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6-06-29胡翰章熊海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课文

胡翰章+熊海生

【摘 要】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能有效优化教育资源,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从学生个性理解出发,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提升阅读能力;从开发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出发,培养其阅读思辨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出发,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优秀课外作品是其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77-02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交流表达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就给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习惯,能否实现这个任务,这关系到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功能的发挥程度高低和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备课时会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没有详细的设计。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2、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学方式都是古老的,虽然有所变化,但根本思想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思想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这对传统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把自己看作是课堂的权威,不愿从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中走出来。虽然有的教师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对新课标理解不够,陷入了生搬硬套的教学误区,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会易化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将阅读教学内容与生活分隔开来,有的教师采用完全理论化的教学,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高。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4、阅读课程被忽视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没有明确的要求,考试中对阅读能力的检测也不是直接的,所以一些学校认为阅读教学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就压缩了阅读教学内容,这导致教师与学生都不重视阅读。语文学习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的。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工具,阅读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为了考出好成绩,他们不会忽视任何一道题。这样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时间阅读,也不重视阅读。

二、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对高中生阅读培养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结合该标准的主要思想,我们提出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如下策略:

第一,从学生个性理解出发,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解读的基础上,有效地将课文学习转变为若干课堂活动,使得学生能在活动中得到提高。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时,为了让语文课堂洋溢浓厚的文化气息,充满高雅的文化情调,在讲授课文前,先放一段小提琴曲《夏夜》进行情境教学;在此音乐背景的渲染下,作配乐朗诵,这样便一下子把学生带进那种氛围当中,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再出示几张《荷塘月色》相关图片,这样给学生提供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更深入更真切地感受到荷塘的宁静、月色的优美。视觉感受的是美的画面,听觉感受的是美的乐曲,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的想象悄然展开,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第二,通过写作考核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因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果不能表达出来,那么这种能力无疑会大打折扣。换言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以及其他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他们密切地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作为考察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一个环节,自然是考察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不断写作相应题材的文章和读后感来考察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利用阅读所获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获得提升。

第三,从课文内容出发,有层次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训练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关键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以读为主的课堂中,可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品读课文,领悟中心;朗读课文,体会感情;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层层深入,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有吃力的感觉,又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阅读能增长见识、拓展心智、丰富心灵,因此,教师在学识渊博的基础上,必须是个情感丰富和生活体验丰富的人。若教师没有良好的统筹能力,学生就只能学到关于文字的基础性和带着技术性的知识。没有体味到文字所蕴涵的美妙,学生就不会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路上,必须打开学生们心灵的天窗,擦亮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在学海中扬起前进的风帆。

参考文献:

[1]袁成进.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读与写杂志,2008.3.

[2]岑世赞.浅论高中语文阅读的作用与方法.科教文汇,2008.6(上旬刊).

[3]黄建生.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课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