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闻的深度报道中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探究

2016-06-30彭晓涛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准确文学性

【摘 要】新闻学和文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在现实生活中关系却很密切。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有各自的规律,但仍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文学的语言和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得好,可以使报道增色不少。当代新闻,特别是深度报道,在语言运用上越来越多地对文学进行着有意无意的借鉴,来实现新闻写作或报道上的“准确”和“生动”,从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当然,新闻对文学性语言的借鉴也必须把握好“度”,在不损害新闻性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新闻深度报道。【关键词】新闻语言;文学性;准确;生动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53-03新闻报道的好与不好,除了新闻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外,与其表现的好坏大有关系。“新闻写作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具备真实性;同时,新闻写作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性,这两方面是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应该兼具的要素”。文学性语言的使用对加强新闻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有其特别的优势。用文学手法来表现新闻能增加作品的厚度和力度……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前辈都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从而提高新闻的文化品位。我们有必要在写新闻报道时,多采用那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语言,选择“有生命的词儿”,使语言表达形象化、生动化,这样,读者读后才会印象清晰、深刻。新闻报道要打动人心,新闻语言一定要形象生动,富有特色。因此,文学性语言对于新闻的价值是重大的,新闻对文学,特别是语言上的借鉴也成了新闻写作上的一个研究方向。一、在新闻的深度报道中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在深度报道中,“真实准确”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深度报道的篇幅往往比一般的消息和通讯要来得长,在写作的时候,要涉及的东西相对也会比较多,在语言的组织上也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一)不能用套话和空话最常见的是一些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深度报道中比较容易出现一些不够准确的套话和空话。就在前段时间,全国上下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关的报道也很多。注意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报纸、电视新闻报道出现“通过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或者“广大群众纷纷表示”“一致认为”之类的话。乍一看也没什么,细细琢磨,就会发现不准确的地方。首先,通过一次学习,就能极大地调动起广大的党员来服务人民了?极大有多大?广大的党员是个什么概念?人人都确保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没有任何区别吗?其次,“广大群众纷纷表示”,你如何知道他们表示,或许记者采访了部分群众,但能代表“广大群众”的意愿吗?第三,这个“一致认为”是不是太绝对化了点,没有一个人说“不”吗?就算是绝对的,你又如何知道呢?这样的新闻报道,人们只会觉得那是些流行的套话、空话,没有任何可信度。新闻的真实准确无从谈起,宣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二)不能盲目地运用模糊概念在新闻的深度报道中还常常出现模糊概念的不准确运用。当然,我说的不准确运用并不是说不能用。诚然,在一些深度报道中,某些时候还是需要用到模糊概念的。比如说一些大型的广场聚会,你要写清有多少人到场参加,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你无法去数清楚。就算事先有统计预算,但聚会过程中会不断有人加入,也会有人恰逢有事不能参加,这就用不着精确概念了。而且观众或读者也不要求这个精确的数字,因为数字是用来说明问题的,说明不了问题也就不用精确的数字统计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个学习新闻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新闻并不注明消息的来源,一概使用模糊概念,就让读者或观众觉得不真实。有的新闻从头到尾每个采访对象都是无单位、无职务的“张小姐”“李先生”,这种不规范做法如何能保证新闻的真实准确?另外,失实新闻不仅数量惊人,而且有的十分离奇。如《江南时报》2004年9月26日刊登《新闻从业人员平均寿命只有45.7岁》一文,可以说是仅凭常识就能判断出的很低级的技术错误。真实准确性原则是新闻学习的常识,但为何在这方面的不规范现象会那么普遍?可见,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真实,就必须认真而谨慎地写作。(三)避免使用感情色彩很重的语句对于“准确”这个概念,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避免使用感情色彩很重的语句。深度报道采用的表现手段比较自由,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者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但过分的体现也会影响新闻的客观和公正,我们提供给读者的应该是用真实和准确的语言描写的客观事实,让读者自己来下结论。这样既捍卫了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原则,同时又靠准确的语言达到一定的舆论目的。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描述的是一位人民群众拥戴的好干部的先进事迹。前面洋洋洒洒写得很生动,非常有感染力,但在末尾的时候,却出现问题了。他写道:“他的确是一位群众喜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记者呼吁广大党政干部向他学习,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心,多为广大基层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从篇幅和前面的叙述来看,这应该是一篇深度报道,但是深度报道属于报道的范畴,不是评论。所以在写作时,我们应当避免使用带主观色彩的语句,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和准确,而该文中“的确是”这类词语的出现就显得很主观化。如果换个角度来说,写成“他被认为是人民喜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了。这样的表述,宣传的效果和记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是一样的,却使整体感觉显得不太主观。二、在新闻的深度报道中语言使用的生动性对于深度报道来说,除了以上所述“准确”的问题,“生动”也十分重要。单纯新闻语言的写作有一大弱点就是形式的单调和语言的枯燥。特别在一些政治性很强的深度报道中,很容易出现空话、套话、大话等“新闻腔”现象,让读者不爱读甚至拒绝接受。(一)使用白描手法深度报道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一件事情发生了,一般的报道往往是把事件的几个要素报道出去:何事、何人、何地、状况、原因等,让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的信息,而深度报道的事实比一般报道的事实要较详细、完整和富于情节,文学性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更加生动准确地将感性的素材还原成生活的原生形态,或将枯燥的理论通过客观事实加以论述,使报道更具感染力。像文学中白描的手法在新闻上就可以加以借鉴,使报道更加朴实自然,更易让群众接受。

比如:1999年5月26日,武汉发生了一件个体老板花巨资包机救治被毒蛇咬伤的打工仔的事,5月28日在《南方周末》上报道了这件事。替打工仔治蛇伤 花十万元包专机武汉“广广蛇府”老板善心可嘉“本报讯 昨天凌晨,一架从武汉飞往广州的专机在白云机场一降落,被‘五步蛇咬伤的打工仔江某立即被抬下飞机,送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于抢救及时,他已经脱离了危险。江某在武汉“广广蛇府”打工。前天下午5时左右,他在捉一条2公斤的“五步蛇”时,右手腕被蛇咬了一口,他当即被送往武汉一家医院抢救,但该医院没有抗毒血清,只能做清创处理。酒楼老板在紧急联系武汉各医院却未能找到抗蛇毒血清的情况下,当即决定花十万多元包专机将江某送往广州治疗。伤者被送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医务人员迅速给他注射了抗蛇毒血清,然后作了清创处理,病人已无生命危险。江某说,要不是好心的老板,他已经死在武汉了。”这种白描的写作手法,会很容易地吸引读者观众,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关注着伤者病情的进展趋势和事件的发展。这种写作手法正是新闻真实性的表现,也是新闻作品的根本。(二)使用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上述这件事在社会上“打响”了之后,顿时成了舆论的焦点。在了解新闻事件的主要情节后,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具体过程便会产生浓厚的衍生性兴趣。于是,《南方周末》在6月3日又就此事发表了题为《为了一个受伤弟兄》的深度报道。以详细的信息、环环相扣的情节材料,将这件事件前前后后的过程和盘托出。“5月26日下午6时,一个电话打进了武汉‘广广蛇府老板黄海达的办公室,‘厨师阿水被五步蛇咬伤了! 起因写得十分简洁,却开门见山一下进入了报道主题。“餐馆老板心头一紧:‘五步蛇是剧毒蛇,咬伤随时会没命的!放下电话,他小跑赶到现场,并立即将人送到武汉协和医院,从他到现场再到医院前后不超过15分钟。”短短的几笔勾描,已把读者们带入了真实的事实环境中。一个“15分钟”,场景迅速转变,把一种危难时刻,时间就是生命的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医院进行处理后,提出立即注射抗五步蛇毒血清,但医院没有。黄老板急忙致电各医疗机构。……电话几乎打遍了武汉所有的医院,但是回答都是没有。”“怎么办?突然,有人想到前不久长航医院救治过蛇伤病人,说不定有。于是,一位员工立刻赶到长航医院”,生的希望出现了,“但是到药房一看,发现血清已过期了。”转瞬间,事件就这样转入令人紧张的局面,读者的心也随之悬了起来。阿水的状态越来越差,死亡的阴影越来越浓重,但是救命的血清还是没有找到。就在这时,新的希望又出现了:“黄老板问到了广州蛇毒研究所,得知了那里有需要的救命血清”。可是武汉离广州遥隔千里,只怕等到班机送到,阿水师傅已经离开人世了。怎么办?读者的心再次悬起,他们的眼光不能转移,都在心里默默地关注最后的结尾,是喜是忧,谁都不能料想。 “2时20分,一架波音737飞机从武汉天河机场安全起飞了。这是黄老板为救阿水师傅而包的专机。……3时45分,飞机安全降落。” “飞机一降落,阿水就被送进救护车,近4时,就进急诊室。等候久时的医生、护士迅速给阿水注射了5支抗蛇毒血清…… “27日上午8时,阿水被迅速转到蛇毒病房,医生实行24小时监护,有的医护人员连饭也顾不上吃,片刻不离阿水。”“当晚,病人监护超过24小时后,阿水的病情没有恶化,所有的人都放心了。”终于,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质朴却真实的描写方法让读者体会到了当时一次次的希望和一次次希望破灭的紧张而焦急场景,产生了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传播效果。深度报道的动人之处,正在于这些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三)化用警言妙句或名著资料文学性语言在深度报道中除了起到较好的还原感性素材的作用外,有时一些警言妙句或是约定俗成的字词、著作名称,用得恰当,也会让报道散发无穷的妙趣。如《解放日报》2005年12月15日第5版发表了一篇名为《伊战一千零一夜》的报道。大家都知道,《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每天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女子山鲁佐德为救那些无辜的女子,向国王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国王终于被感动,不再杀人。这一故事被化用到这则报道中:“截止到2005年12月14日,正是这位美军在伊拉克的第一千零一夜的日子。在这片土地上,这场战火持续了整整 一千零一夜,有多少人和那名故事中的女子一样,随时可能面临着死亡。曾经,那片土地上流传的一千零一夜,让残忍的暴君都放下了屠刀,而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却上演了这场新的一千零一夜的悲剧,此中滋味,耐人深思。”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把深度报道写得准确无误而且生动活泼,借鉴文学性语言非常需要。在这篇报道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人们熟知的故事,并加以文学性的描写,使这篇原来普通的新闻增色不少,让观众体会到了从中深意和情感。深度报道要借鉴文学性语言,就是学习文学的那种注重锤字炼句的工夫,以求表情达意的严谨准确;学习文学的注重文采的特点,以求报道的生动活泼,从而增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深度报道的可读性。要将新闻和文学结合,必须要注意分寸的把握。新闻性放在首位,而文学性随后。报道的描写过分文学性的话,就可能会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在以往的中国新闻奖评奖中,有些生动感人的报道,后经调查有虚构的成分,只能将其淘汰。缺少真实性的新闻就会给人虚假的感觉,华而不实、外强中干。文学性一定得建立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它是对新闻性的辅助和升华。新闻性的需求性必然要求报道的作品和读者观众关注的热点更加贴近,更能引起共鸣。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解决两者的关系,让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赢得长久的生命力,真正吸引读者观众,更好地服务于读者观众并使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实现深度报道的价值。参考文献:[1]谢亚非.写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程民.实用写作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程爱学,孙春旻.新闻写作现用现查[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4]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6]王嘉良,颜敏.现当代文学史(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伍本芸.新闻对文学语言的借鉴[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12).作者简介:彭晓涛(1976-),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助教,湘潭师院(现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专科,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湖南湘西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准确文学性
音乐的文学性探究——以李斯特《旅行岁月》为例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
准确切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聚焦语用,切实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