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校园,缘何一波三折
2016-06-30
4月20日,国家京剧院走进朝阳实验小学,上演新编历史剧《曙色紫禁城》,近两个半小时,小学生们认真观看。
“直接跟小学生交流。小学生很能互动。”国家京剧院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池浚接受《人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京剧进校园,是给孩子们心中播下小种子,激活文化基因。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京剧界先失“梅派掌门”梅葆玖,后失“程派脊梁”李世济,让所有人都为之扼腕痛惜。
“希望孩子们能够多听京剧、爱京剧。”就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梅葆玖先生还在提案中如此期盼。
如今,这一期盼终于有了回音。
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和北京市初级中学京剧教材编写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近日透露:目前,北京正酝酿、筹备编写小学版京剧教材。
去年,在梅葆玖先生的倡导下,促进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织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地方初级中学京剧选修教科书《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和《学得会的京剧》。目前,该套教材正在丰台区初中阶段试点使用。今后,促进会与京剧教材编写委员会将进一步修订、完善教材,力争在全市推广普及。
其实,有关“京剧进校园”的提法由来已久,2008年教育部就提出并选定15首曲目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试点。此后,喝彩声固然很多,但相关争议和担心也不少。
一种观点认为,京剧进校园是一件大好事。将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京剧纳入教育体系,标志着民族文化的自觉。更多家长则担忧,在唯成绩论的今天,孩子哪有时间和心情学京剧?
“不是让小学生学戏,葆玖老师跟我说,主要是从审美和理念上,文化传承上去做,不是技术层面,而是自身一种修养和素质提高,不要唯效果论。”身为梅葆玖先生的弟子,池浚认为,每个中国人都有传统文化的基因,只是没有被激活,传统文化从小教育,不是加上去的,而是激活基因,每个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意识,是一种文化寻根。
如何进校园?
京剧进校园,不是第一次提出。
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力挺京剧进校园。周和平指出,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部决定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
然而之后,记者走访发现,当年的试点学校里多数已难寻京剧味儿,师资缺乏、学生没兴趣等问题,让京剧进校园陷于尴尬境地。
与京剧进入中小学生课堂不同的是,国家京剧院的高雅艺术进校园,从2005年开展10年来,正在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
“去年还去新疆,连演8天,近几年每年都有34场。”池浚对《人民周刊》记者介绍,近两年,国家京剧院进校园逐渐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稳定的模式,既有折子戏也有大戏,既有演出也有讲解,,教学、演出、交流、讲座结合起来,让京剧立体式全方位走进校园。
与京剧该不该进校园的讨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是亚洲国家的韩国、日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似乎更加“强硬”:日本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法律上的规定,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中都有要求学校传授传统文化的条文。韩国的小学生在吃完午饭之后,由学校组织课后班,专门聘请一些教师来教学生。
应试背景下,京剧这一国粹不断在尝试走进校园,然而怎么进?是如高雅艺术一般每年巡回演出方式“走进校园”,还是“润物细无声”地寓教于乐?
怎么“排戏”:教材和师资?
“京剧离我们有点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音乐老师坦言:学校里10多位音乐老师,没有一个有京剧基础。“介绍了京剧知识,教唱了简单唱段,再想深入下去就难了。”专业师资的力量也不容乐观。
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担心,音乐老师大多是声乐或器乐专业的人员,他们能否表达出京剧特有的韵味呢?“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委托当地京剧院团,选出一批优秀演员对老师进行培训。”
“让音乐老师临时教,仅仅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甚至起反作用。”池浚表示,“本子”有了,怎么“排戏”,怎么教?更重要是交流。
“对于京剧任务不能承载太多文化责任,传播方式上要润物细无声。先要爱戏本身。”池浚认为,戏曲是综合艺术,这方面不是只有演员承载教演任务,编导演各方面都起作用,还是需要整个戏曲文化构成,管教研普宣等人才构成的“大师资群”队伍,这样传承方式才能更多元化。
京剧进校园,另外一个争论点在于:2008年在入选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有超过半数的“样板戏”京剧唱段入选,这遭到一些人的质疑。
“选任何一段都是举例子,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通过学什么进入不重要,路径不是重要的,终极目标更重要。选曲上应该照顾各方面,视野比技术重要。各个地方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池浚告诉《人民周刊》记者。
传统文化不是科目概念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尤其是在考试内容和录取方式上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和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权重后,家长“只有学习语数英理化等考试科目才不是负担”的认识渐趋动摇和改变。
事实上,不少业内人士早就指出,不论是“京剧进校园”也罢,还是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也好,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不仅不会增加负担,相反,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对培养孩子的综合人文素质又多了一条途径。
“传统文化不是科目概念,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古至今中国人生活态度,是一种情趣,是艺术化的审美情趣,不是多出来的,不是负担。对现在的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滋润。”
池浚认为,京剧是一种途径和方式,葆玖先生想的是大问题,其实是中国教育中对国学教育整体缺失发出的呼吁。
纵观亚洲其他国家传统文化教育来看,在最具日本特征的京都地区,京都府制定了高中生传统文化项目,要求京都府全部46所府立高中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京都府表示,这种传承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丰富的感性,使他们的生活中增添更多的美好。
“丰台先行一步太重要了,在教学体制之内要回归常态中去,至于先从哪里做起来,不重要。”池浚认为,穿过京剧这扇门,目的是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大花园。
“华语体系悠长,在于它的大的气场,我们很多都是碎片。”池浚深深地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