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

2016-07-02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人间 2016年19期
关键词:李叔同丰子恺人格

魏 枭(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

魏枭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革,使得教育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于音乐教育体系、模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音乐教育先行者,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我国早期杰出教育家李叔同先生,他是我国卓越的教育家,他开创了自己的音乐教育思想,启音乐教育体系之先河,从他的音乐教育以及教育反响中去提炼,分点总结其音乐教育思想的特点。李叔同培养了众多弟子,他们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批从事艺术教育的学者,为我国现代艺术的传播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关键字: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

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各个艺术领域造诣颇深。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实践者与倡导者,他是我国最早引进多声部歌曲、音乐杂志、西洋作曲法的开拓者。在音乐的教育上,李叔同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渐凝炼成近代的音乐教育思想,为世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与精神财富,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带来了变革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通过一代又一代学子们传承和发扬下来。

一、培养学生人格修养

李叔同认为一个人应该“先识器而后文艺”,意为“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李叔同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学识和人品修养,其次再提高专业技能。即“要先做一个好文艺家,必先做一个好人。”在李叔同的教学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使其达到一定精神境界,方可传授文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文艺人才,才能使艺术达到更高的层次。他总是和蔼可亲的对待大家,不严厉,但却让学生们自生威敬。大家都非常崇敬他,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化着大家。

从李叔同的弟子们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就可以看出:李叔同对他们“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教育思想。如:李叔同送给丰子恺的《人谱》一书中,其封面亲笔书写了“先器识而后文艺”这几字,并详解给弟子丰子恺。又如在1915年弟子刘质平因病苦闷给李叔同写信,李叔同在回信中提到:“器识”与“修养”,告其只有提高人格修养与精神境界,才能从容对付困难。

从这些事情中,都可以看出李叔同这种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他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并在他的一生中践行实施。而从我们现代的教育来说,不仅是教书,而且也要育人,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与人格魅力作为示范与榜样,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人民教师。李叔同在中国近代便已达到这种认识,说明我国现代的教育思想也深深受这位大师的影响,并促使着我国文化的进步。

二、爱国奉献

在李叔同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的音乐作品都与“爱国奉献”相关,同时这些创作也反应出了李叔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如他所创作的《祖国歌》,其中歌词:“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惟我大国民。”如《金缕曲》中,“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借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这些词句都反应出了李叔同的爱国精神。李叔同作为我国最早出国学习的学子之一,在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毅然回国投身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可见李叔同虽人身在外,但一直心系祖国。

我国最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李叔同在那时就已显现出他的“爱国教育”思想。他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继而发扬光大、传承下来。

三、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着李叔同的整个音乐教育事业中,在他的音乐教学课程中,教学仔细,例如对于钢琴,他比较注重于指法的练习,如果学生表现好的话,他就会在本子上写下“尚佳”、“尚可”等。如果学生出现错误的话,他会非常温和的说出“蛮好,蛮好”,让学生下去自己改正。他要求严格,但态度温和,多鼓励学生,所以学生们都对他心生敬佩。而他的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影响着后人,如刘质平先生,他的一生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付出着,一如既往的奉献着。从这可以看出,李叔同的言行身教深深感染着他的弟子们。李叔同不仅有着他独特的教学魅力,同时针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质,他也会“因材施教”,如丰子恺曾回忆说过这样一件往事:“报告毕,我将退出,李先生喊我转来,又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对我说‘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校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人。你以后可以……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门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直到现在没有变志。”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叔同的因材施教成就了不少学生的日后。

在现代的教育中,都提倡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认为在教育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权利,老师则应该多启发、关心、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掘潜能,积极进取,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而在当时的李叔同就早已认知这一点,他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从各个方面去引导、教育、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取得成就。从而可见,李叔同在早期就向我国的教育事业引导了正确的方向,其成就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李叔同歌曲集》,丰子恺,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年出版。

[2]《弘一法师全集》,李叔同,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出版。

[3]《李叔同》,陈星著,西泠印社,2004年出版。

[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22-01

猜你喜欢

李叔同丰子恺人格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丰子恺的“人”和“文”
弘一法师的账单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