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去来

2016-06-30曲从俊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铁蛋牛头闺女

曲从俊

在杨村,大家都很讨厌牛爱良。

到腊月初九,他就整六十八了。这么多年,他一没做过违法的事,二没占过别人家的便宜,可村里人就是烦他,背地里都叫他“老不死的”。平日里见到他,有的村人选择背过脸儿,不搭理他,甚至有的当着他的面儿吐唾沫。老牛头到底哪里惹他们了?这恐怕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外面是大睛天,他走出院子,蹲到自家墙根下晒暖儿,身边,是陪伴他的那条卷毛老黄狗,趴卧着。不一会儿,他们就被阳光舔得浑身舒舒服服的,眯上了眼。

眯上眼,他并没有睡,在想事儿哩。也没想什么奇事,无非想死去的老婆和儿子,想城里的闺女,想村里那些事。一边想,他一边抚弄着手里那块椭圆的石头。经常被他抚摸的缘故,那石头表面已经很光滑,很油亮了,好像涂了一层蜡。闭眼摸着它,他仿佛又攥住了老婆的奶子,舍不得松手。

想到桂花,他少不了叹惜她的命短,只活了三十六哟,可惜了。是肺癌夺了她的性命,谁也没法儿。他又想到儿子。他感觉儿子是他害死的。儿子六七岁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下河洗澡,慢慢泡出了水性。偏偏他不让儿子去洗,怕淹死,结果呢,儿子还是掉到机井里,淹死了。才十一呀。每次给桂花上坟烧纸,他总会自责一番的,说,对不住呀桂花,你撇给我的根儿,没了。人呐,就是这样,有些事转眼就忘,而有些事,一辈子都释怀不了。

刚想到城里的闺女翠梅,德全踏着阳光就来了,笑道,叔,晒暖儿哩。他眉毛动了动,从拉开的眼缝里,看到了德全。还是那张糊满笑的脸。德全当上支书后才这样的,逢人先露三分笑。

他烦德全这副表情。

德全掏出红塔山,抽出一支让过来,他推回德全的烟,扬了下右手里的旱烟袋,没有接。德全笑笑,说,还是嫌劲儿小,不够壮?他说吸不惯。德全把烟叼到嘴上,又说,叔呀,你这日子过哩,真让人眼气哟。他慢悠悠地说,有啥眼气的,老不死的一个。他用了村里人对他的称呼。德全颇有意味地笑笑,说,看你说的。你多得劲,吃穿不愁,只要有日头就管晒晒暖儿。他说,我也不想晒,可我心里潮,魂魄冷,不晒不中呀。德全弹了弹烟灰,劝他道,要是还嫌不得劲,那就去城里,到俺翠梅姐家去住,过一过城里人的生活,美气得很哩。

聪明人就是这个样子,总会挑舒服话说。谁不知道呢,翠梅是他老牛头的骄傲。想当年,他接到闺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全村人眼珠子睁得像铃铛,说,乖乖哟,翠梅这闺女真争气,咱村头一个大学生啊,可给老牛头长脸了。后来,翠梅毕业留到省城,也嫁给了城里人。那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老牛头不会待在杨村了,肯定要去城里享福的。没想到,不论翠梅怎么劝,任凭街坊邻居磨破嘴皮子,他就是倔着不去。有次翠梅硬要接他去,他急了,冲她甩了一句,爹去省城中,可你娘你弟咋办?

翠梅懂了。

要说,他去不去省城享福,跟村里其他人没关系。偏偏,他在杨村没闲着,做了些惹乡亲们气愤的事。于是,大伙儿开始恼他,恨他,骂他,不理他,但拿他也没办法。德全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村支书,不仅要理他,反而更得团住他。

或许德全看他不吭声,便蹲下身子,摁灭香烟说,叔,侄儿找你想商量点事儿哩。他心里清楚,德全绕了半天,这才是正题儿。他点着旱烟,用力深嘬一口,吐出烟雾,又吸一口。每吸一下,他的两腮陷得深深的,像两片枯裂的凹地。过够了烟瘾,他右手擎着烟枪,再次闭上眼睛。

德全当然明白,这是一种默许。他压低声音说,叔儿,铁蛋找我了。铁蛋你知道吧,就是那个好吃懒做、欠了一屁股债的铁蛋。他说他想干点正经事儿,搞养殖业哩。

他很淡定,阳光下,那张古铜色的脸上,一条条皱纹,静静地躺着,睡着了似的。

德全晃晃身子,继续说,我是支书,人家想干事我得支持,可铁蛋这货,心老渴,说院子里地儿太小,他想在村西头地里弄个养鸡厂。我一听就火了,就教训他,说想致富是好事,但不能违反上头的政策。后来他又缠了我好多天,可怜兮兮的,我心软了,想着他外头欠那么多钱,怪不容易的,就想网开一面,帮帮他。

德全说到这时,他睁开了眼,将旱烟杆向前撺撺,磕了磕烟锅儿,于是烟屑溅了一地,仿佛想说的话也被磕碎了。德全掬起笑脸说,叔儿,你说说,咱帮不帮他呢?你说帮咱就帮,你说不帮就不管他了。

他望着远处发呆。远处是天空,很蓝,蓝得有些不真实,像画笔涂染的幕布。再往远看,是几团手牵手的白云,棉絮似的,飘在蓝蓝的天幕上,把那些蓝点缀得更蓝更远了。

叔儿,你说咱管不管他哩?德全小心翼翼地说。

他笑了。那笑,痴痴的,被深深地埋进皱纹里,长叹一声,从嘴里弹出两个字:滚吧。声音柔柔的,轻盈得像空气。不过,当这轻柔的声音弹到德全脸上时,却变成了晴天霹雳。德全哑然了,嘴唇咂巴两下,没说出话来,起身便走。不用问,德全太了解他了,他这是不同意呀。再说也没用。

老牛头就这么古怪。

村里人一度认为,他这是被桂花和他儿子的死刺激的。后来,人们隐隐约约觉得,似乎也不完全是。具体因为什么,他们谁都说不清,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那个穿皮夹克的中年男人闯进杨村后,这里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安静了。他们还记得,“皮夹克”离开时,村里总共有十一个跟着他。老牛头劝不回、挡不住,眼睁睁看他们走了,越走越远,身影也越来越小,像一群蚂蚁,渐渐消失在麦田里。年底,他就辞掉了村支书,没说原因。

最近两三年,村里发生了不少事,像光辉在外面打架,大老远跑回村里避风头,在家刚待一天,警察就将他揪到了公安局;像全安偷城里的电缆,还没来得及出手就被抓了;像来富家的,提前半年躲到娘家偷生孩子,就这都被计生办逮个正着;像德全,打着带领全村致富的旗号,鼓励外头回来的春生、建国修建烧砖的轮窑,结果刚把地平好,上头就来了人;还有大奎违法建房,盖到半腰乡国土所就来人了,责令他拆除……

明人不做暗事。这些都是他举报的。

别人求他、磨他、骂他、恐吓他。他软硬不吃,也不生气,该晒暖儿晒暖儿,该到田间转悠还去转悠。只不过,谁要干了违法的事,又不听劝告,他就会去一趟乡里、县里,甚至是市里。

他女婿已经官至处级,村里人对他不敢太过分,但背地里恨不得他早点死。有人把这些事告诉了翠梅,想让她劝劝她爹。翠梅怕他,不敢说,就劝他到城里住。他不去。翠梅就提醒他,说,爹,您年纪大了,也不再是村干部,有些事不要多管,由他们去吧。听到闺女这话,他不认识似的,盯着闺女看半天,叹惜道,你呀你,那些书白读了。

他心里清楚,是德全给翠梅报的信儿。这个德全呀。他嘴里咕哝一声,又闭上眼,继续晒暖儿。

德全刚才碰了一鼻子灰,气乎乎走了。他前脚迈进家门,铁蛋、春生一干人后脚就跟了进来。他们是来给德全烧底火的,让他想想法子,怎么撵老牛头走。他不走不中呀。铁蛋说。德全笑着摆摆手,说,急啥,我们要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嘛。这有点高深,他们不懂,怔怔地看着德全。

德全用手指轻戳两下头,说,你们得多动动脑子。

刚落黑儿,铁蛋就来找老牛头,说有事。他没有给铁蛋让坐,铁蛋双手插在裤兜里,就杵在堂屋下。他看不惯他这副流气相,不耐烦地说,有啥事,麻溜点儿,说。于是铁蛋就说了。听后,他立刻意识到,这分明是德全的招数呀。

什么事呢?养鸡厂的事。铁蛋说,手续已经递到乡里,很快就会批下来,肯定是合法经营。这不是关键。关键点在于,铁蛋是来找他合伙的,说他是养殖能手,请他做技术指导。条件也很诱人:铁蛋出钱,他只负责技术,动动嘴就行;赔钱算人家铁蛋的,挣了钱他们平半分。

他当然不干,当场表态说,铁蛋呀,只要你是合法经营,叔儿绝对会帮你,一分钱不要;可要是违法的,我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沉默半天,铁蛋胸脯拍得口邦口邦响,说了两个字:放心。临走前,铁蛋急扭过头,轻声问他,边建边等乡里的批文中不中?他反问道,你看中不中?铁蛋咳了咳,嘟囔一句,我反正穷得屌蛋净光的了,不中也得中。

躺到床上,他还在想这事,想着想着,就感觉眼皮像干旱的庄稼地,硬涩涩的。夜太黑,他想走出去,可身体被浸泡在黑暗里,游不动。恍惚间,他又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粒尘埃,在无数尘埃之中飘着,飘着,飘出了杨村……

当他清晨醒来,窗外,年轻的阳光已经射进来。一道道光线里,闯进了无数粒尘埃,像鱼似的在不停游弋,于是阳光成了水,流动起来。

老牛头弓着腰,手背身后,踏着那薄薄的阳光,漫步在田间的小路上。身后是那条老黄狗。小路两旁是野花小草,它们看似默默无闻,却在恣意生长着。田地里,麦苗油光碧绿的,一个个伸着懒腰,刚睡醒似的。一股子晨风吹过,它们就欢实起来,像成群结队的孩童,打着,闹着,顽皮着呢。他很喜欢。

转悠一圈,顺着清河渠回来的时候,他看到铁蛋家的在装土。她家大闺女花妮扶着架子车。他顿住脚步,问铁蛋家的,真来硬哩?铁蛋家的似懂非懂。他没再多解释,让她转告铁蛋,手脚得稳住,别扎那架子。她鸡啄米儿似的点着头,鼻孔里“嗯嗯嗯”个不停。他走了。

铁蛋起床晃悠到村东头时,已经半晌,像是书上说的那样,日上三竿。那时候,他老婆正撅着屁股拉车,花妮呢,在架子车后面推。看到铁蛋,她们停了下来。女人顾不上数落他的懒,就把老牛头的话学了一遍。铁蛋二话没说,扭头就走,身后是一串女人对他不满的数落声。

铁蛋先是去了德全家,然后从德全家出来,又推开老牛头家的大门。他正在喂鸡,看是铁蛋,回过脸儿,撒下一把麦籽,嘴里“咕咕咕”地叫着鸡们。铁蛋依墙而站,胳膊抱在胸前,歪着头,看他喂鸡,一点不急。

他放下盛麦的破黄瓷碗,洗洗手,开门见山地说,那是大事,别逞能。铁蛋说,你不会去吧。他说,说不准。两人心知肚明,对话里面,自然省略了许多没必要的内容,听起来像打哑谜。铁蛋最后说的是,那好,我陪你。

他想过铁蛋会跟他吵,跟他闹,甚至想到可能会出手打他。万万没想到会陪他。陪,也就是说,他去哪铁蛋跟到哪。白天陪,夜里呢,也有人守在他家大门口,是春生、建国他们几个。只要他出门,就有人陪他,任他骂,他们也不生气。一旦他走上去乡里的那条路,铁蛋就挡在他面前了,掏出明晃晃的切菜刀,刀把冲着他,说,叔儿,你拿着它,砍死我吧,反正我也穷哩没法活了,来来来,你往这儿砍。说着伸出脖子闭上了眼。看他不理,铁蛋缩回脖子又说,叔儿呀,你不砍也中,那就放过我吧。哪都别去。他说,我去集上割肉都不中?铁蛋说,你拿钱,我找人帮你买,你缺啥给你买啥。

我串亲戚呢。他说。

我帮你拿东西,你说,去哪村串亲戚,咱一块去叔儿。铁蛋这是标准的无赖行为。

这跟软禁有啥区别。他警告铁蛋。铁蛋不听这套。他又想找德全出面管管,德全躲得见不到人。另一边,铁蛋家的可没闲着,把她两个娘家兄弟都搬过来了,加班加点建鸡厂。眼看快要完工,老牛头急了,后悔当初没有听闺女的话,家里装上电话。他嫌吵。他问铁蛋,你说你到底想咋着吧。铁蛋说,很简单,当着全村人的面,你做个保证,我的事儿别跟乡里反映。

他沉默了。

其实,他心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答应下来,然后趁机去乡里头反映。可谁不知道呢,他牛爱良说话算数的,从来都是一个唾沫一个钉。不行!不能做丢人格的事。他心想。

有一天,当他被“陪”得疲惫不堪的时候,终于妥协了,冲一边站着的铁蛋摆摆手,说,铁蛋来,帮叔儿收拾收拾东西吧,我走。铁蛋目光中掠过一道喜色,问他去哪?我陪你。他长叹一声,说,还能去哪,翠梅那儿。你也陪?铁蛋不信,愣半天,笑了,说,你就诓我吧叔儿,翠梅姐来接你老多回了你都不去,这次真走?他说真走。铁蛋眼珠子滴溜转了一圈,说,那,你等会儿呀。铁蛋跑出他家,跟飞似的。也就四五分钟那个样子,铁蛋回来了,乐呵呵地说,叔儿呀,你要真走,我就不陪你了,也不拦你了,可是你腿脚不好,得让翠梅姐来接你。

他点点头说,中。

第二天,翠梅开车来接他了,大家都很开心。街坊邻居也热心起来,帮他收拾东西,连擦脸毛巾都带上了。东西太多,车里装不下,没办法,像被子、床单、盆盆罐罐的,都没带。翠梅说,床上用品家里都是新的,不用带,盆盆罐罐也用不着。这些东西放到家里,坏不了,偶尔回来还能用。最后,他只带了几件衣服,一些零碎的日常用品,还有那台老年宝收音机。自然,那条卷毛老黄狗少不了跟随他的。

该装的东西都已装上车,他手里抚摸着那块光滑如肌肤般的石头,交待侄子华国道,伯那一亩二分地可是壮哩很,你可不能给我侍弄得不像样子喽。冲院落扫一圈,他又说,对了华国,家剩下的这些东西,要说都不值钱,但你也得给我看好。

安排妥当,临走前,他没忘去一趟坟地,给桂花和儿子烧烧纸,还说了好大一阵子话呢。从坟地回来时遇到的德全。德全还是那张脸,笑着,说,叔儿,真走呀,还真舍不得哩,常回来看看啊。他瞪他一眼,没有说话。

半月后,村西头那棵大槐树下,一堆人蹲着正吃晌午饭,他们和往常一样,边吃边天南地北地聊着……吃罢饭正要散去的当口,一声狗吠吹进他们的耳道,于是他们擎着饭碗,仰起脖儿,循声望过去。只见,麦田里,一个佝偻的身影闯进他们的眼帘。突然,铁蛋家的呼地拔起身子,撒腿就往鸡厂跑……可是,她不知道,铁蛋正在德全家喝酒,而那盆小鸡炖磨菇,已经被他们吃下大半……

责任编辑/董晓晓

猜你喜欢

铁蛋牛头闺女
捡来的闺女,卖掉公司陪老爸走四方
倒立
先割牛头后砸瓮
我就叫铁蛋
铁蛋的吃瓜季节
挂牛头卖马肉
先割牛头后砸瓮
相见
招财耳
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