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要升级为“国五标准”

2016-07-01

中学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国五标号尾气

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固体悬浮微粒物(PM)等大量的有害物质,它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6年4月1日起,国家将东部地区的江苏、上海、浙江等11个省、直辖市划分为首批国五排放标准实施地。“国五标准”是指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的实施将使车辆污染物总排放量大幅减少。

尾气污染的天价罚单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2015年,“大众排放门”事件震惊世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其销往美国的部分柴油车中安装了专门应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该软件可以在汽车进行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蒙混过关。但当汽车在平时行驶时,却向大气中排放着超标的污染物质。按照美国的《清洁空气法》,美国环境保护署向大众公司开出了138亿欧元的巨额罚款,这张罚单反映出美国在空气污染问题上的零容忍。

数字一小步,环境改善一大步

在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PM是雾霾发生的罪魁祸首之一。为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从1983年便颁布了第一批尾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之后陆续颁布了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排放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尾气污染日趋严重。2013年9月17日,国家环保部颁布了比“国四标准”更严格的“国五标准”。

“国五标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要求更为严格。对汽油车而言,NOx的排放限值,从“国四标准”的0.08g/km降至“国五标准”的0.06g/km,降低了25%。HC的排放限值从“国四标准”中并无规定到“国五标准”中的0.068g/km。此外,“国五标准”还新增加了对机动车排放PM不能超过0.0045g/km的限定值,这将会促使汽车生产商采取更为有效的技术来大幅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国五标准”的实现还有赖于尾气处理技术的提升。“国五标准”车辆在发动机上加装了一个废气再循环系统(简称EGR系统),并在进气的地方加了一个节气门,以精确控制进气,确保尾气处理过程中的气体供应。在“国四标准”阶段,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简称SCR系统)便已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到了“国五标准”阶段,尾气处理系统采用了更为高效的SCR系统,并在其前端加上颗粒氧化催化器(简称POC),以达到净化尾气和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例如,NOx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SCR系统中的还原剂反应,生成氨气和水。

一旦“国五标准”得到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将得到有效控制。据测算,在用车每年可减排NOx约30万吨,在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NOx约9万吨,在用机动车总体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可减少10%左右。从“国四”到“国五”,表面看只是数字改动的一小步,但实质却是环境改善的一大步。

排气标准升级下的汽油标准升级

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升级不仅带动了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升级,更促使机动车车用油(如汽油)标准的进一步升级。“国五标准”大幅消减了硫、锰等杂质在汽油中的含量。在“国四标准”中,汽油的硫含量上限为50ppm,到了“国五标准”,则降为10ppm;锰含量指标的限制则从“国四标准”的8mg/L降至“国五标准”的2mg/L,下降了75%;烯烃含量限制,则从“国四标准”的28%降至“国五标准”的24%。

在“国五标准”中,车用汽油标准的升级,也促使了汽油标号的更新换代。汽油标号主要是依据汽油中的异辛烷和正庚烷的含量确定的,如汽油的标号为90,则表示该标号的汽油与含异辛烷90%、正庚烷10%的标准汽油具有相同的抗爆性。目前车用汽油的标号为90号、93号、97号。考虑到“国五标准”中降硫、降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资源不足的情况,到了“国五标准”,90号、93号、97号分别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随着“国五标准”汽油的全面普及,无论你使用的是何种排放标准的汽车,都必须给汽车加“国五标准”标号的汽油。这将进一步助力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

结语

治理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污染,国家已经在行动。除了已经“上架”的“国五标准”,在201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环境保护部表示目前国家还在紧锣密鼓地制定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六标准”,该标准计划将于2016年底完成。毋庸置疑,“国六标准”势必将进一步降低NOx与PM的排放限定值,促使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猜你喜欢

国五标号尾气
轻型汽车国五与国六阶段Ⅰ型试验排放标准对比分析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非连通图2D3,4∪G的优美标号
国五标准汽柴油全国上市
国五标准汽柴油全国上市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非连通图D3,4∪G的优美标号
非连通图(P1∨Pm)∪C4n∪P2的优美性
变频技术在尾气压缩机上的应用
汽车国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