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6-29司爱红
司爱红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培养措施,其中包括高中生物教育者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生物教育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高中生物课堂要大力开展生物实验以及高中生物教育者要加强课外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35-01
一、前言
简单一些解释,创新能力所指的即为运用开展创新活动来得到创新式成果的一种优秀能力。在我国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课程中,教育者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上来,继而为生物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水平与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中,科学技术成为了促进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则需要由知识创新作为基础驱动力,从而为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下夯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新时期中的国家经济需要得到创新人才的大力支持。
如果想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知识人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升人才的探索能力与批判能力,让他们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展开合理化的猜想与细致化的求证。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来说,教育者更加需要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让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发散性思维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然而,纵观我国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育者虽然也顺应新课程的改革而开展了一些探究式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但由于收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导致这些创新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高中生物教育人员应当整合当前的教育资源与教学优势来巩固改革创新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经常性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较强的教学活动。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高中生物教育者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能够将高中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发掘出来,教育者就必须要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与学习喜好来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让他们对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非常浓厚的好奇心。此外,教育者还要巧妙的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来将高中生的好奇心转变成为求知欲望,进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由教育者所创设的各类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教授“光合作用”这一知识重点时,教育者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来开展一个实验活动,让学生自行动手制作一个树叶照片。首先,教育者要指导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叶子放到照片的底片下,然后将叶子放到能够受到阳光直射的地方来进行光合作用;其次,在4天之后将粘贴在底片上的叶子轻轻的撕下来,并将其放到煮沸完成后的究竟之中来进行浸泡,等到叶子的颜色完全褪去以后将其取出;最后,教育者要指导学生将褪色完成的叶子放到干净的培养皿中,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碘液后照片中的影像就会在叶子上显现出来。在完成了这个实验活动以后,教育者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来讨论一下“叶子照片”的形成原理,并且最终得出结论:由于照片底片中的黑白浓度比例不同,所以最终能够产生的淀粉数量也会不同,导致了碘液的染色度发生变化。通过这种趣味性较强的实验,学生会对生物课程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继而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二)高中生物教育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能力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基于此,高中生物教育者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可以更加顺利的参与到接下来的创新活动当中。教育者要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展开教学引导,根据不同层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出不一样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中设置一些诸如“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刚脏内糖分的利用”等类型的启发性问题。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入一些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活动,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来思考问题。
(三)高中生物课堂要大力开展生物实验
生物课程是一门需要有大量实验内容为基础支持的自然类科学,从古至今,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均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力量的支持。基于此,教育者要顺应生物课程的教学标准,积极的在课堂中开展一些实验训练。首先,教育者要对学生展开实验演示,让他们结合教材内容来仔细观察教育者的实验步骤,并且向教育者及时的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和不解;其次,教育者还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自行进行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将整个实验过程都认真的记录下来。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应当全程的参与到学生的实验操作中,针对他们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更正。
(四)高中生物教育者要加强课外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我国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来看,教育者不仅要为学生详细的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适当的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消化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育者还要敢于挣脱传统教学观念与授课制度的束缚,尽可能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他们创造出一个能够展示自我和自由发挥的空间。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实践活动,让他们可以切实体会到蕴藏在生物课程中的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刘俊英.关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0).
[2]徐慧琴,曾丽霞,何震,张灿,杨雪,熊丽,刘德利.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3]王军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