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2016-06-30徐玉峰徐晓杰于雷杨新宇徐洁

中国稻米 2016年3期
关键词:纹枯病

徐玉峰 徐晓杰 于雷 杨新宇 徐洁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武进213175;第一作者:15709656@qq.com)



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徐玉峰徐晓杰于雷杨新宇徐洁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武进213175;第一作者:15709656@qq.com)

摘要:通过分品种分小区种植、系统调查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武运粳系列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度有差异,武运粳21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纹枯病发展蔓延较快,属感病品种;武运粳29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纹枯病发生较轻,属抗病品种;其余品种为中感品种。

关键词:武运粳;纹枯病;敏感性差异

近年来,随着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水稻施肥量的增加、气候条件的异常,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趋严重[1-2],发生重的田块水稻产量损失达30%以上[3-4]。为明确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性差异,笔者对目前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8个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开展了田间纹枯病调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地点设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田间土壤肥力良好,水稻栽插方式为水育秧人工移栽。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粳19号、武运粳21号、武运粳23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武运粳29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均为原种。

1.2试验设计

8个水稻品种于同一块秧田育秧,5月14日按品种分小区落谷,秧田期管理一致。6月10日移栽到大田,8个处理3次重复,共2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66.7 m2,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筑埂隔离。栽插密度、单丛栽插苗数一致,整个水稻生育期管理措施相同,不施用对纹枯病有作用的杀菌剂。

1.3调查方法

分别于纹枯病发病始期、水平扩展高峰期、垂直扩展高峰期、最终鉴定期4个时期定点调查,每个小区定点100丛。分级调查记录病丛数、病株数,计算各处理区的病丛率、病株率、病情指数。

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倒4叶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3级,倒3叶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倒2叶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前枯死。病情指数(简称病指)计算公式:

病指=∑(各级病株率×相对极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发病始期不同品种的纹枯病发生情况

于水稻生长前期不定期观察可知,武运粳19号、武运粳23号纹枯病始见期较早,于7月12日始见病株,其他品种于7月20日才相继出现病株;武运粳29号、武运粳31号纹枯病始见期较晚(表1)。武运粳19号病丛率最高,平均达6.00%;武运粳23号的病株率最高,平均达1.33%。

2.2水平扩展高峰期不同品种的纹枯病发生情况

各参试品种于8月初达到纹枯病横向发生高峰期。其中,武运粳24号病丛率最高,平均达18.70%,武运粳19号、21号、23号、27号病丛率都在12.00%以上,武运粳29号和武运粳30号病丛率均为6.80%,武运粳31号病丛率最低,仅为3.30%。

2.3垂直扩展高峰期不同品种的纹枯病发生情况

各参试品种于8月中旬水稻纹枯病处于纵向发展高峰期。武运粳24号病株率平均达25.80%,病指11.20,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发病最重。武运粳21号、武运粳27号病指此时期上升较快,分别达8.06和9.14。

2.4最终鉴定期不同水稻品种的纹枯病发生情况

10月9日对各参试品种纹枯病进行最终鉴定,纹枯病病指表现为武运粳27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1号>武运粳19号>武运粳23号>武运粳29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武运粳21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病株率均超过40.00%,其中武运粳27号病指最高,为29.84,属于高感纹枯病品种。病株率和病指最低的是武运粳31号,属高抗纹枯病品种(表2)。

表1 纹枯病发病始期不同品种病丛率、病株率比较

表2 纹枯病最终鉴定期不同品种病株率、病指及病株率差异显著性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异,武运粳21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纹枯病发展较快,后期病株数与病指均较高,属于感纹枯病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内应特别加强纹枯病的防治工作;武运粳19号和武运粳23号纹枯病始见期较早,属于中感纹枯病品种,建议在7月中旬及早做好预防工作;武运粳29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纹枯病发展较慢,属于抗病品种,可根据田间病情适当减少纹枯病防治次数,其中武运粳29号、武运粳31号纹枯病始见期较晚,可适当推迟纹枯病始药时间。

参考文献

[1]李桦,宋成艳,丛万彪,等.粳稻品种抗纹枯病性鉴定与筛选[J].植物保护,2000,26(1):20-22.

[2]陈宗祥,邹军煌,徐敬友,等.对水稻纹枯病抗源的初步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0,14(1):18-21.

[3]何晨阳,王金生.试论病原物的致病基因[J].植物病理学报,1994,24(2):97-99.

[4]徐雍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6-90.

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to Rice Sheath Blight of Wuyunjing Series Rice Varieties

XU Yufeng,XU Xiaojie,YU Lei,YANG Xinyu,XU Jie
(Jiangsu(Wujin)Rice Research Institute,Wujin,Jiangsu 213175,China;1st author: 15709656@qq.com)

Abstract: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of rice sheath bligh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uyunjing series have difference sensitivity to rice sheath blight. The rice sheath blight of Wuyunjing 21,Wuyunjing 24 and Wuyunjing 27 spread quickly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conditions,these varieties belong to susceptible varieties;the rice sheath blight of Wuyunjing 29,Wuyunjing 30 and Wuyunjing 31 were light,these varieties belong to resistant varieties;the other varieties belong to middle susceptible varieties.

Key words:Wuyunjing;rice sheath blight;the difference of sensitivity

中图分类号:S435.11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082(2016)03-0092-02

收稿日期:2016-01-06

基金项目: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

猜你喜欢

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浅析赣榆区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情况与防治策略
用水量对飞行器喷雾防控小麦纹枯病效果的影响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要点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