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议论文“文采”盎然
2016-07-01邱锬霞
邱锬霞
放眼当前高中生的议论文,或文章寡淡,“流于粗俗”,或一味“雕梁画栋”,流于虚伪、浮夸。而笔者认为作文应如烹饪,微火慢炖,味自醇厚;精雕细琢,文自幽雅,在正确的立意行文下,更需要精心烹饪,方可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使阅卷者如大快朵颐,享受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所谓“文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漂亮的文字,但这漂亮并非仅指华丽的辞藻,它的优美,是以多种形式出现的。高考作文有文采,是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下面就围绕这几方面,笔者谈谈议论文写作如何做到文质兼善,文采盎然。
一、用词贴切细斟酌
2008年的《语文考试大纲》将2006年的“词语生动”改成“用词贴切”,变化后意思更加简明扼要,不但涵盖了以往内容,更加丰富了“有文采”的内涵。它要求用词准确、鲜明,使表达的语言更加简明、得体、深刻。
如2104新课标,一考生在题为《放下心中的包袱》文中一句:
当今社会,不遵守规则之事正在啃噬和挑战良好的公共秩序。刘青山、张子善、文强、王宝军等诸多贪官污吏,哪个将法律置于心间?瘦肉精、毒胶囊、地沟油,又有哪个商家将道德悬于头顶?诚如泰戈尔所言,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他们的阴影投射在自己面前。不遵守规则之人必将笼于暗夜之中,前途暗淡。
开头短短一段,用“啃噬”“挑战”“笼于暗夜”等动词将社会上的不遵守规则之事及后果展示出来。正如专家组评论:“既有力度,又有态度。可谓切中肯綮,鞭辟入里,辣味十足。”
除了精心地选择恰当的动词,也要用心锤炼叠词、拟声词、谐音词等增强文章的音乐美,还可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把人们熟知的俗语、成语加字或减字,如在“碰钉子”中添加几个字成为“碰一串钉子”,把成语“冠冕堂皇”省去“堂皇”二字,更添嘲讽意味,有时又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如:“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吝啬”这个词就是贬词褒用,亦庄亦谐,更加幽默。由于作者用词极为灵活,不拘常规,因而文句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二、句式灵活巧搭配
议论文的语言要善于变换句式,灵活搭配,根据句式的不同特点,结合内容的表达需要,恰如其分地选用句式,使行文更加抑扬顿挫。可恰当使用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假设句、对偶句、长短句、整散句等,甚至在遣词造句上有独特创造和艺术表现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采斐然。
如2012南通二模优秀作文《品读经典》:
古人主张文以载道,每部经典之作中都寄予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所要做的不但是“读”,更是要“品”,含英咀华,挖掘其中深藏的悲悯情怀。要用一颗平淡的心,品味书香,融入经典。慢慢走,欣赏啊!是的,摒弃喧嚣而浮华的尘世,净手端坐,捧一本经典,燃一瓣心香,平淡无味的生活竟也变得摇曳多姿。在《蒹葭》中,感受爱情的朦胧与盎然的古意;在《老子》中体味道法自然的奥妙与清静无为的哲理……我们应尽我们一切可能去品读经典,让自己的生命丰盈,让“一切文化最终沉淀为品格”。
品读经典,风光何处不旖旎?人生何处不尽欢?
这篇文章中将各种句式灵活运用,巧妙搭配,整散融合,舒缓有致,长短兼顾,各尽其妙,结尾反问,启人深思,既有整饬之美又有不拘的美妙,在最后的句子上还有些创造性,更属难能可贵!
三、修辞增色善运用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就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大抵算不上一篇好文章。要使议论文言之有文,行之也远,就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用排比以求气势,用比喻以求生动,用对比以求鲜明,用典故以求蕴藉,用对偶以求整饬,用引用以求力度。
如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中:
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
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魏晋风度。
这段文字句整词工,文笔流畅,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流光溢彩,文采飞扬,将主人公“旷迈不群,高亮任性”的气度展露无遗,可谓难得的一篇考场佳作。
四、文有雅意气自华
高考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提出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要求。散文化的议论文既有深刻而明确的观点,又适于学生展示文采和丰富的积累,因而是高分作文的首选。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修辞,以及上下五千年,纵横万千里的材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如能与诗词歌赋有机融合,定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让议论文也能雅意盎然,“文采”不凡。如: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多少人心有归宿,安于恬淡、归于宁静。“晨兴理荒芜,带月荷锄归”,隐逸之宗陶潜解印绶弃官去,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依然陶醉于田园生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诗人林逋不趋荣利,结庐孤山、游湖访寺,与高山诗友相往还。他们听从心的呼唤,在精神家园徜徉。《心的归依》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如是说。诗意,栖息在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轻物质重精神,方寸之地便能滋养出一株水仙花,哪怕环渚萧然,不蔽风日,也可瓦屋听雨,心旷神怡。浮生半晌,何妨月下醉饮,对影三人,楼外摘星,枫晚聆泉韵。不为物质所束缚,心才得以自由,拥有清风明月。《诗意地栖居》
这两篇散文化的议论文,诗词佳句信手拈来,引用化用不拘一格,名人名事一一呈现,赋予作品的语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儒雅的韵味,给读者预留了丰富的审美空间。
五、打造亮点
题如美眸,起如爆竹,段如开屏,尾如撞钟。
除了在遣词造句、修辞手法、雅意文笔上下功夫,还需打造些亮点,让文章更具表现力,让人耳目一新。《诗经》有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女子明眸善睐,倾国倾城。文章题目便如人的眼睛,如明眸,着一字儿尽得风流;“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段如孔雀开屏,美丽动人,尽展风雅;“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当然文采更应该是一种气韵,它必须要与思想融为一体才能文思深邃,升华为激荡读者心弦的旋律。正如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所言:“一味在那里讲究词章,讲究文采,而思想贫乏以致错误的人,不可能写出好作品。”要将“文采”跟“神思”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做一个在道与文、情与采、华与实、情与志等方面都出色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