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信息素养 促进教师发展
2016-07-02温林玲
温林玲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世纪,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开展,信息技术在日常教育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的结合,引起了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模式在内的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俨然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师行为的主动力。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信息技术的素养问题也变得异常重要。但是,目前来说,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非常欠缺,而在理论和学术研究也不是很系统,目前还没有衡量教师信息技素养的统一标准。本文结合一线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教育
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再生信息的素质和修养。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认为所谓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指教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媒介进行教学与科研创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组合和使用的能力,以及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可以归纳成理论素养(知识系统)、技术素养(操作系统)和信息素养(动力系统)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
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内容
1.理论素养
作为知识系统的理论素养(或基本素养)主要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合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并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2.技术素养
操作系统的技术素养是教师在使用各种技术设备和设施方面的能力,比如CAI课件的使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教师已经尝试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CAI课件,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信息素养
作为动力系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情感。面对如此丰富的知识信息,每个人对信息的意识情感是不一样的,教师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知识信息面前不应表现出对信息束手无策或是拒绝使用已有的信息资源,而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丰富信息资源,使之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树立现代教育的信息观,自觉地将各种信息工具应用于教学中,善于使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三、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虽然近几年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所提高,但是在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信息技术意识薄弱,理论素养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只有7%的教师熟悉信息技术的概念,41.1%的教师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47.3%的教师听说过但具体不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另外还有4.7%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一无所知。这就说明了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薄弱,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比较少,在信息的获取方面缺乏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情况也不是很理想,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这样就造成了学校领导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进而造成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无能为力,有的教师甚至去打印室、实验室、后勤等从事与信息技术无关的工作,这样就会使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报有怀疑的态度,甚至放弃这方面的学习,那么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造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2.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低,技术素养能力较差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样就阻碍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14.6%的教师不能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仅有26.4%的教师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即教师不能较好地将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成功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3.信息技术培训存在问题,信息素养运用不充分
当前我国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培训前的调研工作不是很充分;培训工作缺乏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培训内容过于狭窄,与培训目标相脱离,与教师的实际水平不同步,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求;重视技能的培训而忽视新课程理论的培训;培训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起到相应的教学示范作用;培训后的指导与反馈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导致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改变不是很明显。
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能力的挑战》一文中说:“如果国家能坚持加强教育的技术化,教育的未来将一片光明;而学校和课堂教学彩新的和正在出现的技术,未来将会充满希望。”我们应该尽快培养一支具有很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较迫切需要。
1.改变教师传统观念,提高理论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传统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有的教师喜欢应用传统的媒体进行单一的教学,原因很简单,传统教学媒体使用起来比较容易,不像现代教学媒体那么复杂,但是他们忽略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应该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才能够改变传统观念,才能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
2.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技术素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意识,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那是因为课本中的知识比较有限,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对网络世界非常感兴趣,而网络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如何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使之为教育教学服务。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开发出了成千上万的网络学习资源,例如各种教学课件、视频教程、电子教案等。这些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信息素养
对于教师来说,培训是他们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可以使教师在信息技术素养的各个方面有所提高。由于培训在当前阶段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培训内容,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使自己在培训后与培训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建设涉及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万祥,万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万文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
3.李勇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标与模式探讨[J].信息技术教育,2008(7).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萧江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