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教学拓展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2016-06-29刘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李博士林海音课文

刘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78-01

前不久,学校举行了教研月的系列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新进教师练兵课……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但如何找准拓展延伸这个点,把握好拓展延伸这个度,我做了一些实践和尝试,结合同行们的一些做法,提出如下策略。

一、把握拓展延伸的好时机

拓展延伸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预习、课中拓展感悟、课后延伸践行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一)课前拓展预习。 “菜单式”的预习方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所谓“菜单式”预习方法,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框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菜单自主地预习课文的方法。“菜单”分三大块。第一块是“生字新词是基础”,主要让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第二块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通过动笔做好课前准备,如标小节号码、划好词佳句、划出疑难句等;第三块是“善思会问多查找”,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内容、课后问题,提出不懂问题,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等。课前拓展预习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二)课中拓展感悟。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从中感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课文中描写了李博士带着刚抽出来的骨髓,马不停蹄,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劳碌奔波,赶到杭州,连夜为小钱做骨髓移植手术。在教学此处时,可以补充出示李博士途中颠簸十几个小时和到杭州后马上为小钱做手术的具体时刻表,让学生阅读感受,从而让体会到李博士的真心,爱心和诚心,李博士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大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心中铭刻。

(三)课后延伸践行。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把握拓展延伸的好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这样一些拓展延伸的方法:

(一)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爱的小蜜蜂》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出问题:

(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可爱的小蜜蜂(齐读)

(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

(4)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

(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从这段话中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欢的,甚至是带有害怕情绪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能从“害怕”到课文中的觉得“可爱”呢?一次简单的不露痕迹的拓展,让学生很快产生疑惑,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学文的欲望。

(二)适度拓展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同时,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三)巧妙拓展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领和延伸,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美妙,可以让学生的练笔在情感的铺垫和知识的积累中进一步得到训练,使得此时的拓展体现出“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把握拓展延伸的丰富类型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一)情境欣赏拓展

情境欣赏拓展,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

(二)感悟哲理拓展

感悟哲理拓展,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汉字的神奇、有趣,让学生阅感受到中华汉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文学欣赏拓展

学生通过搜集并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林海音的《窃读记》学习后的《城南旧事》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五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林海音的散文《窃读记》,感受到林海音的文笔之独特,笔下的意蕴之美。后续的拓展阅读可以开展《林海音散文欣赏》的主题学习,主要了解林海音散文的特点和进一步感受林海音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四、把握拓展延伸的多元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拓展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班班通的“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猜你喜欢

李博士林海音课文
秋的气味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李博士的神器
背课文的小偷
那些回不去的城南旧事——读林海音《城南旧事》有感
万能的李博士
万能的李博士
林海音与琦君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李博士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