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挑战下完成自我蜕变
2016-07-02邹健
邹健
摘 要:优秀教师是个人与时代互动的产物。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另一方面,时势造英雄,所谓的时势指的就是机遇。新课改的风已经吹向大江南北,这是一个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大好时机。普通教师要想成长为优秀教师,首先捉住时代的脉搏,使新课改的挑战变成机遇,变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
关键词:新课改;更新;反思
一、了解新课改的内涵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有条不紊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新课改要实现“六个改变”。具体来说,在课程结构方面: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课程内容方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体验;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培养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课程评价方面: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课堂管理方面:实现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
二、认清新课改面临的形势
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不少问题浮出水面,亟待解决。对课改工作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感到压力较大和很大的占70.2%,而觉得压力较小或无压力的只占6.1%。
为什么课改的工作进程迟缓甚至止步不前呢?
在新课改培训过程中有不少问题。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本次课程改革要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培训的过程中有不少问题值得注意:(1)理论过深,引发教师的“恐高症”;(2)强度过大,引发教师的“消化不良症”;(3)形式过少,引发教师的“厌食症”;(4)名目过多,引发教师的“忧郁症”;(5)考核过松,引发教师的“麻痹症”。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第一,有些教师对新课改的这种理念并不认同,觉得新课改并不符合实际,不能提升教学质量,难以操控,对新课改理念产生怀疑和抱有不安全感。第二,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新课改理念理解不到位,对新课改目标的理解单一,只是模仿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根本不具备有效实施新课改的要求。第三,课程资源不均衡,对资源充裕的城市而言,新课改的难处主要表现在对专业知识和专家指导的需求上,即“软件支持”;而对资源稀缺的农村而言,他们基本很难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目标。第四,新课程评价制度不健全,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制度与旧有的评价制度平行,存在虚化改革的危险。
三、发挥新课改的主体作用,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当前,新课改已进入“胶着状态”,对其问题的研究往往会影响人们对新课改的态度及其进一步推进。新课改进程缓慢甚至停滞的现状,有各个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本身。教师要发挥新课改的主体作用;我认为应该要做到一更新、二反思。
一更新。
首先,更新观念,实现角色转换。这种观念的更新至少涉及学生、教材、教室、教学、评价等五个层面。在新课改中,学生应是自主的学习者,而学习是经验进行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天赋等得到发挥,个性得以发展,同时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材是多元的,是师生进行认知、分析、理解和批判的对象,是一种范例以及中介,以此来引导学生的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教室是师生开展多种活动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探究真理的地方;教学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评价应该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教师在这五个方面进行更新,实现教师的自我角色转变,成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学生成长的帮助者。
其次,更新教学方法及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能力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提升。在教学手段上,要逐渐掌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使用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再次,更新知识。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检验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二反思。
反思不仅是在进行课改过程中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反思还是对整个课改过程的反思。首先,教师个人进行反思:在教学前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设计的编写等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以及有哪些需要或能够改进的地方;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根据教学过程、学生课堂反应对当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课改的经验教训。其次,通过对他人新课改的经验教训进行的总结,了解阻挠新课程改革的诸多因素。这些教研成果,都是一面面镜子,让教师看清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足以及缺陷,从而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师反思的具体内容:对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系统的反思、对知识系统的反思以及能力系统的反思。具体说来,对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的反思主要从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第一层面是关于教师理论认识的反思,第二层面是关于教师的教育经验,第三个层面是关于他人的经验。对知识系统的反思主要包括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三个层面进行反思。对能力的反思,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能力的反思、教学评价能力的反思、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反思。
经验+反思=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有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改、被强化。这样经验才会得以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有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利杠杆。教师通过对新课改的反思,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才能在新课改下完成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郭怀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2005.4:479-480.
2.严卫林.课改中教师培训的五大“顽疾”[J].中国教育学刊,2007.3:16-17.
3.胡宇誉.课程意识,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视角[J].科教文汇,2007.1:15.
(作者单位: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