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困境

2016-06-30周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探讨

周南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亮点课程和难点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最能体现新课改倡导的“三维目标”,它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强调与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课程。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困境;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一年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方法和手段,对兵团各师及兵直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辅导教师现状及其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通过调研折射出兵团各师及兵直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真实情况。现就所见、所闻、所思,浅谈兵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困境。

1.管理层面的困境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政策不明确。教师评价政策不配套,教师系列分类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致教师职称系列没有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任教师无处评定职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研教学成果在评定其它学科职称时得不到职称评委会的承认和互认。

②没有建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一些学校课程安排进入课表了,实际却形同虚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随意被学科课程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③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人员、指导教师的配备没有明确的规定,师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随意安排,大部分师、团(校)没有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人员,相当多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副业”。

④课程评价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机制不合理不健全,课程实施环境差,必定导致课程价值的“缺失”。缺乏一个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缺乏一个良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缺乏一个完善的课程督导机制,一个校长就可以随意调整、删减国家课程计划,甚至可以取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实践层面的困境

我们始终认为:没有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没有走进新课改。令人担忧的是,直到现在兵团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研人员包括学校领导们都还不自觉地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门槛之外徘徊,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局外人、旁观者、门外汉。也是直到现在,在人们的脑海中还存在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偏见,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科”、是“副课”、是可上可不上的“非考试”课程,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不检查不要的课程,使其弱势化,边缘化。多数人认识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传统活动等究竟是什么关系,也不去关注、更谈不上研究。认识上的混乱,致使学校在课程的管理和操作上的混乱和不和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呀!

我们的教研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都不自觉地站在自己所属的小“圈子”里去搞教研,实施新课改,本位主义思想决定了相当一部分老师跳不出自己所属的“圈子”,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怨身在此山中,自然也站不到一定的高度。为什么不能扩大我们的视角、站在一个大课程、大教研的层面上来看自己的小“圈子”呢?兵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在我们的多次课改督导检查工作中,不就发现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有“回潮”迹象吗,有人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有人新鞋都不要,直接走老路。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

3.学校层面的困惑

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几年,但应试教育仍然处于强势地位,相当多的家长、社会人士、甚至政府官员认为学校的工作重心应瞄准升学考试,如果自己的学生学科成绩不好,综合实践活动做得再好也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这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的重大障碍。学校领导层面上的办学理念和急功近利的教学管理,使得相当一部分校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内在要求认识不清,有的校长强调师资不够、评价体系不完善、家长有顾虑等负面因素,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不主动、不关心,一些校长甚至不知道综合实践课程应开设的基本课时数。

教师层面上,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仍然是以分数为基本依据,以考试科目为核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分数评定,同时又没有与毕业升学直接挂钩,在学校定岗、评优、晋级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时候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成为弱势群体,教师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在我的调研、考察和分析中显示:95%以上的师级教研室没有专门的教研员,学校没有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组织机构、更没有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兵团80%以上的教师因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包括兵、师、团三级培训);95%以上的学校没有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如: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社区服务基地等),更没有课程实施总体规划;校内人力资源(全体师生、校内管理人员等)90%以上(有些学校甚至达到100%)被闲置和浪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个别老师的事,学校只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应付检查而已。校外人力资源〔家长、社会、社区人员等〕得不到利用,更谈不上开发。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兵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状况。

我们坚信,在兵团各级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兵、师、团(校)教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会发挥它更具特色的作用,实现全人的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