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城市:寻求现代人的可持续生活之道
2016-06-30张熙徐彦彬
张熙 徐彦彬
日前,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2016垂直城市国际论坛一一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1895天大建筑创意大厦举行。论坛由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规划专家饶及人主持,垂直城市理念的发起人金世海先生,协同国内外的顶级建筑、工程、环境专家,一同就“垂直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建设方案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对话交流。300人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设计院、研究院的专业代表对这一全新的理念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什么是垂直城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今年6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名为《你未来的家:创造新温哥华Your Future Home,Creating the New Vancouver》大型展览。这场展览牢牢抓住了人们的视线,令这个展览大热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这座城市目前让人又爱又恨的房地产市场有关。
展览中,温哥华著名建筑师RichardHenriquez的一件作品引起轰动,他设计了一个堪称“巨无霸”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垂直高度竟达到2500英尺,占据了市中心7个街区。这座建筑按照建筑师本人的说法,乃城市中的城市,住宅与商业有机结合,既能满足人们想住在市中心的实际需求,又不过分扩张,可谓一举两得,唯一实现的条件就是必须建得很高,而这在温哥华却是难以实现的一个现实困境。
Richard Henriquez明说,他的设计稿只会是一张“蓝图”,但对外展出来就是要刺激人们的神经,挑战目前市政府关于限高的各种规定。他指出,与高楼病相关的一些不宜居因素,如邻里间的距离、施救困难、抗震性等问题在当前日益激化的住房危机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作为一个已列入世界级的城市,温哥华中心城区除了向高空伸展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所以人们必须与现实妥协,接受温哥华将成为“摩天大楼”城市这样一个标签。他的“蓝图”就含有“垂直城市”概念。
按照建筑界的通俗解释,“垂直城市”指一种能将城市要素包括居住、工作、生活、休闲、医疗、教育等一起装进一个建筑体里的巨型建筑类型。在“垂直城市”里,可以提供所有的城市功能。这种结构一般拥有庞大的体量,超高的容积率,惊人的高度,少量的占地,爆炸性的居住人群等特征。也就是说,垂直城市是一个多层次、多种功能的超高建筑结构。它包含立体交通、衣食供给、就业机会、垃圾处理、居住环境以及社区存在感等所有的城市功能,其占地面积仅为800平方米,人们步行15分钟之内就可以到达他们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没有汽车的城市将实现自给自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时解决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类似于“垂直城市”的超高强度开发在国外已有先例,比如坐落在东京核心地段、耗资40亿欧元、2004年建成的多功能建筑综合体六本木山。
六本木山占地11.6公顷,包含超过3500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200个饭店和商铺,880套公寓,一个电视制作中心,9个立体声宽银幕电影院,可以容纳3000辆小汽车的停车场,一座博物馆,许多的花园、广场和会议厅几乎集中了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设施。
深圳光明新区是国内首个垂直城市。在深圳光明新区的发展设想里,将在轨道交通6号线沿线安排三簇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高度分别为200米、150米、100米,三建筑群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40余万平米,每簇建筑可居住至少达几万人。除了居住功能之外,每簇建筑还将提供完善的生活、商业、文体配套设施,甚至有可能出现学校和医院。因此,这些建筑群被規划师称为“垂直城市”。
在2016垂直城市国际论坛上,美籍建筑师金世海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将大容量、高效能的超高建筑建在相对较小的土地上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30多年来,金世海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亲眼见证了东西方惊人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新建筑、新城镇的盲目建设和无节制扩张。他所倡导的垂直城市将2%的土地面积用作居住,98%的土地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其拥有庞大的体量,超高的容积率,少量的占地。同时建有医院、学校、公园、商店、居住、健身等设施,是一种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模式。将这种模式应用在京津冀地区,可以有效减轻人口膨胀、房价高涨、社会管理难度大、区域发展悬殊等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远离地面,在一个完全无车的城市中生活,所有的交通往来都依靠电梯上上下下。这种垂直城市将土地节约出来用于农业种植,为人们提供他们支付得起的舒适房屋;没有了路上拥堵的时间,你可以从容地度过每一天,并尽情地享受清洁的空气。人们的生活将由传统的水平方向转变为垂直方向,社会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这些问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毛教授就中国政府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在当前的城市发展阶段上,我们急需一种新的综合方案去拯救和治疗世界。生态城市的创始人理查德-瑞杰斯特(Richard Register)将美国与中国的城市化进行对比,并分析了人类、动植物面临的威胁,他认为,垂直城市的提出至关重要。
对于垂直城市的认可,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洪再生院长特别讲到:垂直城市不仅昭示了可持续生活之道,也为中国今后越来越关注的低影响度开发增加了一种选择。在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上通过“垂直城市”的建立,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休憩、成长的多方面需求。
以目前的情形来讲,创造一个拥有优质环境的垂直城市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结构工程专家潘子强(Dennis Poon)和来自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的卡尔-奥托绍尔科普夫(Karl Schollkopf)分别从建造结构与无绳电梯的角度分析了超高建筑当前的技术水平。潘子强认为,工程师已经准备好迎接垂直城市可能带来的崭新设计和建设挑战:首先,超高建筑在材料属性和减震装置上的发明,带来了与建筑设计、预算相契合的结构系统,而且,建设形状和表层状况的提升,对于降低风阻和地震负荷的贡献巨大。最重要的是,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先进的建模平台可以帮助結构工程师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与建筑师及承包商合作。卡尔-奥托绍尔科普夫表示,电梯产业已经从之前的一维垂直安置,发展到二维垂直和水平安置,以第一套无绳电梯系统为例,它将通过减少井道空间,采用多轿厢系统来提升运输力和建筑功效,这是垂直城市中解决交通问题至关重要的一点。人口在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上的交通流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2016垂直城市国际论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讲中,贝聿铭的次子贝建中先生还将对垂直城市的理念做全面详细的阐述。他参与了许多重大与永久性建筑的设计工作,也十分关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他认为,从提高生活质量的角度讲,垂直城市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解决方案。
那么这样的方案在中国是否可行?会遇到怎么的困难与问题?来自南开大学的郝寿义教授将就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天津中心生态城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为例,将垂直城市的理念、设计与中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尝试的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紧凑城市、聪明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他还将对中国进行垂直城市建设面临的规划、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
在具体的操作之前,预算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如此庞大的多功能建筑组群就如同建造一座新的城市,其造价和管理费用必然高昂。对此,来自北京大学的雷奕安教授将对垂直城市的经济性进行初步分析。与一般认为的垂直城市建设成本过高概念相反,他认为,垂直城市综合建设及运行成本将低于传统城市,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的城市将去向何处?下一个城市形态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垂直城市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想象,也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参考和借鉴。此次论坛是学术上第一次提出垂直城市的理念,我们需要从技术、从管理、从经济的诸多方面展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