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6-06-30易木寿杨瑞成林日弟
易木寿+杨瑞成+林日弟
【摘 要】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个案,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引入了“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理论,通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广东省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的方法,并设计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方案以供参考和研究,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课程建设
0 前言
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偏重于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倡学以致用,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体育课程教学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迅速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改变过去开设的体育课程中缺乏职业实用性的体育教育内容,尽快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已成为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程。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不仅对高职体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工作过程中,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查阅借鉴与本文论题有关的国内外多部文献资料,根据对象的不同,设计并发出问卷500份问卷,收回问卷495份,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达98%。最后对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数据均使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设想
2.1 目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开设体育课与职业实用性的要求相对应性分析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共设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和人文学院六个二级学院,其中各个学院的专业特点与工作职业特性的相关分析如下:
不同学院的学生工作就业性质、劳动强度以及职业实用性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都有明显的区别。其中对于毕业后主要从事施工现场、测量等等的学生,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应以长跑和定向越野等有利于发展耐力素质的体育项目为主。财经类的学生以进入财务部门、金融部门银行等企业单位为主,对学生身体的静力性耐力、手指的灵活性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长期的静坐,身体的上肢腰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在体育课设置上面要多选择球类、体操、健美操等能够减轻疲劳,加强身体的基本素质的项目为主。外语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外资合作企业等从事文秘工作,这类工作主要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这对学生的气质和形象要求比较高,对于这类学生只要求一般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可进行形体和健美操等课程的教学,塑造学生健美的体型和优雅的气质。艺术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去表演团体,演出单位等文艺相关的部门,对学生身体的整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设置体育课方面应以健身健美操、啦啦操、球类、拉丁舞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及一般的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为主。机电类的学生今后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各大机械厂制造厂设备维修公司等。这类工作的性质主要是以混合劳动为主的工作他既要求毕业生掌握机械的操作,运转和维修等相关专业知识,也要求毕业生能够在车间熟练地操作机车等。对于这类学生,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发展学生基本的身体耐力等素质,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灵敏素质,所以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器械体操为主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同时辅之以技巧等体育项目来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
2.2 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基本框架模型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我院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型,首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多个层面,不同的阶段对专业与工种,工作性质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所学专业对今后学生参加工作的影响因素;其次,要对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比对选择;第三,教材 教学教案的编写要根据所选取的体育教学项目;第四,为了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项目,教学组织形式、方式和方法的选择要尽可能的与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第五,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充分参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六,为保证体育教学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活动;第七,通过体育职业实用性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确保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每一个教学要素之间及时反馈,达到及时调整的要求,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对所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要求提供保障。
2.3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构想
根据目前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和不同专业对特殊体育素质的要求,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即“1+1”教学模式,在开设一学年体育选项课或“基础课+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个教学系或同类专业为基础进行分项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这种形式类似于专业实训课,主要进行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和实践课教育,这是新学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比较理想的设置模式。第二种模式,即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校内同一专业或以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模式,也是目前我院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置模式。
2.4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2.4.1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通过教学实践,以男女合班分项组织教学,这样不仅能较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的,还能使学生较有兴趣地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种组织形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多地了解异性,通过与异性的交往,克服害羞感不善实际的缺陷。为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考核上应尽量避免性别差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只要教师教学指导得当,这种教学形式对于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4.2 实施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应力求实现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体学习的参与度,要让学生能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着手思考这样,课程中就要求我们主抓具有特色的专业工种,并给予启发引导,设定问题情境,既调动其主动积极性,又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一般身体素质和学生的职业实用性身体素质的培养要有机地调控好,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
2.5 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所需具备的条件
首先要对我院所开设的专业以及专业所要求的技术特点要深入了解,把我院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开设职业实用的课程的要求结合起来,并针对职业实用性的特点编写相应的教材教案,对我院现有的教学场地和设备进行提档升级,尽可能地满足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开展。
2.6 目前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年级都开设选项课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的体育教学模式,或者一年级进行基础课教学,二年级进行选项课教学,这两种教育模式相对固定和狭隘,并没有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一来高职院校体育课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就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技能的发挥。另外,教材的编写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没有能够锻炼出学生相应的生活和工作技能,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不能满足以后的工作 生活对身体素质条件的要求体育教材内容多而繁,片面强调有关考核的技术项目和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学生围绕考试测试这根指挥棒,遏制了其个体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僵化死板,对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极不适应。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学校管理层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发没有过多干涉,但缺乏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统一的部署和干预;学校大部分体育任课教师没有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的结合学生未来行业特点,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性体育意识的引导;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等课程资源能基本满足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需要,但缺乏相对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材;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期望度较高,更多的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抱有极大的兴趣,这对学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由“学生”转变到“专业人才”的转换途径过于单一。
3.2 建议
加强领导和层管理层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重视,加快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设立有效机制,在人、财、物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从后勤上保证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发,共同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根据需要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通过系统培训加强专业技能教学业务水平,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和普及做好保障;加强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积极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探讨和研究,丰富和完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以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终身体育的要求,形成具有职业特点的民办高职院校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创设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涛.高职院校发展职业性体育的理论探索[J].浑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骆伟,翁惠根.浙江省高职院校 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趋向性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3]翁惠根.金融系统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对策分析[J].浙江金融,2005(7).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