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中语文课堂高效的途径探究
2016-07-02王娜
王娜
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2016年元月,省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三门峡一高举行,我有幸聆听了来自省实验中学张胜老师和三门峡一高杨素娟老师的两节课,收获颇丰。
关注文本,实现高效是本次送教活动的亮点,这也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高效语文课堂之所在。结合本次听课,我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用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来作为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的前奏
一节课能否高效,首当其冲的就是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完成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本次送教课三维目标的制定不再是大而空、孤立的,而是紧扣文本内容易于操作、落实的。
以前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往往把三维目标分开,比如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什么;而且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总是会用上这样一些词语,比如“培养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熏陶”,“学习本篇课文,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殊不知这些目标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就能够培养和具有的,这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因此这样的目标总是难以落实和检测。在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在目标的制定上就非常具体而且易于操作落实。
比如,省实验中学张胜老师执教的《望海潮》的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把握鉴赏诗歌艺术美的切入点,品味作品独特的艺术美。
三门峡一高杨素娟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的教学目标:
*欣赏秋景,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两个目标指向明确,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使教学环节简单可行。整节课,教师紧扣目标,结合文本,都关注文体的特点,杜绝了千课一面,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用艺术的切入点来破解语文高效课堂的瓶颈
我们常常说到语文教学的模式问题,比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基本遵循“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拓展延伸——巩固测评”的教学模式。运用模式,对于初入门者来说可以有章可循,不至于在教学中偏离轨道,但对于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师来说,如何在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的活力,这更是课堂教学上的关键和亮点所在。
在本次送教活动中,省实验中学的张胜老师执教的《望海潮》这首诗,整节课紧扣文本设置三个环节:诵读体验,品味赏析,检测目标。以朗诵为切入点,整节课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将诗歌朗诵了十二遍,省语文教研室丁亚红主任在评课时说:诗歌要注重朗诵,教师不善于朗诵,但要善于点拨学生如何朗诵。
破题法敲开文本大门——
三门峡一高杨素娟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整个教学过程分三步展开:先解读文眼,探究悲凉,再疑难解析。巧从题目为切入点点明时间地点,以此作生发点表现眷恋深情的意味,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感知。然后围绕“秋景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五幅秋景图进行赏析清静悲凉。第一幅教师引领,后四幅大胆放给学生,请学生上黑板板书景物特征和主观感受。主导与主体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动手,简化了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在不偏离文本的前提下,努力探索语文天地的极美极妙之道,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这才是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所在。
三、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来夯实高效语文课堂的每个角落
两位教师的课之所以让听课教师信服,自身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缺的因素。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精彩凝练,充分体现了我们语文老师的语言优势。比如《望海潮》的过渡语:﹡有人说:一次文学阅读就是一段审美的旅程。隔着千年的风尘,我们依然可以触摸到秦砖汉瓦、唐风宋韵;美是永恒不变的传奇,只要我们用心与古人对话,我们就能看到卷卷书页里的字字珠玑。千年之前的《望海潮》,至今读来,画面依旧美不胜收,语言仍然生动传神。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词,感受作品的艺术之美。
张老师的文学素养非常丰厚。在检测反馈时,他还用自己游杭州即兴写的一首小诗,让学生和《望海潮》进行比较其风格的不同之处
《漫游西子湖》挽素手/款步盈盈走/风动涟漪起湖绉/千古风情在/意韵悠悠/你在我心里/我在你明眸
三门峡一高杨素娟老师在朗读方面给学生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朗读极富感染力,清新流畅,人课完美和谐统一。
四、用紧扣文本的鉴赏来提升高效语文课堂的品位
紧扣文本,品味语言——充分体现了我们语文学科“语”和“文”的特点。新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调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也正是对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在今后教学中提出的一个要求。
比如:省实验中学的张胜老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时品味赏析语言:
语言美(1)语言风格: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豪壮之美与优柔之美风格交替。(2)炼字用词:“绕”既写出长堤曲折的态势,又表现了长堤因有了树而显得迤逦柔美,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杭州之景,既有柔美雅致的一面,又有雄伟豪壮的一面
韵律美: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句式长短错落,节奏铿铮明快,上片对句加散句的手法,用对句来铺陈,使语气放弱些,用散句来收束,语气转强,有力挽千钧之势。句式上的规律:对句加散句,使整段话波澜起伏,有节奏感。教师再适时点拨,艺术作品的美是丰富而玩味不尽的,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式、浮光掠影式的欣赏,今后在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时能够找准鉴赏的切入点,多加赏析,深入探究。
学而思后,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高效,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避免缓入早出现象。2.尽量减少口号式的目标。3.尽量减少设定的、坚决杜绝僵化的课。
语文教学,一片锦绣灿烂的万里长卷。我们徜徉其中,享受、传播她的芳香,是何等惬意,愿我们能身在其中,陶醉其中,让新课程理念导引我们创设更加绚烂、高效的语文课堂,让语文为我们的学生铺就一条闪光的人生大道!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