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近10年审定水稻品种分析及育种发展探讨

2016-06-30李茂柏陈银华杜兴彬

中国稻米 2016年3期
关键词:育种品质水稻

李茂柏 陈银华 杜兴彬

(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上海201103;第一作者:limaobai@163.com)



上海市近10年审定水稻品种分析及育种发展探讨

李茂柏陈银华杜兴彬

(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上海201103;第一作者:limaobai@163.com)

摘要:依据2005-2014年上海市水稻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近10年上海市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情况。数据表明,近10年上海市审定水稻品种数量基本稳定;科研院所和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最主要的育种力量;审定品种产量水平逐年提高,品质提升较快。今后需加强科企合作,发挥科技优势,兼顾高产、优质、适合机械化种植等多个因素,加快上海市商业化育种步伐。

关键词:水稻;育种;产量;品质

水稻是上海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hm2左右[1-2],其中常规粳稻种植面积约占70%,杂交粳稻种植面积约占30%。近年来随着品种选育水平的逐渐提升、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的迅速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的不断加强,上海市水稻单产水平提升较快。2014年平均单产达8 540 kg/hm2,其选育出的籼粳交超高产品种交源优69和浦优22产量潜力在12 000 kg/hm2以上。总的来说,近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改善。本文根据2005-2014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对近10年上海市水稻品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就上海市水稻育种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1 审定水稻品种数量、类型及育种单位

1.1品种审定数量

2005-2014年上海市共审定63个水稻品种,每年4~9个,年度间审定品种数量比较稳定,其中,常规粳稻品种32个,杂交粳稻品种17个。另外还审定特殊用途品种14个,包括特早熟品种5个、旱稻品种3个、糯稻品种2个、巨胚粳稻品种2、不育系2个(表1)。

1.2选育单位情况

近10年上海市审定水稻品种主要由15家单位育成,其中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品种15个,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品种8个,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品种5个,光明种业有限公司育成品种3个,闵行、青浦、浦东、宝山、松江、嘉定等区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育成品种17个。目前上海市推广的常规粳稻品种主要为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秀水”系列品种;杂交粳稻主推品种“申优”系列杂交稻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秋优金丰由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育,另外,籼粳交新品种浦优22、交源优69分别由由上海市浦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上海市交通大学选育。

表1 上海市2005-2014年水稻品种审定情况(个)

2 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2.1审定品种产量情况

从表2可见,2005-2014年间上海市水稻区试产量水平稳步增加,2014年水稻区试平均产量10055.7 kg/hm2,比2005年提高11.8%;2005年杂交粳稻产量水平维持在9 000.0 kg/hm2左右,而2014年部分杂交粳稻产量已达11 500.0 kg/hm2,如2005年审定的品种申优693区试产量只有9 200.0 kg/hm2,2013年审定的品种浦优22区试产量高达11 502.5 kg/hm2,2014年审定的品种交源优69区试产量高达10 932.0 kg/hm2,部分高产田块产量超过12 000.0 kg/hm2。常规水稻产量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2005年审定品种区试产量在8 500.0 kg/hm2左右,2014年已提高至9 800.0 kg/hm2左右。

2.2审定品种主要农艺性状

从表2可见,2005-2015年间审定的品种全生育期和株高没有太大变化,全生育期在155 d左右,株高在100 cm左右。有效穗数减少2.9%,每穗粒数增加11.8%,千粒重提高7.8%,结实率降低1.0%,审定品种有朝大穗型品种方向发展的趋势,理论产量增加12.8%。

2.3审定品种品质

2005年以来上海市审定水稻品种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粳稻标准以上的品种37个,其中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粳稻标准以上的品种13个。另外,青香软粳等一批软米新品种也通过了审定,这些品种虽然没有达到国标优质粳稻标准,但其口感香、糯、软,符合本地饮食习惯,且产量较高,熟期早。

表2 上海市2005-2015年审定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

表3 上海市2005-2014年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3 审定品种主要成效

3.1新品种助力水稻增产

2005-2015年间,上海市审定水稻品种产量逐年增加,其中杂交粳稻产量约增加了2 500.0 kg/hm2,常规粳稻产量增加了1 300.0 kg/hm2左右。2005-2006年间,上海市常规水稻主推品种秀水09、秀水110、金丰、宝农14、青角306等品种,其区试产量水平在8 500.0 kg/ hm2左右。2007年以后,秀水128、秀水123、秀水114等品种逐步成为上海市常规水稻的主推品种,这些品种产量水平在9 000.0 kg/hm2左右。2010年之后,秀水128等产量水平在9 000.0 kg/hm2以上的品种完全替代了秀水09等老品种,成为上海市的当家品种。杂交粳稻品种方面,2005-2006年,主推品种申优1号、申优4号、申优693、寒优湘晴等区试产量在8 800.0 kg/hm2左右,2007年以后秋优金丰、花优14等高产品种在上海市迅速推开,申优1号等品种面积逐年下降,2010年之后,秋优金丰、花优14、寒优湘晴成为上海市主要推广的杂交稻品种。高产品种的推广,极大的推动了上海市水稻产量水平的提升,2005年上海市水稻平均单产为7 600.0 kg/hm2,2014年已增至8 500.0 kg/hm2,在全国仅次于新疆等少数省(市、区)[2]。虽然10年间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由11.2万hm2减至9.8万hm2,但得力于优质高产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全市水稻总产量仍维持在80万t以上(表3)。

3.2杂交粳稻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2005-2015年间上海市审定了17个杂交粳稻新品种,大部分品种产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其中花优14连续3年蝉联上海市“市民最喜爱大米奖”。随着杂交粳稻新品种的迅速推广,上海市杂交粳稻种植比例逐年增高,2014年此比例已接近30%,远高于国内3.0%的平均种植比例。杂交粳稻种植面积的增加为上海市粮食总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3.3审定品种品质提升

2000年以来,上海市育种家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除了兼顾产量、抗性水平和品种适应性的整体水平外,还特别注重稻米品质改良。通过选择优质材料作为育种亲本,在株系选育过程中加强稻米品质鉴定等举措,水稻品质提升成效显著,审定品种中优质稻比例已超过50%。

3.4企业育种进展迅速

科研院所是上海市水稻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但近年光明种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种业企业也开始商业育种,种业企业通过引进人才、育种材料,或与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加快了企业育种进程。截至2014年,光明种业有限公司、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独立或与科研院所合作选育并通过审定水稻品种10多个。

4 上海市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探讨

4.1强化种业科企合作,加快商业化育种步伐

加快育种思路改变,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科企协同研发的创新机制。强调多部门联动,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在育种材料、技术人员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企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管理,共同创建育种研发与应用平台,共同投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提高品种创新的质量,加快商业化育种速度和效率。

4.2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加快生物技术育种

常规育种主要目标是将分散于各个种质中的多个优良基因聚合于同一个体,培育优良新品种的过程缓慢,难度较大。分子标记由于能对基因型进行直接选择,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将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通过功能基因分子标记开发,筛选适合种质鉴定或育种材料筛选的标记,构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加强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重点针对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和稻米品质等相关基因,聚合有利等位基因,结合稻米品质测定、抗性鉴定等常规技术,加快品种选育[3]。

4.3加快适宜机械化种植品种选育

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造成农业劳动力日益短缺,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推广轻简栽培势在必行。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的核心是机械种植和收获。目前很多品种机械化种植技术适应性不强,品种产量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选育发芽势强、早生快发、秧苗素质好的适宜机械直播、移栽的新品种非常必要。机收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另外一个主要环节,目前上海市单季晚粳全生育期大部分集中在155~160 d之间,各品种熟期基本一致,造成后期收获、干燥入库压力较大,今后选育品种要兼顾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少量120 d左右的早熟晚粳品种可以在国庆前后上市,既能错开收获高峰期,又能满足市民尝鲜需求,经济附加值较高;140~160 d的中晚熟品种是上海市水稻选育的主要方向,各熟期品种要搭配适宜,能满足郊区生产茬口配置的需要。另外,适宜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选育还要兼顾品种的抗倒性,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活秆成熟、抗倒伏性强的品种是适宜机收的水稻品种的选育方向[4]。

4.4加快优质、超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逐年下降,提高杂交粳稻种植比例对于保障粮食产量意义重大。受遗传背景较窄、粳亚种间杂种优势较弱等影响,杂交粳稻产量优势不明显。近年通过开展籼粳交育种,已有一批产量潜力达到11 000 kg/hm2以上的品种。利用“籼粳搭桥”技术,间接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5],开展“籼粳架桥亲和+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的技术路线,以及应用广亲和基因与光敏核不育基因实现亚种间杂种优势直接利用的战略设想[6],充分发挥籼粳交组合的杂交优势,是选育产量、品质、抗性兼优的杂交粳稻组合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徐小万,雷建军,罗少波,等.作物基因聚合分子育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3):364-368.

[4]张洪程,龚金龙.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7):1273-1289.

[5]杨振玉,张忠旭,华泽田,等.不同类型籼粳亚种间杂种F1可利用和非可利用杂种优势的评价和利用[J].中国水稻科学,1990,4 (2):49-55.

[6]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J].中国稻米,2008(1):1-3.

Analysis on Registered Rice in the Past Decade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Rice Breeding in Shanghai

LI Maobai,CHEN Yinhua,DU Xingbin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Shanghai,Shanghai 201103,China;1st author: limaobai@163.com)

Abstract:The data of registered rice varieties of Shanghai from 2005 to 2014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varieties had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The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were the key members of rice breed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registered rice variety in the ten years rose rapidly.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seed enterprise,exer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selecting rice varieties with higher yield,good quality and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accelerate the pace of commercial breeding,would contribute to rice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Key words:indica rice;breeding;yield;quality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082(2016)03-0049-03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项目: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项目[沪农青字(2015)第4-12号]

猜你喜欢

育种品质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