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纪念“不能忘却的纪念”?
2016-07-01丛海燕王泠一
丛海燕+王泠一
在用“腿”调研之前,从不知道身边居然有这么多名人故居。
全国政协委员、原第二炮兵政治部副主任张西南同志,日前随调研组专赴延安、遵义考察长征旧址,在与两地大、中学生代表座谈交流时了解到:西安高二的同学迫于升学压力居然至今未去过延安;贵阳读研的同学说,清明祭扫红军陵园,有的同学只是因为学校统一组织而勉强参加。这让张西南委员感到十分感慨!
类似调研情况和感慨,我们也曾经遇到过多回。如不少基层单位的团委书记线上活跃得很,但线下从未去瞻仰过渔阳里的团中央旧址,也不知道我国共青团的创始人是谁?大学生似乎更向往出国和高薪,很少把革命英烈当作自己的人生楷模。中小学生有了解先辈革命事迹的愿望,但师资力量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上海有完备的革命纪念馆体系,不过解说词基本上是成人化的。
小朋友给老前辈戴上了红领巾。
当然不能听之任之,我们的有关探索正在进行中。本文仅介绍和未成年人的互动心得。
学校和社区合作互动
上海五十四中的高中生们近年干了件重新发现地理的难忘事情,范围是在学校所在地的天平社区范围里。300多位同学和老师一起,事先通过网站寻踪、图书导引、居委访谈掌握大量地理、历史、文化资料和最新信息,然后再用腿“丈量”天平社区2.69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以五十四中为圆心,寻访半径30分钟距离内的所有名人故居、红色教育基地,访问烈士后人、名人名家和劳模标兵。
参加活动的施天冥同学告诉我们:在用“腿”调研之前,从不知道身边居然有这么多名人故居。“暑期调研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一位老红军的访谈。老红军爷爷90多岁了,一个人住,一开始我去拜访他的时候,比较紧张,老爷爷说话也很谨慎。回来后,我对访谈内容不太满意,所以隔了几天以后,我又去了老爷爷家一次,看到老爷爷一个人生活不容易,我帮他扫地、倒水,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没想到,渐渐地,老爷爷打开了心扉,跟我说了很多当年他在南方坚持战斗和参加抗战时的感人故事,收获很大。老爷爷是新四军战斗英雄!”
通过300多位学生的走访记录,一张以五十四中学为原点的“社区30分钟德育资源地图”逐渐成形。地图上标绘出了学校附近地理空间中的德育资源位置,包含场馆、遗址、人物等内容,并附上地图导读说明。同时他们还用心绘制出了红色文化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两条参观线路,共24个推荐景点,让人一目了然。
国家重要纪念时段启迪孩子
今天的孩子们也知道应该铭记、需要缅怀,因为他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还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标志,仍然被解读为“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但是如今的小学课本里没有我们当年学习的《金色的鱼钩》和《七根火柴》等经典。抗日神剧、红军神剧、谍战神剧等娱乐化的戏说,又让孩子们的认知变得动漫化,宛如“猫和老鼠”的荧屏游戏。去年下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就有孩子不相信“抗战要坚持八年”、认为“日本鬼子没那么强”。
我们后来带着高安路一小的一队孩子去了“红色泥城主题纪念馆”,看到那么多曾经是老师的烈士遗像和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革命文物,加上针对性的讲解;这队孩子终于明白“前辈的道路汗浸血染”。其中,三年级的程奕珈同学回校后写出的心得文章是“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
我们把这篇9岁孩子的文章推荐给90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陈扬前辈,曾经投笔从戎的他当时刚刚获得抗战胜利70周年的国家勋章。他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见证下结对,小朋友给老前辈戴上了红领巾。程奕珈知道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的95华诞,她想和老师一起去看望陈扬老爷爷,送他一件礼物。我们根据《小小竹排向东流》的旋律重新填词,写了个起名为“庄严”的献礼歌谣,让能歌善舞的她在党的95华诞之际唱给老爷爷听。歌词如下:
抗战胜利七十年,陈扬爷爷敬个礼。投笔来从戎,转战千万里。人民军队出英豪,革命传统我来传。
高一小学一甲子,爱党爱民爱祖国。我们红领巾,天天在向上。一带一路新世界,中华民族我复兴。
参与公益活动培育孩子情怀
一、二年级的“小精灵”同样也是有情怀的。关于孩子和大人情怀之间的差别,高安路一小的滕平校长认为:孩子很纯真,大人则是“理性、包容和成熟”。孩子的情怀需要及时地“表达、表现或表演”,当然还需要有个合适的展示平台。处理一年级的女孩朱泓霏(霏霏)的诉求,就是一个突出的德育案例。
霏霏的小脑袋里,比同龄的孩子多了些“党和红军”的知识。因为她毕业不久的机关建国幼儿园,首任园长邓六金,就是参加过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30位女战士之一。霏霏很早就从幼儿园现任园长张敏薇口中知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以及“邓六金奶奶一切为了孩子的事迹”,她还会唱“十送红军”。
到高一小学就读后,她也很得意这些“其他同学不知道的事情”。霏霏功课往往很快就做好了,正确率也很高;在家除了帮妈妈做家务如拖地板外,就是通过读报纸来增加识字量,她还喜欢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她的联想能力很强,前些天德育老师宋霞峰和她聊起杜甫名诗《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她就告诉宋霞峰老师:“现在的叙利亚就是国破了,很多小孩子失去了家园,在逃难时淹死在海里,很可怜的……”问她长大了要干什么,她脱口而出“要建设祖国”。
霏霏知道党的95华诞就要到了,很想去参加“童心向党”的歌咏比赛。而学校合唱队基本是四、五年级的同学组成。霏霏很不服气,我们决定在“七一”前夕让她参与做件公益事情;正好有公益机构在上海举办定向贫困山区孩子的捐书项目活动。滕平校长和她一起选了十一本童书以及一只篮球(因高一小学还是姚明的母校),她的小伙伴是二年级的男孩翁黇懋,是学校“小姚明篮球队”队员。我们陪两个小朋友到达活动现场捐书捐物,霏霏担任信使庄重地向主办方递交了滕平校长“给远方孩子的信”。两个小朋友受到热烈欢迎,霏霏把校长的信几乎背诵了一遍,并和接待她的志愿者叔叔说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同一片蓝天,愿我们的爱永存!”
霏霏感到很有收获的同时;小伙伴翁黇懋却不是很理解——难道远方的孩子没有篮球、没有篮球架吗?为什么不建造篮球场呢?大家告诉他“每个山区学校建个篮球场需要很多投入。姚明正在努力!大家都在努力!”于是,翁黇懋同学又多了个愿景——哪天,他所在的“小姚明篮球队”能够去远方投篮!(作者单位:上海徐汇区天平街道党工委、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