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题及分析题意能力的培养

2016-06-30蔡明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审题水泥解题

蔡明光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然而,审视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审题能力不强、因审题不清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

例1某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32400吨,今年前五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这个水泥厂今年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解法一:预计今年的水泥产量为:32400÷5×12=77760,今年可比去年增产:(77760-32400)÷32400=140%。

解法二:设去年的每月的水泥产量为“1”,则今年的水泥总产量为12,今年前5个月的水泥产量即达12,今年全年的水泥产量就为:12/5×12,因此今年的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2/5×12-12)÷12=140%。或12/5×12÷12-1=140%。

解法三:同上,去年水泥总产量为12,今年前5个月的水泥产量即达12,生产同去年同样多的水泥,今年可比去年少用7(12-5)个月,如这7个月继续生产,则可比去年多增加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

7÷5=140%。

解法四:设今年每个月的水泥产量为“1”,则今年的水泥总产量为12,因为今年5个月的水泥产量就同去年相等,因此去年的水泥总产量则为5,因此可得,今年的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2-5)÷5=140%。

解法五:设去年的水泥总产量为“1”,则去年每月的水泥产量则为1/12,今年每月的水泥产量则为1/5,今年与去年每月的水泥产量比则为“1/5:1/12,因为时间相同,因此可得,今年与去年的水泥总产量的比也为1/5:1/12,因此可得,今年的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5-1/12)÷1/12=140%。

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校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问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学生在我的点拨和指导下,经过讨论,很快列出了不同的算式:(1)因为男生人数为单位“1”,因此女生人数为:1-20%=80%,因此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80%)÷80%=25%。(2)同上,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0%=80%,又因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因此可得,男生比女生人多:20%÷80%=25%。(3)同上,因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4/5,即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因此可得,男生比女生人数多:(5-4)÷4=25%。

通过一题多解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通过总结,可揭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增长学生审题能力的目的。

二、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策略

1、读准题。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下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师在读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形式和要求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弄清题目情节,分离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因为数学题目中多读一字或少读一字,意思可能会大相径庭一。

2、勤动手。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的、重要的字词下面做标记,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如:“多”、“还”、还有“除”与“除以”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可加标记,再者,让学生把关于比较的内容画下来,读一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应用题中出现的“一共”、“增加”、“减少”、“比……多……”、“比……少……”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在应用题里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它能使题目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发生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制约着解题方法的选择。数学学习只靠看和想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动手去操作,如画一画、算一算。年级越低的学生,越不会使用草稿。数学教师要从早对学生进行如何使用草稿的训练,使学生养成合理使用草稿的习惯。

3、看图文。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养成看图、看关键文字的习惯。小学低段的数学教材和习题多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学生要想获取新知和正确的答题,必须要从图画和文字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因此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成了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4、注重学生日常生活常识的积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小学低段学生知识面有限,生活常识缺乏,这导致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困难。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增加课外阅读,扩充知识面。同时,要指导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5、平时练习要多变换题型。为了应试,我们会让学生反复做大量的练习题,甚至认为,在小学阶段,试题变数不大,学生反复做题后,只要形成解题套路,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这完全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题目稍微发生变化,学生将会不知所措。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变换题型,特别是要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对每一道题都认真分析,仔细思考。要把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救出来,教师就必须要多研究、多做题。

6、以身示范,促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近朱者则赤,近墨者则黑。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教师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学生许多学习习惯正是受教师行为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有时我们会读题出错,板书出错,计算出错,批改出错等,次数多了,学生在不自觉中也就形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我们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学生。

学生解题困难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因为审题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解答错误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得到解决的。我们不能一味地把学生审题错误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学生的粗心也是由于某些方面没有训练到位造成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反省,深研教材,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从早着手,全面训练,这样学生的审题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审题水泥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用“同样多”解题
“三招”学会审题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解题勿忘我
水泥刨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