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2016-06-29田茂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言语

田茂琴

【摘 要】当今语文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语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本人认为语感是一种能力,直觉思维是语感产生的必要前提,但不能说语感就是直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语感的心理机制,影响语感的因素和培养语感的方法。

【关键词】语感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73-02

一、语感的性质和特征

1.语感性质。所谓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和丰富的感染力,有语言文字引起人们的心理活动,也是一定的认知活动,是人们最为直接的去感受和领悟语言文字。

2.语感特征。语感三大特征:间接性、经验性、整体性。间接性:将语言文字转变成具体的声音、图像、人物、事件等信息。而这种转变是需要“解码”的,从字面、文体、语境三个方面对文字进行感悟,并且对作者在他的语言中表达的情和意进行感悟,这样语感训练就完成了。

二、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一个人在学习中,首先要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觉,才能对内容上有所理解,人们的感觉变得敏锐了,理解能力才会随之加强。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语言和做其他事情一样,首先要有兴趣的支撑,人们才会变得积极主动。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阅读文章时,产生许多原来不曾出现的感受,他们就能感受到文章含蓄的深意。学生的语感能力越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浓厚,自然在学习的过程就是一副积极、主动的样子,学到的内容也会变得扎实,不易忘记,从而推进了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3.有利于提高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在阅读时感知和理解作品的意境,才能发挥文章的感染作用,通过语感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在语感能力强的学生面前,具体生动的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其感染和熏陶的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影响语感的因素

1.语境。语境即语言环境,是指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语感就成为无源之水,感悟无从产生。语境作为语感产生的外因,如《阿Q正传》中阿Q大喊“天门两块!”如果不联系上下文就不知所云,若结合作品中的前后情节才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原来是阿Q在天门的牌位上押了两块钱。

2.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动作执行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语感就是在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以简缩的形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

3.言语活动过程中的主客体互动。语感的产生一方面需要言语活动对象的言语客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言语活动的主体对言语客体的反作用。语感是言语活动的产物。只有在言语活动中才会产生语感。

4.语感的形成与人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以及艺术修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时和想象、联想连为一体。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单解作红色,‘夜不单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单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画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这段话是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即人们的语感来自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和联想。

四、培养语感

1.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2.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3.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加强经常性的持久的大量的语感训练。在朗读背诵、听和说的训练、联系实际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训练,让学生们自己去获得大量的语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选择出语感训练有效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帮到学生。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言文字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