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反思

2016-07-02刘光伟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活动课思想品德目标

刘光伟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因此,搞好活动课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往往实效性差,甚至流于形式。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认识不足,被动应付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看不到活动课的意义所在,认为可有可无;有的把活动课上成了“自习课”或“放羊课”;有的虽然在形式上上了活动课,但主题不突出,组织不严密,无任何效果;有的甚至把活动课的内容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做法背离了新《课程标准》,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学生参与率低,理解不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率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在活动课中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积极参与与配合的仅仅是课堂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固定的人群,这一部分学生确实比较活跃,他们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发言权、出场率。但活动课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去体验和感知,因此,我们应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而不应只关注学优生,忽视学困生,否则会造成每次活动课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抱着冷漠的态度,使活动课不能完全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教学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评价一节课的质量,是从教学目标开始。一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全面考虑,不可偏废。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许多思想品德活动课上,老师们缺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经常出现一些为了活动而活动,看起来学生情绪高涨,热热闹闹,但活动结束,学生却并未真正理解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教学目标,许多仅达到了认识目标,远没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

4.教学效果差,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未实现

初中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往往会产生偏差,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要遇到新的感兴趣的情景或话题,就很可能“炸锅”,学生最大的兴趣仅会停留在自己或他人的表演或表现是否完美,这节课是否上得热闹,教师设计的目标他们并不在意,真正需要他们体会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被忽略,教师所期望的活动也就演变成了教师所面对的烦恼。

二、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以上是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探索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为了弥补存在的缺陷,通过较长时间的反思和实践以后,我感到教师在活动课中要注重以下的措施:

1.教师应提高认识,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在活动课的组织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活动策略,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在课堂活动伊始,教师要明确交代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活动实施中,教师要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来参与活动。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参与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尊重学生,激励学生,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求。

抓住社会热点,把握学生实际。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认识和情感的发展能产生强烈的积极影响,因此,活动课多引用社会热点,把社会热点问题与理论知识联系一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在活动课中,如模仿《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组织各种活动教学,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言论,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加活动。

2.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上“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辩论;在上“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时,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讲授课、辩论课、讨论课、演讲课等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应激励学生敢说真话,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活动课的民主要体现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有差异的教学目标,不强求千篇一律的答案。能宽容、善意地对待学生暂时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通过正确引导下的讨论,以及教师精彩、精辟的点评和归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活动目标要明确

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根据实际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活动课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教师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也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开展某项活动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能制定周密的活动方案,克服活动随意性,提高活动效率。如开展活动课“野味餐馆前的思考”,目的是通过正确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节活动课热闹不热闹、学生活跃不活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活动课的目的。

4.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课前收集资料,包括调查、收集事例、汇集见闻、查阅文献资料,参与有关活动的感受等,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知识,避免空洞说教。

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时事教育,向学生传达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养成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的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补充进去,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总之,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活动课洋溢出无穷的生命力,真正使活动课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活动课思想品德目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