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与“重拾”

2016-07-01问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捕鲸船浣熊驯鹿

问田

适用主题:人与自然;关爱……

加拿大地广人稀,生物资源丰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在这里,随处可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无论是在乡间小镇,还是在繁华都市,经常可以邂逅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

校园里,松鼠捧着坚果与学生们一起“看书” ;公园里,鸽子落到人们肩上休憩;草丛中,野兔在探头探脑;池塘边,大雁三五成群、悠然自得地溜达;马路上,野鸭一家老小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地闲逛,这时候,人们常常会自觉地停下车来耐心等待,让它们先过去……乡村路两旁常见画着鹿或熊的交通牌,这是在提醒驾驶员附近可能会有野生动物与你不期而遇。

在落基山脉的高速公路上,会不时看到一些拱形天桥。当地朋友介绍说:“这些天桥不是为人建造的,而是特意为野生动物跨越公路而修建的。”那位朋友还说,“现在灰熊和狼都学聪明了,找不到食物时就堵在动物天桥附近等着美餐送上门。”当然,这是玩笑话。

加拿大的很多风景名胜有各自的动物明星。班芙国家公园的黑熊、加斯佩公园的驯鹿、库尼特公园的雪羊……都是响当当的大牌。翡翠湖边的麋鹿,惬意地低头吃草;斯坦利公园里的浣熊呆萌可爱,追着游客讨要食物。小浣熊还经常跑到人家里去偷吃,有的干脆安营扎寨赖着不走了。根据加拿大动物保护协议,房屋主人是不能擅自驱赶它们的,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找专业的“拆迁公司”给它们搬家。

加拿大著名的生态文学家法利·莫厄特,是“国际受众最广的加拿大作家”,一生共发表近50部作品,总销量达到1700万册,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1964年,莫厄特受加政府派遣,到北部冻原地带考察狼与驯鹿大量减少的关系,以获取大规模猎杀狼的理由和依据。而他通过对狼群的观察和研究后告诉人们,狼是以黄鼠和北方梭鱼为主要食物的,并得出了是人类而非狼群造成驯鹿数量骤减的结论。“狼使我认识了它们,也使我认识了自己。”莫厄特完成了《与狼共度》一书,扭转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狼的错误看法,批判了人类无节制开发自然的霸主态度。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争议,也带来了震撼世界的效果。当这本书的俄文版在苏联发行后,官方立刻下达了严禁捕杀“恶”狼的命令。

莫厄特的另一部作品《被捕杀的困鲸》也被世界反捕鲸组织奉为“圣经”。华盛顿一组织用“法利·莫厄特”的名字命名了他们参与追捕日本捕鲸船的船只。直到现在,每年在捕鲸船附近都能看到这艘不停抗议的“法利·莫厄特”号的身影。

在莫厄特的生态伦理观中,最核心的原则是平等、公正和爱。《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开宗明义,保护环境是加拿大人民福利的基础,而这基础的基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显然也要建立在平等、公正和爱之上。这种观念逐渐为加拿大人所接受,并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相处中多有体现。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市,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布查特花园,在花园里,人的饮水盆旁边都有一个贴近地面的饮水盆,那是专门为猫狗等小动物而准备的。在街头,特别是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直饮水的水龙头,设计非常人性化,也考虑了关照残疾人等诸多因素。同时还有一些“便狗设施”“便猫设施”,甚至“便马设施”。比如供小动物用的饮水盆就是相当贴心的自动注水设计。每当小动物喝完水,饮水盆会自动注满而不会溢出。

莫厄特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如果我们能学着去关爱其他的生物,就会学着去关爱自己的同类,那我们就终于可以重拾人性了。”在加拿大,这种观念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深入人心。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捕鲸船浣熊驯鹿
浣熊街的热闹事
假如人过驯鹿的生活
圣诞驯鹿来了
浣熊侦探上班的第一天
喂驯鹿
“表里不一”的浣熊
日“捕鲸船事件”惹怒新西兰朝野
日本捕鲸船   撞沉反捕鲸小船
鲸的自述
日本捕鲸者谴责环保组织“不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