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中忙些什么更有效
2016-07-02卫克振
卫克振
“忙死了!”“太忙了!”“唉,真累,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这些是许多老师最常说的话。的确,当下很多老师都很忙,他们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不用挥鞭就转的陀螺,真忙!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不禁问一句:老师们,你忙到点子上了吗?是否忙而有效、忙而高效、忙有所获呢?要知道,如果是忙而没有成效,只会是白忙、瞎忙、空忙。“四海之内,老师最忙!”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该忙什么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我们的教学或许会更有效。
一、忙备课
没有备课就实施教学这是教学的盲目性;没有充分的备课就去实施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也不会理想。备课可以指引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预期可以达到什么效果,预想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也要忙到点子上,不能一味地去照抄教参,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花大量时间去制作复杂的课件。教师既像厨子也像导演,如果不能把同样的食材做出别样的风味,师生都会很腻;如果没有真正出彩的剧本,再卖力的表演,也不可能叫座。老师的剧本就是备课,“胸中有竹,方能画竹”。学生的吸收力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字字珠玑、面面俱到,如果不能为知识寻找一条合适的输送路径,单凭课上反复讲解、课后认真批改,也必将事倍功半。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进行。
具体而言,即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哪些地方会让学生的理解只浮于浅层,停留表面,而可能需要老师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老师及时拨转方向;哪些地方是语言含蓄处、文本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歧处,教师需要拓展学生思维,需要怎样引发学生积极对话,激发创新的火花……
二、忙课堂
课堂上忙也要忙在点子上,不能一味地“满堂灌”,不能一味地“满堂问”,不能忙得教学内容“一应俱全”、课堂密度“无微不至”、教学节奏“密不透风”……这样,即使自己讲得口干舌燥,板书写得手指酸麻,学生们对你的教学内容还是不易消化。学生都“消化不良”了,那又何来课堂的教学效果呢?忙得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位,因为课堂的最大弊端就是我们教师讲得太多,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我们应该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让全体学生真正有所得。
三、忙创新
有一种声音说,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很形象,教师绝不能沦为流水工人,忙着制造一批又一批情感苍白、思维守旧、能力平庸的“机器人”。
新时期的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不是将知识落袋为安。这就需要为人师者的我们能否把亘古不变的知识烹出更鲜美的味道,能否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做出更有料的诠释,变得非常重要。鼓励那些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允许他们试错。这两年有个流行名词,叫创客,许多创客都是高校学生,他们拥有创新的发明和专利,早早地被资本市场青睐。也许我们无法教他们做科研玩电子,但启蒙和培养这种创新精神,却是每个老师都能做的。
四、忙作业
首先,我们布置作业时就要忙在点子上,应当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精选一些题目,千万不能有“题海战术”的错误思想,因为多做不一定会高效。再者,学生作业多,我们批改任务重,又怎么可能不忙呢?
其次,我们批改作业时也要忙在点子上,因为通过批改作业,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得到自己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判断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自己的教学。那么怎样批改才能忙到点子上呢?我们在批改的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学生哪几道题容易错,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错误……都要心中有数。同时,最好把这些“易错题”记载在一个专用本子上,并抽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易错题”的剖析、指导。当然,在我们剖析、指导完这些题目后,可以再次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弄懂会做。
五、忙倾听
对于教育者来说,倾听必须成为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风度。西方的孩子,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可以倾听他们烦恼的神父。而在中国,这个角色非老师莫属了。许多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易怒易躁,还没等学生说完就大声斥责,有时会误伤无辜。如果老师心不在焉,学生的表达就会不自信。只有当你耐心倾听,他们才会对你真情流露。有心的老师,总能在专注倾听中,听出那些重要的弦外之音。请用眼神暗示他们你在倾听,请不要打断他们并不靠谱的陈述,请尊重他们的单纯和幼稚。为人师者,本来就应该有众生平等的信仰,不是吗?
六、忙家访
在忙学校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忙于对学生的家访。因为我们通过家访,可以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内心思想等,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不二秘诀。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这块材料。不了解材质脾性的雕琢和教化,就真叫个“毁”人不倦了!既然是园丁,就要有园丁的细腻,哪一朵向阳,哪一棵喜阴,哪一株怕水,都要看在眼里,烂熟于心。否则,你就有可能以一副好心肠,养坏一棵好苗子。教育是个勘探活,留心处处是学问。老师只要善于观察和推敲学生的成长细节,就能及时掐灭萌芽状态的犯错苗头,也能发现掩藏在表象之下的发光点。
如果老师对这“六忙”,都能如文中所言做到位,则老师的教学工作就不会白忙,而是忙中有乐,忙中有效;学生也会是忙中有收获,有成长,而不再是机械般疲于应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勤学、乐学、趣学。老师做好观察、倾听、备课、创新、反思等方面工作,则无论教与学都将会是愉快、有趣、有效且有意义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玉门油田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