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6-06-29申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校本新课改培训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关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师 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71-02

1、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的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完善和提高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训,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师的地位和工作建议》中就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只是和特别的技术。”[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地理教师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在教师教育机制下通过不断学习、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技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

2、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学历结构未达到标准

学历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地理教师的学历结构,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地理教师学历结构还远未达到国家要求。在二十世纪末我国部分地区曾取消高考中的地理课目,所以严重影响了我国地理教师的数量,是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地理教师资源相对紧张的状况,地理教师的质量也未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我国地理教学的质量,有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2.2新课程实施有形无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具体课程目标上要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课程实施上,改变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加讲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然而在实际中,尤其是一些老教师难以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在对地理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又未能让教师真正领悟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使教师一知半解,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形式而无内涵,并未起到预想的效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且影响了教学质量。

3、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1 地理教师自身应树立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观念是内因,是提高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有了这样的专业发展意识,并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强化,就会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求可能的突破,就有一种不断寻求成长的紧迫感,不断寻找成长的机会,创造发展的机会,进而找到努力的方向。首先要认识自我以及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考虑所处学校的教学设施等各类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规划。然后要审视发展机会,确定发展目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要做好准备寻找机会,制定行动策略,并按计划逐步执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3.2地理教师应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进行理性化审视、分析和反省,并用文字进行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的一种专业化认同内化的过程 [2]。反思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能力,新课改也要求教师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师,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去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对成功之处的反思,对失败的反思,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的反思,可以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并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进行创新,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3.3地理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的改革和开发

新课改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地理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教师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在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对课程的改革和重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资格更有能力去参与课程的改革与开发。它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教材的结构内容,领悟其真谛,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校本课程也是新课改所鼓励的一种课程开发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开发理念、途径与策略,地理教师依据当地学生的实际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使地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3.4地理教师的培训

3.4.1加强改革师范教育

各类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发展师范教育,加强对师范院校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吸引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同时,要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紧密联系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使未来教师能获得相应的地理专业教育,尤其是要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更好的胜任地理教师的职责。

3.4.3加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中外教育专家和学校所认同的有效的在职培训方法,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的方式。这种培训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简言之,校本培训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培训 [3]。对于地理教师而言,能够走出学校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己的机会很少,那么校本培训就成为了地理教师专业提升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地理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技术,地理专业新进展,全面迅速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蔡晓,胡良民.面向信息化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J].地理教育,2008(6).

[2]张世明.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J].教书育人,2013(3).

[3]付贺梅.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中任职学校的促进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作者简介:

申晋(1990-3-2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理教学教法研究

猜你喜欢

校本新课改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