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仑:如果人生重新起步,我要做文化创客

2016-06-30

博客天下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冯仑戴尔创客

刘芯

梦想能给人以方向感,让人变得简单快乐。现实的道路很崎岖,汲取梦想的力量,方能更好地轻装前行

“老男孩”的授业解惑:尽早明确自己要做什么

如果不是回看冯仑的履历,很难察觉出,这位精力旺盛的企业家已经57岁了。但冯仑的脑海里从来没有“退休”概念。他很可能要在万通集团做上一辈子的生意,也许还会写上一辈子的文字。他仍对新事物保持着蠢蠢欲动的好奇,最新的一项“尝鲜”清单,是在某热门问答平台给后辈们答疑解惑,回应很是热烈。

社会变革期,大众的困惑很多。急切的年轻人想向冯仑讨教怎么把10万元变成100万元,也期望获得平定内心的锦囊妙计。关心市场的人们则期望冯仑解剖房价、股市走势。好奇的看客也追问他怎么看待女人、如何处理政商关系。

冯仑是在年轻同事的提议下入驻问答平台的。大约一周时间,他回答了近500条提问了。不过比起谈论人生困惑,冯仑更愿意分享具体的商业方法论。“如果20岁之前,人生态度都没理清楚,基本也就只能随大流走了。”冯仑把15岁到20岁归为立志时间,“这个阶段,年轻人必须确立价值观,你要想清楚,要做什么事,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商人之外,冯仑还有一个身份:文人创客

如果今天才起步创业,冯仑会瞄准的领域是:文化创意产业。“我没什么技术,也不懂生物,我懂人,懂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懂体制,懂历史。”冯仑要选择做时髦的创客。

事实上,最近一年,他的确扎进了文化创业浪潮里,正体验更“轻型”的创业生活。只要连上电脑,他可以轻松地把脑中的思想转化为图文或视频,然后刊发在微信公号上。冯仑如今已很少接受媒体专访了,他的自媒体“冯仑风马牛”就是一个舆论通道。冯仑是观点发动机,时不时会蹦出10万+的爆款文章。每个月,他要花上小半周打理公号,抓热点、写趣闻,偶尔还要给年轻人煲点“心灵鸡汤”。

冯仑的写作功底深厚。他是畅销书作家,是“段子”高手。这位从书堆里长大的法学博士,一半是商人,一半是文人。冯仑从小读的书繁杂而深奥:小学读《史记》,中学看《小逻辑》,大学啃《资本论》。他也常常读谈论江湖、土匪、黑帮、军事、特种部队、资本家的书籍,钻研历史、经济、两性关系、宗教和文化。

但过去25年,冯仑把时间主要押在房地产上。弃政从商的冯仑也曾白手起家。上世纪90年代,他用借来的3万元资金,搭上了那个时代最时髦的房地产快车,最终把万通做成了有思想气息的知名房地产公司。二十多年过后,冯仑向年轻的创业者回顾历史时,年轻人会好奇地追问:“当年借钱给你的那些商人,为什么大多进了监狱?”

“那时候经营环境不好。”冯仑解释说,时代因素造就了悲情的集体,“当交通规则足够健全,车祸自然就会少。”

规则健全的商业环境是创客梦想的成长土壤

相比以前,冯仑认为市场环境变好了,国家法制也健全了很多,就算法制条款还无法解决的一些疑难杂症,江湖里摸打滚爬过的企业家,至少也可以传播个体经验了。

如今的创客可谓遇上了最优渥的创业时代,无论是政策的鼓励性还是商业机构的投资欲,都空前强烈。一些跨国企业甚至也都参与进环境建设,例如全球知名的创业公司戴尔就在帮扶创业者。除了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轻便的IT装备,大公司也正给与创客以资金、技术支持。

在冯仑看来,历史悠久的大企业还可以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实习岗位,这样可以帮助年轻创客搭建更加规范的团队,去学习如何将梦想变为现实。“以前我们是河沟里的勇士,现在他们是海洋中的勇士。”冯仑说,“海洋中的勇士”如今已游得更宽广、更迅速了。

不过在冯仑看来,虽然创业环境在不断完善,但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文创行业,无论是1990年代,还是现如今,梦想与价值观始终是最核心的动能。

十几岁时的某个雨夜,冯仑去看望他的中学老师。老师心脏出了问题,静静地躺在床上,努力用微弱的气息给冯仑描述家国,谈论她的家族历史。这幕场景,让坐在灰暗灯光下的冯仑永生难忘,他内心里从此烙印上深刻的“家国情怀”。年轻的冯仑一心想要革新中国的面貌,即便日后成为地产商,他始终执着于一个梦想:“要创建有价值的空间”。

成为有钱人对冯仑并不具有吸引力,他始终把赚钱排在梦想之后。冯仑很早就意识到,坚持梦想并不能马上赚到钱,但梦想却可以激发更大的赚钱潜力,这种思想的力量可以激励人不停学习,也会督促人不断自律。

“梦想有时候会逼着你舍弃当下确定的利益,选择未来和不确定的方向,这样的人生自然会跟别人不一样。”冯仑曾在《理想丰满》里写道。

坚持梦想也是减少是非的灵丹妙药。正因为守住了梦想和价值观,冯仑才在“野蛮成长”的年代里活了下来。“不利于梦想实现的事就不做,这样一剪裁,人生简单了,人也轻松了。”冯仑说,“有梦想的人会将自己的生命简化,因为简单,所以成功。”

中国的后车库时代,轻装方能造梦

现在,时常会有年轻人来找冯仑投资。在挑选创客时,冯仑始终偏爱价值观极为明确的梦想家。“要野狗,不要宠物狗”,采访过程中,冯仑凝视着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说道,“要走得远,就要有超出金钱之外的价值追求。”

为鼓励、指导年轻人用正确的方式实现梦想,年近六旬的冯仑仍在适应各种挑战。最近,他应邀成为戴尔的特约创客梦想导师。

对于冯仑所坚信的“梦想的力量”,戴尔同样深有体会。30年前的美国,处在一个技术宅们可以肆意发梦的时代,那时迈克尔·戴尔与他的伙伴就在自驾的车库中,孕育出如今的IT界巨擘。故因如此,戴尔也希望通过在自己最擅长的IT领域,帮助如今的创客们更专注于自己的创新历程,让梦想有更好的发育空间。

移动办公已成常态的今天,一台轻薄的电脑,能为创客解决不少办公难题。冯仑就通过一台笔记本,轻松建立了“冯仑风马牛”这样的社交平台,能随时随地与粉丝沟通。

冯仑如今也越发频繁地在和年轻创客交流碰撞,希冀给这些可能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时,冯仑也从他们身上摄取到创客精神中的“活性”: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的未来。

“创业的活法太有挑战了,成功率太低了,只有那些完全有梦想的人,才会真正坚持下去。”冯仑眼神坚定地总结道。

猜你喜欢

冯仑戴尔创客
戴尔·卡耐基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欠了钱怎么办
莫夫里太太家的怪物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戴尔战略》(Direct from Dell)
冯仑:当医疗遇见房地产
冯仑装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