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2016-06-30赵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交际交流作文

赵蓉

【摘 要】 作文是交际的需要,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要与别人交流什么,要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就要写怎么样的文章。而我们的孩子就是追梦的蝴蝶。

【关键词】 作文;交际;交流;活动;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1、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学赖宁”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2、观察积累。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3、阅读积累。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4、创设情境。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真情流露

作文就是言语的文本表现,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情,才能让儿童说真话,吐真情,才能让学生在真情回归中习作。平时我们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些根本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在这次洗脚活动中,许多学生感受到爸妈劳动的辛苦。如一位同学说爸爸既当妈又当爹,还有一位学生说爸妈离婚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她给妈妈洗脚是想让妈妈感受女儿的爱心。我看着看着,好像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和他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心与心的交流,我想,作文就应该是给儿童们一个真诚的空间,这样,儿童习作行为才会充满童趣,充满真情,闪现创新的火花。然而,感动之余,也不免让我担忧。有四、五位同学无法与父母亲交流,父母也不理解孩子的心意,一味地拒绝,只是说:“你管好自己的学习吧,别干这些无聊的事。”学生受到了母亲的打击,觉得自己很苦恼。有位学生还说:“我的好心被妈妈当成了驴肝肺。”多么心痛的言语呀!因而许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编了自己洗脚的过程,内容就比较枯燥乏味,还有一部分学生劳动意识相当薄弱,平时在家从来没做过什么事,因而洗脚动作笨拙,闹出了许多笑语。看来,今后应该对学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多加关注,这也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三位学生对父母恨之入骨,他们说根本不想为母亲洗脚,因为母亲实在不好,平时只知道打骂。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也值得深思。

三、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文的基础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说得就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访问及观察活动后,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就是平常的一般作文,我也让学生先说后写。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索性在语文课上隔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布置学生把观察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都整理记录下来,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科技书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要求阅读后,选择一则内容新颖有趣的科技珍闻,做好介绍的准备。

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教师要注意抓住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老师不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搜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在交流时,老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像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四、灵活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如果,学生乐于写作文了。那么,必是在作文中可以畅所欲言了,可以说真话,说心里话了。这就需要对作文有一个民主的态度。需要评判者给一个宽松的氛围。到那时候,学生会把写作文看成一次抒发、一次宣泄、一种自醒、一次自查,老师看作文也将不再是一个苦差事。

猜你喜欢

交际交流作文
情景交际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