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2016-06-30王立新朱兴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高中生物新课标

王立新++朱兴霞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通过生物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同时通过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本文从近几年的教学探究出发,浅谈以问题探究模式为主的课堂改革,根据建构主义教学原理,创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改革,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提供实验实践机会、积极正向的及时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从而教学相长。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生物;创新能力;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教学方法倾向形式化。在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同时发挥教师研究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研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探究,下面就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谈谈自己浅薄的几点认识。

一、重建教学方式,重改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一概括”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目的。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要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如在学习核酸的知识时,可结合当前市场上的核酸保健品,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并对核酸保健品功效做一个评价,此外,还可以设计像“假设你是一个投资者,你会将资金投入到核酸保健品的开发中去吗”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并通过交流得出结论。在课程标准中,教会学生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核心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如可根据性别、兴趣爱好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小组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享交流的机会,这也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相符的。诸如像调查报告、实验设计、模型制作等活动,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验创新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纯个体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发言、踊跃质疑、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成功的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或者寻找变式实验,利用实验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做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后,教师鼓励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出其他方案。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可能会提出:(1)此实验中将紫色的洋葱换成白菜叶、洋葱根尖或红心萝卜;(2)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或其他的浓度;(3)用葡萄糖、白糖溶液替代蔗糖溶液。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将这些设计成研究性裸题,并进行分析讨论,从中选出可行的方案进行具体实验,以检验是否成功。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全过程中,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创新想象完成的,不断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标准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即教学成绩,比如学生的考试分数、班级的升学率、学校的升学率。更多的注重学生记忆能力、解题能力及考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如动手能力。新课标要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作为学生的第一评价人,教师应改变以学生学科成绩作为考核重点的评价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多方面观察和评价。从单一强调智力的评价转为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从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即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很小,教师也应采取积极认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在以后得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是最能反映出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在学习、生活中缺少不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综合能力的高低在生活中能够得到具体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得到有效地反馈信息,通过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正弥补,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

总之,新课标需要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被教材和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才能在提升学生知识总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材。

参考文献:

[1]王惠峰.浅谈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模式[J].新西部,2012,(22);

[2]谭先立.浅谈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J].理化生教研,2013,(7);

[3]廖慧.如何培养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J].魅力中国,2011,(7);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高中生物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