,排除发射功率问题。
通过后台检测到干扰电平MR RIP值为-111,查阅移动研究院编辑的《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与规避指导手册》发现,该值属于轻度干扰、偏中度干扰,确定有干扰后,现场用扫频仪检测发现有DCS900/1800,而且上行频段底噪正常,同时关掉其他站,上传速率依然偏低,因此可以排除是阻塞干扰,猜测是其他外部设备带来的干扰,在满足现有覆盖不移动PRRU位置,将本站的E1频点38950修改为E2频点39148,来避免外部干扰。测试发现上行速率平均9M,问题得到解决,优化效果明显,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频点修改前后上传数率
6 结束语
随着LTE室分系统建设加快,LampSite技术因为具有结构简单、安装部署灵活、容量覆盖大和易监控便于后期维护等特点得到大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往往容易出现了一些单验指标不达标的情况,尤其是比较复杂的上行速率不达标这一情况。TD-LTE网络上载速率低会严重影响用户感知,特别是正在广泛部署的VoLTE业务。因此,对上行速率的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LampSite技术的介绍,进而分析和总结了影响上载速率的主要因素,并将这些理论因素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解决了某站点出现上行速率过低的情况,对于LampSite室分系统的单验优化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映民等. 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6
2孙小兵. LampSi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 2015,9
3刘思杨. LTE网络优化技术.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0,12
4于实. TD-LTE上行速率分析体系与实践.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7
5肖清华,朱东照. TD-LTE室内分布设计改造分析.移动通信. 2011,10
收稿日期:(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