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初探
2016-06-30魏艳伶
魏艳伶
[摘要]传统文化教学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局限性,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显著特点,本文认为通过网络编辑软件将信息动态整合、利用翻转课堂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APP辅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传统文化教学网页等都能够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媒介;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13-02
一、引言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基本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也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使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前赴后继和英勇顽强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在2014年2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高等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有着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教学模式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导,易于学生掌握,容易展开教学,教师能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使学生较快捷地获得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当前很多高校也利用了其优势,开设《大学语文》、《中华文化原典选读》、《中华文化与才艺》等校级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尽管有了PPT的加入,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教师仍然照着PPT讲或念,学生根据PPT听或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主动讲授和学生被动反应是传统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征,这容易造成“注入式”、“满堂灌”或教师“一言堂”的弊病,忽视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的形成有不利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迅速,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媒介化生存的时代,人们最常用的两个互联网媒介工具就是手机和电脑。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当今时代特点相结合,寻找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且更愿意参与到其中的教学模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一)利用网络编辑软件,将海量信息进行动态整合
在以往的备课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或参考一些网上的资料进行备课,在课堂上多是以PPT上的文字、图片等形式来呈现出来,多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信息的静态展现,即使有动态视频的展示,也是单个视频的逐一播放。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所以知识和信息的动态呈现要比静态呈现的效果好。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寻找相关的信息和工具。
(二)利用翻转课堂,转变师生角色,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教师录制的视频,提前完成知识的学习,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课堂上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回答学生的疑惑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运用翻转课堂主要有以下两点作用:
第一,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凸显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学生提前在家或在宿舍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不必在课堂上时刻跟着教师的思路,稍一走神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生看视频时可以自己掌握节奏,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看。同时在观看视频时,还能查阅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样能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反复观看视频可以让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得到兼顾,凸显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第二,突出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跟传统教学不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必须在上课之前观看传统文化的教学视频,否则不能参与课堂的互动,所以无形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大大调动。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参与课堂活动,且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得到突显。
(三)借助APP辅助传统教学,改善和优化移动学习资源
每年年末,美国eSchool News编辑部会评选出年度十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技术新发展,并评价它们对教育革新事业的意义。2014年度中排名第十位的是“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移动设备的运用给予老师更多的教学选择,有利于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随着ipad以及安卓平板电脑的流行,全世界都迎来了教育应用热潮。随着智能手机日益普遍,现在的大学生人守一机,学校的老师运用新科技来辅助教学,才能让学习更智趣化、个别化和趣味化。
(四)依托校园网建立传统文化网页,拓展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
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信息的优势,依托校园网建立传统文化网页,拓展一条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学生通过网页可以多维度多视角地了解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网页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的平台讨论和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传统文化教学网页主要有以下两个功能和益处:
第一,存储大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和讲座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学习。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到了氛围的熏陶,很多对传统文化有造诣的教师开设相关课程,学校也会邀请传统文化研究者或传承人开设讲座,而且大学生对这类课程或讲座热情较高。但限于师资、场地、时间等原因,不能满足每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同学参加每一次选修课和听取每一场相关讲座的需求。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将评价高的教学视频挂到网上让学生自学,通过学校的考察将给予一定的学分。除此之外,还可将优秀学者和专家的教学视频、讲座(如《百家讲坛》、《丝绸之路》等)挂到网上,这些视频不仅能拓展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开阔学生的传统文化学术视野,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要义,启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第二,传统节日走上网络,丰富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模式和渠道。随着一些传统节日被认定为法定节假日,其社会教育作用也逐渐显现。但仅限于此还不够,应以此为契机,深挖其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大学生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传统节日放假,有些学生选择跟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有些学生选择留在学校,或勤工俭学,或休闲放松。更有学生反映每次节日放假,都在吃喝中度过,感觉不到任何文化的意义。让传统节日走上网络,节日到来前在网页上介绍传统节日的来源、风俗、文化、诗词欣赏以及相关的漫画和图解,普及有关节日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发起跟节日相关的各种活动,例如:春节可以对春联、元宵节可以猜灯谜等;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到之处参加的、看到的景象拍成照片或录成视频,传到网上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有意识地用心去体会和品位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魅力。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我们应寻找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利用网络编辑软件,将海量信息进行动态整合;还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习的效果;另外,通过APP辅助传统教学和建立传统文化教学网页的方式可以拓展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高校传统文化教学模式需要一个长期探索过程,要尽快找到大学生喜闻乐见且愿意参与其中的模式,让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