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伦春舞蹈特色及其发展脉络研究

2016-06-30张蕊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鄂伦春鄂伦春族篝火

张蕊

【摘 要】鄂伦春民族的舞蹈继承了千年来此民族的生产、生活、野兽动作、萨满跳神传统的舞蹈动作和曲调,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传承,鄂伦春舞蹈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特民族性的舞蹈,具有鄂伦春人传统的萨满跳神在祭祀中崇拜英雄驱除邪恶、歌颂伦理道德的原始风貌。 【关键词】鄂伦春舞蹈;原始性;发展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51-02鄂伦春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族自治旗。直到20世纪50年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阶段,过着以狩猎为主,辅以采集和捕鱼的生活。鄂伦春称谓有两种含义:一为“山岭中的人们”,一为“有驯鹿的人们”。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在万物有灵的思想指导下,信仰自然、图腾、祖先等原始宗教。一、鄂伦春族舞蹈的原始的艺术形态被称为游猎文化之一的鄂伦春歌舞,是紧密结合着游猎而产生的,因而明显地保留着原始的艺术特征。鄂伦春族舞蹈一般都是边唱边跳,舞蹈动作多数都来源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表现的内容也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他们由于生活的环境所致,舞蹈大多数都是模拟动物的姿态和自娱性歌舞形式为主,比如一家人打猎归来,守着篝火食用猎物后就会兴奋地载歌载舞起来,其中广泛流行的《鄂呼兰,德呼兰》,就是既能歌又能舞的一种乐曲;《吕日格仁》也是伴随领唱与合唱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表演时,节奏由慢到快,众人牵手顿足,并时有呼号“神话起源于祭礼仪式。”在神话研究中许多人认为:“所有带有神话思想烙印的人类行为在基本方面都与祭礼有关。”鄂伦春族的许多舞蹈都模仿动物动作及其吼叫,现场情绪会随着节奏的呼应变得欢快起来。歌词虽少,但非常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这类舞蹈深受鄂伦春族群众喜爱。斗熊舞为我们提供和印证了弥足珍贵的鄂伦春原始狩猎时代的基本生产生活形态特征,为研究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历史学、民族宗教学、人文艺术等社会学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民俗行为艺术的宝贵资料。由于鄂伦春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也无记谱法,随着老一代鄂伦春族人的谢世,许多舞蹈包括民歌相继失传。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俗行为艺术,2009年6月,鄂伦春族斗熊舞项目被列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原始歌舞鄂伦春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舞蹈即“罕拜舞”,这个舞蹈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在黑龙江省的边疆森林里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家庭,这个家庭里有两位老人、儿子、孙子和儿媳。有一天儿子外出打猎多日不归,一家人非常担心,就每天登山远望,并且呼喊着“阿罕——拜,阿罕——拜!”盼望儿子早日归来。后来有一天一家人在院中燃起篝火,又登上了山坡呼喊着儿子的名字,这时小孙子突然看到远处有一身影,经过辨认正是多日未归的阿罕拜,一家人兴奋不已,高兴得连蹦带跳,老婆婆拉过装野菜的皮口袋,通通地敲打着。一家人一边举手瞭望,一边高声呼喊着“阿罕拜,阿罕拜!”阿罕拜也高兴地跳下猎马,和大家一起围着篝火跳了起来,罕拜舞就这样产生了。流传至今的罕拜舞就有了围着篝火,边跳边将手举至额头的动作和用手击鼓伴奏等。从这一古老的传说中,不难看出,源于渔猎生活的这种乐舞,在早期还是一种以节奏为主,辅以简单的呼喊式曲调的原始歌舞。遗留至今的这种反映自然经济时期的歌舞,还有摹仿动物打架的《黑熊搏斗舞》《野猪搏斗舞》;摹仿飞禽嬉戏的《群球嫩》(树鸡舞)《恰尔克嫩》(天鹅舞)《红普嫩》(采红果舞)《摩达尔嫩》(熟皮子舞)等。这些歌舞,一般都是用节奏强烈的呼喊式曲调伴唱,如“嗬—啊,嗨—啊,吼—啊”等。他们的舞蹈主要有:(一)《黑熊搏斗舞》。鄂伦春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和熊特别亲近的关系,甚至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对熊特别崇拜。他们在打猎时如果埔获到熊后,在食用时会有一些仪式,《黑熊搏斗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种舞蹈一般都是由3个人来表演,不分男女和年龄大小,全“乌力楞”的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边吃肉喝酒边歌舞。这种舞蹈的特点主要是模仿动物的呼叫和一些动作,开始时,两人面对呈半蹲姿态,上身前倾,双手按膝,怒目对视,随着嘴里发出"哈莫,哈莫"的吼声,双脚跺地,头部左右梗动,双肩有力地前拱后收,继而吼声加快,动作幅度加大,双脚跺地越来越有力量。高潮时,两个人的距离贴近到几乎可以用肩撞击的程度,以此表现熊的执拗性格。待到两人斗得难解难分时,另外一个舞者便插入其间,以同样的动作与前两人缠绕在一起,再次把舞蹈推向高潮,直至3个人皆跳得气喘吁吁,有一方败下阵来,舞蹈才算结束。(二)《哲嘿哲舞》。以呼号定名,是在娱乐时妇女们跳的一种舞蹈。舞者人数不限,手拉手围成圈,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伴以呼号,大家随着歌声的节奏,双脚轮换起落,双手上下摆动,顺时针转大圆圈,随着歌声,呼号声的节奏加快,全体于跑跳中热烈舞蹈。若有人体力不支退出,其他人亦可加入舞蹈行列,尽兴而止。(三)《鄂乎兰·德乎兰》。以歌曲衬词定名,舞蹈主要表现鄂伦春妇女的劳动生活和喜悦心情。舞时人数不限,但必须是两人面相对结为一组,一人往前走,一人往后退,边舞边绕圈,同时双手自拍或对拍一下,或者两人同时举手过顶先后自转一圈。有时在两人对拍之后,做一些诸如抬猎物、摘野果、提水和梳妆打扮等动作。舞蹈始终在歌唱中进行,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四)《恰木巧额日德日》。又称“群球嫩”(树鸡的意思),属游戏性舞蹈。舞者人数不限,儿童居多。舞时众人站横排,半蹲扶膝,一声令下,全体舞者在观看者不停地说着如同绕口令般的既鼓励又揶揄的词语中,奋力地学着树鸡的样子向前蹦跳,以先后跳到规定地点决定胜负。(五)《依和纳仁》。是一种仪式性并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在每3年举行一次的氏族大会上唱跳。舞时每组11人,10人手拉手围成圆圈,1人站在中央,按照规定,站在中央者必须是有威望的萨满或老人,因为这个集会上要祭祀氏族祖先,所以要由他们进行指导,一举一动都要规范,不得有差错。舞蹈一开始,外围和中央的人都蹲做小蹦跳的动作,然后站起来,大家手拉着手,跳跃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跳这个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祭祀祖先,所以开始都比较严肃,但随着歌声的高昂和节奏的加快,便会情不自禁地狂欢起来。尤其是到了夜晚点燃起篝火,人们酒酣兴浓之后,就会更加无所顾忌,越跳越热烈,形成沸腾不止的全民性舞蹈高潮。参考文献:[1]赵复兴.鄂伦春族历史简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01).[2]冯光钰,王桂芹.现代视野中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传统音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01).作者简介:张 蕊(1983-),女,汉族,本科学历,现就职于黑河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鄂伦春鄂伦春族篝火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亲亲的鄂伦春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鄂伦春:用一杆枪,作春天的诗
篝火情歌
篝火野餐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鄂伦春小夜曲
阅读理解精练
倾情浇灌艺术花:记鄂伦春族老教师陈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