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2016-06-29刘建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文体文章作文

刘建功

【摘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个性;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发展个性;鼓励学生自由写作,展现个性。

【关键词】学生写作 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79-01

写作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是心灵的声音,每个学生又是唯一的。自然,我认为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个性化的、生动活泼的、绚丽多彩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人云亦云。这样的作文完全丧失了学生率真的个性。笔者认为,在作文中充分展现学生个性,究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做到“以我手写我口”,自觉地关注自己的真实内心,写出千姿百态的富有个性的作文。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张扬写作个性,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如何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笔者认为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能力;3.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生活的能力。诚然生活是复杂的,生活的道理、真理、规律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一下就能学会的,对生活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心去思考、评价生活。对于身边发生的焦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他的钻研和创新精神。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为“文章应为现实而作,应反映时事”。小的方面如学校、家庭、社会上的时事;大到国际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学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入生活从而感悟生活,认识生活,审视生活中的真、善、美,就会产生不可遏制的写作冲动,故能写出情真意切、枝丰叶茂、个性鲜明的文章来。

二、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发展个性

当前,在学生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着“写不具体”的问题。学生作文大多就事论事,缺乏应有的联想和想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强思维的训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常规思维法和求异思维法。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这些方法的训练。我曾在课堂上出示一朵花,让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可能想到绿叶,想到花丛中的蝴蝶,想到培育这些花朵的花匠或者教育学生的园丁,想到有关花的诗、文和传说,还可能想到节日夜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想到少年儿童花儿似的笑脸,想到秋天累累的硕果等等。各抒己见,相互讨论中大家得以互相学习和提高。

求异思维是学生个性化的一个特征。所以在平时要注重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训练。又如我出示一黑一白两颗围棋子,让学生根据它的形状、色泽、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联想。从形状看它如纽扣大小;从色泽看,黑白是对立的两个“极”色;从棋艺方面说一子可定输赢等。这样多方面思维可以得出许多新的立意。”求异思维中的反向思维训练,就是面对一道作文题引导学生反其道而思。如“开卷有益”这个题目,从正面写是多读书就会有收获。如果反向思维,就会有“开卷未必有益”的认识,关键在于看你“开”什么样的卷。还有学生独辟蹊径写成“开卷考试”有益,未尝不可。再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切苹果,一刀下去切出了“五角星”图案(横着切)。“近墨者未必黑”,“常在河边走偏就不湿鞋”的说法等等,角度新颖,也极具个性。

三、提倡学生自由写作,展示个性

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学生在自由写作时写的文章比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要“有血有肉”得多。原因是他们有内容可写,真感受、新认识。因此,平时应尽可能地给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我们常练的话题作文就能让学生选择范围更广泛,更易于让学生放开去写。从而扬长避短。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尝试:

(一)在标题中展示个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好比精彩的书籍要有好的封面一样,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如下方法,指导学生拟出个性鲜明的好标题。

1、借用式 借用诗词典故,名言警句、歌词熟语等,或借用或改造翻新。例如《只缘身在此山中》、《勿以亲疏定是非》、《若为人生故 诚信不可抛》等。

2、修辞式 灵活运用修辞,能使标题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例如《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比)、《人生也是一张答卷》(比喻)等。

3、数学式 采用数学的形式作标题,直观、醒目、吸引人。此类标题如《成绩≠素质》(不等式)、《勤劳+高科技=致富》(等式)等。

这些标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处处有诗有歌,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能强化学生的迁移能力,倡导学生把他们的个性自由的发挥出来,那就不愁没有精彩的题目。

(二)在立意选材中展现个性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应该是一场心灵的独白,一次真我的展现,一份心之物语。如果不能打开心扉,不能将自己的心声融入作文中,那么肯定写不出好文章,更写不出反映自己、反映生活、反映人生的佳作。

古人云“文以载道”“意在笔先”。思想的深刻和独到,情感的真诚和强烈,是文章的价值和灵魂的所在。其实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比如以“感激”为话题的作文,很多同学都选择“我对别人的感激”这个主题,选材也就围绕着“受别人帮助”之类的内容和一些老掉牙的事例。有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来写“我接受别人的感激”的那种心情,从“受人帮助”上升到“帮助别人”这一层面,无论立意选材都展现了他的与众不同,极具个性。

再如《尝试》为题,多数学生都选择尝试做某事取得成功,然后写成功的喜悦和感受。而某同学却另辟蹊径选了大庭广众之下帮助别人做好事,但尝试几次别人都不给他机会(因人心猜疑),从而使他不能“尝试”成功,感触颇深。匠心独运,也发人深思。在作文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探索,走出小“我”,用宏观的、开阔的视野和眼光去认知、观察社会生活,就能写出博大精深、选材独特的文章来,从而在作文中彰显个性。

(三)在形式中展现个性

这里说的形式即文体。话题作文大都不限文体,即允许学生在作文时自由选择,这为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特长,选择最适合的文体。如故事新编、寓言、实验报告、会议记录、戏剧剧本、内心独白、日记、书信、广告、诊断书等等。学生选的文体有《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诊断书)、《孙悟空下岗记》(故事新编)、《农夫日记》(日记)等。

学生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既要尝试写一些新的文体,又要清楚自己最擅长什么文体。在考试时,尽量不要尝试写新的文体,求新与求稳之间宜选择后者,要稳中求新。在选准文体写作时,一定要把握好该文体的特点,力求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形式上的创新也是“构思新巧”的体现,同时得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四)在语言中展现个性

一般来说,文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确定之后,要想写出好文章,靠的就是语言。韩愈曾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主张,建议用个人的心灵去进行语言的再创造。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如果一个作家有他的独特性,首先就应该从语言中表现出来。”我们知道唐诗的题材不外乎征戍、谪迁、恨别、伤时等,但为什么唐诗会成为诗歌的海洋,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百读不厌呢?原因就是它拥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语言形式。例如,同为道别题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展现的个性不同,表现的情感也不同。

当我们去写大家都写的内容时,展现个性,写出独特的感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文以新为贵”。用商战的话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二者道理一样。如同时面对困难和挫折,引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可就是打不败他”。来表现自己藐视困难的气概,就比“我不怕困难,我要努力奋斗”一类的语言更有激励性。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应该公允、客观、宽容,只要是真诚的,健康的,有新意的文章,都应该给予肯定,是“金子”就要让他发光。哪怕只是一个好的标题、词语、段落、构思或立意。这样学生会有一种写作的“成功”感,进而会在以后的写作中挥洒自如,尽情尽兴,可以时刻体味与享受自由表达之乐。

学生的作文,就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作文时应该凸现和张扬自己的个性。只有讲究个性化,作文才能生动、亲切、新颖、引人入胜。

作文是心灵的展现,而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只要大家都能放飞心灵,张扬自己的个性,树立信心、勤于练笔就一定会写出胜人一筹、别具匠心的佳作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

[2]《人是教育的对象》作者 俄国著名教育家 乌申斯基 1867年发表的《教育人类学》的中译本 科学出版社出版

[3]《老人与海》作者(美)海明威 著,呈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2006年08 月

猜你喜欢

文体文章作文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