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爬坡过坎,东北如何转型

2016-06-30张配豪闫志刚

人民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原材料东北经济

张配豪++闫志刚

东北振兴从未离开过决策层的关注视线。

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东北司司长周建平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和一批重大项目,确定振兴战略的路径图、时间表。周建平称,本次振兴主要解决东北转型发展问题,将投资1.6万亿元,围绕三年滚动计划,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约130个重大工程项目。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认为,东北振兴要着眼于整体环境,东北经济和关内省份几乎是无缝连接,东北经济下行,关内省份也会受到影响。东北经济目前亟需周期性调整,1.6万亿要做产业链的整合。

东北经济亟需周期性调整

《人民周刊》:东北经济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当前东北经济状况如何?

曹和平:其实东北在我们国家国民经济体系当中的位置,早年相当于一个原材料基地。比如说东北的煤炭、石油、木材、粮食、钢材,基本是中国经济运作发动的能源基础资源支持力量。但是2005年以后远洋贸易得到迅猛发展,比如说钢铁,我们从澳大利亚运来了铁矿石;我们的石油,我们的“三桶油”在全世界购买了那么多的油田;我们的粮食,中粮集团现在在南美贸易,而且目前国内粮食增产日趋稳定,使得粮食的缺口减小,你会发现今年粮食相当便宜;再看木材,我们把东南亚和俄罗斯的木材搬了一大部分;再看煤炭,现在我们提倡节能减耗,所以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东北的能源基础原材料的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反而减小了,依赖程度也减弱了。这样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它能使东北这样一个“过渡采掘”的原材料基地得到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是第一点,就是东北经济地位在转型。东北一直是中国重工业能源基础原材料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认为东北GDP的下行,不是经济规模的下降,是统计价值的下滑,是国民经济结构裂变的周期性调整,而不是东北经济的崩溃。

《人民周刊》:为什么东北的劳动力纷纷逃离?缺乏人才吸引力?

曹和平: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是“内循环”的时候,大规模地采购东北的木头、原油、粮食和铁矿石的时候,每年都按计划分配给它任务,结果东北的经济反而稳定,它的人均收入反而比关内高。但是一到改革开放,出口导向把市场移到海外的时候,整个的资源配置不再依赖东北,就有一点点麻烦了,比如说你要做电脑、手机,它需要的原材料,东北就很难提供。结果你在别处多建一个工厂,那东北就得关一个厂子,少订购一些基础原材料。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随着经济发展,关内一些省份也需要一些钳工、车工等技术性工人,原来东北那些超级厂矿企业里的人才就越来越受欢迎。结果人家深圳没有工人的话,一出高工资就把东北的工人给抢走了,走一个八级钳工,全家就都迁走了。

东北人力资源板块确实是结构有些单一,国企的人才较多,国企员工的工作习惯已经养成。而目前东北经济处于下行期,是需要资本进行推动的,缺少这样一个板块——金融创新的人才。最近我在研究国企,我发现我们有些人丑化国企的现象特别严重,你会发现近几年在海外并购失败的几乎都是民营企业,而央企在海外的投资几乎都成功了。央企的市场反应迟钝,但是央企的信用资源稳健,结果经济一处在下行期,央企的信用资源就占优势了,央企的比较优势是在资本信用领域,而民营企业的比较优势是在市场领域。要让东北的央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补上短板,降下成本,去国企化肯定是不行的。

1.6万亿要做产业链的整合

《人民周刊》:振兴东北,被多次提及,为何依然会出现经济下滑的局面?问题症结在哪?

曹和平:你知道全世界经济其实是可以分类的,一种是美国和英国乃至欧洲这种经济,我们称之为发达经济;还有一种资源型经济,比如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的东北。东北经济跟中国关内经济是不一样的,所以改革开放后的所有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型经济政策其实是偏好关内沿海省份的,当你政策对这些地区利好的话,一定是对东北那个地区是不利的。

那么东北经济、俄罗斯经济、澳大利亚经济、加拿大经济和中东经济,它有什么特色呢?它是资源型的,资源型的一般重资金、重资产、重装备,你一个机器挖下去那个规模是相当大的,它是周期相当的集中,资本要求很大,它对零售市场的依赖非常重,但是他自己这种经济又没有零售市场,比方说俄罗斯的石油,一定卖到外边来你才能卖出钱来,所以这种经济有两个缺陷:第一,重资产、重资本、重装备;第二个缺陷是它的对零售市场的依赖,自己是零控制的。那这就有一个好处在哪呢?你会发现它的人均GDP涨的时候特别快,看看俄罗斯人均收入一直比我们高,看看沙特人均GDP五六万块钱。所以,资源型的经济一般有两弊,但是也有一利,而且这一个利的权重和那两个弊大概持平,这就是东北经济的特色。

《人民周刊》:本次振兴主要解决东北转型发展问题,将投资1.6万亿元,围绕三年滚动计划,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约130个重大工程项目。您怎么看?

曹和平:这个时候你会发现,1.6万亿下去,如果能够围绕着东北的核心企业,而展开产业链上下游工序的有机整合,一个产业链上下游工序整合完备以后,相邻的产业又两两整合,那东北的产业群的核心竞争力就起来了。第二点,厂商中间品恐怕能够形成第三方平台市场服务,让东北的产业既具有生产的能力,又具有定价的能力。如果1.6万亿下去,东北地区能够获得金融资本市场配套,生产型服务业和生产厂家本身的金融业的发展,那东北就能赶上中国发展的步伐。所以我觉着,东北振兴或者东北经济重新获得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现在有了这1.6万亿的输血,基本上有一个非常好的改观。我们也能够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它能够更大幅度地成长。

猜你喜欢

原材料东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东北的春节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