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016-06-29王建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凡尔纳课文阅读教学

王建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96-02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人说:“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其实,我认为阅读更是学校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学会阅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须。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多的是为孩子的终生学习和生活奠基。

一、锤炼文字、学习语言。

回顾我们以前的语文课堂,为了追求把课文讲透,围绕情节内容进行提问分析和讨论谈话,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同时这些琐碎的提问和多余的分析,也取代了我们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影响我们的教学成效。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

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及时提出了语文的大阅读教学。在单元备课时,首先明确单元目标,紧扣单元的训练点,关注课文的教学提示来设计教案。备课和上课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改正,每课都进行个性化教案的书写和二次备课,形成通案,以备下一年的老师和同学使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具体的讲,就是在一篇篇课文中精选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即供学生训练使用的“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逐渐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现在的课堂,老师们或通过句式的变换训练来体会重点词语;或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品词品句,体会词句的细微差别,学会准确地运用词句;或在想象体验中感悟品味语言……

例如:李丽娜老师在讲《穷人》一课时,把自学指导定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划出表示桑娜和渔夫穷和不穷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简单批准。”这样设计,使课文避免了繁琐的讲解,选准切入点直奔主题,利用对比法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深入体会文章主旨。这样的教学,既简洁明了,又突破了文章的重点,使教学更加快捷高效。这正是我们所提倡和运用的阅读教学方法。

二、以读促写,仿写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与写”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因此“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那么在阅读教学如何做到读写结合呢?

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点,准确把握课文的精彩处,有意识地让正处于作文起始阶段的学生,仿写同样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把写作的难度降低一些,让写作变得更快乐。留意教材中课后题有很多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等内容。这样的安排,就是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积累材料中,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因此,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写话和作文中运用这些优美的语句。只有这样,才能让文章的写作方法、优美的词句等得到迁移运用。例如:学了《桂林山水》后,我让学生以《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美丽的家乡》等为题,选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并要求学生写作时,可以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及优美的词语。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倡导让学生诵读优秀诗文,阅读名著名篇,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逐步养成随手摘录、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好习惯。有了这些素材的积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仿写结合,既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拓展阅读,培养兴趣。

教育家曾这样说过“语文成绩的好差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阅读的结果”。学生素养的提升源于语文,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源于阅读。“学会阅读“应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尝试着,通过大量的阅读教学,来逐步提升学生的素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一直是语文课不变的要求。在学习课内文章的同时,我们在课上积极进行着课外相应篇目的拓展阅读,为课下的阅读培养浓厚的兴趣。

尤其在讲授第五单元的“科学在我们身边”的主题单元时,我们让学生收集关于 “科技发明”“天体宇宙”等的书,并把它们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一起分享,比比谁记得多,谁的知识最丰富。当学到《科学幻想之父》的时候,结合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等著作进行拓展性的学习。我在课下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备课,让学生对文章的主人公凡尔纳的个人资料和作品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做成了名人资料卡片。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资料,想通过课文中的凡尔纳的四部作品,呈现给学生的是有关凡尔纳作品的大量拓展阅读。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在一节课内对科学幻想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课下去阅读凡尔纳的更多作品。这样的拓展阅读,教师不光要在课上加强学生的阅读量,更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度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是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先决条件。要立足教材啊内容,通过发放调查表、征求师生意见、参考文献资料等途径确定三—六年级学生四年的阅读书目。让书目的确立富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阶梯型,解决学生无书可读和读书盲目性的问题。

近期,我们六年级语文组选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海底两万里》作为课外阅读的书目。其中《爱的教育》是讲述了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经历,与学生联系紧密,学习时给学生引荐,让学生阅读,并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对课内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的。

总之,课堂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 相信,有这样的大语文阅读教学的浸润,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会培养出来,课堂的气氛会活跃起来,学生的能力会发挥出来,课程的内涵会充实起来,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提升起来。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丰富孩子的阅历,拓宽他们的人生,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归宿。

猜你喜欢

凡尔纳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