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难点:制定适宜迁移技术方案
2016-07-02
“通过与用户接触,我们发现很多客户都存在混合云应用场景下实现资源统一管理、安全管控的需求。”寄云科技CEO时培昕认为,部署混合云需要考虑两点。“一是架构层面,首先要根据不同业务系统,做面向公有云或私有云的分配、调度。一般来说,交易频次高的应用不适合放到公有云上,而一些外围非核心业务应用可依托公有云;其次要考虑可配置、可横向扩展,企业内部相应的应用架构也要有所调整。二是网络层面,考虑到业务一致性,企业需要深层次了解不同云平台的优劣性。一般来说,用户将业务体系部署在云上要求跟本地部署达到一样的效果,同时要能够实现这套业务系统向其他云上的迁移;同时,用户也需要一套云端管理系统,同一套体系去管理、调度不同云端的资源。”
“具体部署过程中,依托第三方云服务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房多多的混合云实施比较顺利。”李建成表示。
但是对曾柏毅而言,将公司既有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为此,我们花了很长世间设计迁移方案。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类似容器(docker)这样的技术去简化运维。”
曾柏毅介绍说:“迁移分两个层次。代码部署很简单,但数据迁移相对复杂。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不要丢数据,同时要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使用云平台过程中,王强的顾虑是云服务的稳定性、响应时间,以及不透明性可能带来的隐藏问题。“我们希望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建立数据通道的时候,确保通道性能和稳定性,采用拉专线连接,并走加密隧道。”
对徐斌来说,实现混合云的过程更为复杂。“壳牌内部的信息化系统是连续性、集成性的系统,如果部分系统在私有云上,部分在公有云上,就会涉及数据交换的效益问题。因此从企业内部架构设计的角度看,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公有云以后介入的可能性。”
但对金融、石化等对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而言,“基于国内的监管环境,银行业要实现混合云目前来看比较困难。”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部经理黄晟表示。
“其实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混合云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还是受限于落后的监管政策以及金融行业整体架构的僵化。”崔玉松表示,“要让传统金融都使用云的话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需要行业自身不断演化,再加上有大量互联网人才进入金融领域,帮助他们改善系统架构,同时随着监管层慢慢意识到云会改善整个社会的效率,降低整个行业的投入成本,从而对合规的条款做出调整或新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