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

2016-06-30

人民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陈师曾北漂毕加索

齐白石57岁当了“北漂”,在北京,他借住法源寺,靠卖画为生。一些能诗能画的科榜名士看不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甚至背地里骂他粗野,“画出来的东西俗气熏人,难登大雅之堂”。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齐白石依然没有退缩。

1956年7月29日,在法国尼斯港的公爵古城堡里,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接待来访的中国画家张大千。毕加索搬出5大本画册、上百幅作品给张大千欣赏。翻着翻着,张大千愣住了——这些画竟然全是临摹齐白石的作品。毕加索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上色;用一根线画水,就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的清香……我不懂,中国人为何还要到巴黎学习艺术?”当中国邀请毕加索访问时,毕加索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很多人都知道齐白石的作品价值连城,却不知他是怎样从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木匠,成长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不久前,记者来到了齐白石的老家湖南省湘潭县。齐白石的嫡孙齐由来,如今还生活在爷爷的老宅旁边,潜心钻研齐派艺术。齐由来是齐白石的三子所生,从小随父母学画,并得到齐白石的亲自指点。年过七旬的他,在书墨清香中,向记者回忆了爷爷齐白石的坎坷艺术生涯——

8年时间,远游南北

爷爷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他曾感慨:“穷人家的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出头,真是难若登天。我是穷窝子里长大的,到老总算有了一点微名。回想这一生,千言万语,百感交集……”

1864年元旦,爷爷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叫星斗塘的地方,乳名“阿芝”。爷爷是家中的长孙,备受疼爱。爷爷的祖母总是戴着大草帽,不辞辛苦地背着他下地干活。爷爷晚年每每想起这个场景,就忍不住想去祖坟上大哭一场。因为家境贫寒,爷爷8岁时上了半年私塾就辍学了。之后,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爷爷非常刻苦,时常因为读书,忘记回家。他的祖母不放心,只能在他脖子上挂一铜铃,远远听到铃声响,就知道他平安回来了。爷爷晚年有方印叫“系铃人”,就是追忆这段童年时光——“祖母闻铃心始欢。”

按照我们家乡的风俗,穷人家的男孩很小就可以娶亲,为的是家里能多个劳力。爷爷12岁时娶了媳妇,比他大一岁,名叫春君。爷爷从小体弱多病,干不了重体力活,15岁时开始拜师学“粗木作”,也就是做木匠。可是,盖房子、立木架爷爷哪里干得动,一年后,他找到当地有名的雕花木匠周之美,拜其为师。由于爷爷聪明又肯钻研,周师傅把雕刻人物的全部技术都传授给了他。

爷爷19岁出师,大家都叫他“芝木匠”。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陈规,在花篮上加些葡萄、石榴,或画些牡丹梅菊,“造出许多新的花样”。一年后,爷爷偶然在一位主顾家里看到一部乾隆年间的《芥子园画谱》,彩色套印。他仿佛看到了宝贝,借来临摹,半年时间就画了16本。这可以说是爷爷绘画人生的第一步。

27岁那年,爷爷拜湘潭有名的大儒胡沁园为师,他给爷爷取名齐璜,号白石山人。爷爷说:“说话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画画要画人家看见过的东西。”他画画观察细致,喜欢画古装人物。古人穿什么衣服?爷爷经常琢磨,他看戏台上唱戏的打扮,也照着画出来。渐渐地,他的画在乡里出了名,乡亲们都愿意找他画些玉皇、老君、财神、火神之类的人物。因为爷爷画的人美,大家戏称他为“齐美人”。爷爷在40岁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乡一步,主要以替人画像和刻印为生,这让他在眼界和学问上都受到了局限。在朋友的鼓动下,爷爷用8年时间远游南北各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年过半百,开始“北漂”

2010年3月,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了一期爷爷的节目。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吕立新总结说:“齐白石57岁当了‘北漂,他在湖南只是小范围内有名,不闯北京,很难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1917年,爷爷第二次到北京。眷恋故土的爷爷本不打算出门,不料连年兵乱,四处混战,没有一天不提心吊胆过日子。这时,爷爷收到老朋友、文学家樊樊山的来信。他劝爷爷到北京居住,靠卖画就可以养活自己。于是,爷爷辞别了父母妻子,独自动身北上。在北京,他借住法源寺,认识了两位和尚,后来拜他为师。但也有些科榜名士,能诗能画,看不起木匠出身的爷爷,甚至背地里骂他粗野,“画出来的东西俗气熏人,难登大雅之堂”。在这样的逆境中,爷爷并没有退缩。

爷爷在家乡和在京城的地位是“两重天”。1918年,他曾回过一次家,但村里土匪明目张胆,四处扬言:“芝木匠发财啦,去绑他画画!”爷爷只好隐居在山下的茅草屋里。最终,他下定决心,定居北京,死也不再回家。1919年,爷爷57岁,第三次来到北京。他仍住在法源寺,卖画刻印。爷爷的画,类似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风格,画风清雅冷逸,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京城著名画家陈师曾外,懂得爷爷画的人几乎没有。爷爷作画,一个扇面定价两元银币,比同时期一般画家的价码要便宜一半,即便如此,还是很少有人问津。每到夜晚,爷爷孤独地待在寺中,想起父母妻儿远隔千里,常常通宵睡不着觉,他只能靠作些小诗,聊解心头郁闷。1919年中秋,奶奶来京看望爷爷,她一个女人,希望留在乡下,于是劝爷爷添个二房。奶奶物色了一位18岁的四川女子胡宝珠照顾爷爷的生活起居。从1919年进京,七八年间,爷爷辗转法源寺、龙泉寺、石灯庵、观音寺等七八个住处,短的一两个月,长的两三年,都是在别人的屋檐下栖身,五六十岁的人了,他该是何种心境!

无人赏识,形单影只

湖南画梅最有名,爷爷以往画梅是参照同乡的笔法。然而在京城,陈师曾说,工笔画梅费力不好看。于是,爷爷改变了画法。他在同乡的介绍下,认识了徐悲鸿、贺履之等艺术名人。

1920年,爷爷跟梅兰芳相识。虽然只是一面之交,但梅兰芳很赏识爷爷。看到爷爷在京城名气不大,梅先生就跟别人介绍:“这是我的农民朋友。”有一次,爷爷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应酬,满屋都是阔绰的人,他们看爷爷衣着平常,又无熟友,谁也不理睬他。想不到梅兰芳很恭敬地过来和爷爷寒暄,让许多客人大为惊讶。事后,爷爷专门画了一幅画《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诗:“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感慨世态炎凉。

1922年,陈师曾应邀去日本参加画展,将爷爷的画一同带了去。不曾想,爷爷的画全部卖出,平均每幅卖了100元银币,山水画更贵,二尺长的卖到了250元银币。这样的价格,在国内想也不敢想。陈师曾告诉爷爷,法国人在东京,还选了他们两人的画,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日本人还想把他们的作品拍成电影,在东京艺术院放映。这之后,很多外国人来北京买爷爷的画。琉璃厂的古董贩子,也纷纷求爷爷的画。从此,爷爷的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旺。然而,一年后,陈师曾得疟疾病逝,享年48岁。爷爷痛苦地说:“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1926年,爷爷准备回家探视双亲,然而到了长沙,听说家乡一带正有战事,只得折回。后来由于连年战乱,曾祖母、曾祖父去世,爷爷都没能回乡尽孝。这成了他一生的悔恨。

不过,那年冬天,“北漂”的爷爷终于有了自己在北京的住所,买下了现在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的住房。爷爷卖画,也是为了养活北京和湖南两大家子人。新中国成立前,他到南方卖了一些画,自嘲说回来还换不了两袋大米,因为当年国民党统治下通货膨胀严重。尽管生活窘迫,但爷爷很有气节。他非常痛恨日本人,曾经有日本人想买他的画,爷爷就贴了一个告示:“齐白石三天前就死了”,不愿为日本人作画。还有一次,爷爷直接画了4只螃蟹给日本人,写着:“看你横行到几时”。 有个汉奸求画,爷爷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毕加索曾经说,齐白石的画充满着中国画的神韵之美,真正的印象派应该在中国。爷爷没有像张大千那样西游敦煌,也没有像徐悲鸿那样留学东洋,他是真正的农民艺术家。

猜你喜欢

陈师曾北漂毕加索
陈师曾艺术理论及艺术风格
图示与观念:陈师曾《读画图》再分析
王春书
《梦》和毕加索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毕加索之夏拾遗
《牛》毕加索
I LOVE SPIDER—MAN
看不懂没关系
陈师曾 纳凉图扇 荣宝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