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探究
2016-06-29郑鑫阳
郑鑫阳
一、 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的隐喻表达
民生类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样式,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这种操作是对新闻本质的回归和还原,尤其是针对画面、声音和文字的处理。它主要是以城市居民为受众,报道题材主要来源于市民日常生活和切身相关的新闻事件。
2002年江苏电视台播出的《南京零距离》,被公认为首档大时段播出城市民生题材的电视新闻节目。随后,南京还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民生新闻栏目。引发了以大时段直播为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为主体的民生新闻潮流。此外,辽沈地区民生节目也十分成功。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了《直播生活》,随后又开办了《新北方》,第一次公开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这种贴近性、生动性的民生新闻一时间成为辽沈地区大受欢迎的新闻题材和表现形式。
电视媒介借助筛选过后的画面,即镜头语言,来表达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主题。
镜头语言作为一种隐喻方式,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表现工具,伴随着新闻拍摄技术的进步,表达技巧也在不断进步。
二、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选取原则
(一)真实性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借助表现新闻事件或任务的真实状态来引起观众注意的媒介表现形式,毋庸置疑真实性是首要的。镜头语言的真实性,是指电视新闻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都是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2007年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北京电视台某记者为博人眼球炮制而出的虚假新闻。整个画面拍摄和后期制作均是人为操作的一场“闹剧”,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该事件虽真相大白,但新闻工作者须引以为戒。在利用镜头语言表达新闻事件时,务必确保真实性,即使因特殊原因必须加工呈现,也要以符合事实原貌为前提。
(二)流畅性
镜头语言作为传递讯息的一种方式,是电视新闻媒介常用的手段,民生类电视新闻也不例外。镜头流畅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视觉流畅,即新闻后期剪辑者严格遵循画面剪辑的一般原则,将各镜头进行合理衔接,保证画面节奏跟进度,强化画面表现力;一是新闻事件叙述流畅,电视新闻大多是将不同时空内拍摄的画面进行组接,从而给受众叙述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因此叙述的流畅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1月22日,央视《胡锦涛陪基层干部迎接龙年新春》的新闻报道就很成功。新闻随时间轴线,先后展现了车队画面、马路两旁的农田、村民的精神面貌,以及农户的家庭情况,顺畅地将镜头在堂屋、厨房、老人和领导人之间切换。整个报道过程,镜头语言简洁流畅。镜头画面不但稳定,而且角度平实周全,是一条高制作且有温度的好新闻。因此,在选取镜头、剪辑画面的时候,流畅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三)贴近性
民生是这个时代最能凸现社会现实的内容,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这个时代。民生类新闻以民生生活为内容,将民生现场放诸于各媒体的镜头之下,无疑是最具有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表现。将关注高层、精英、明星的视角逐渐下移,让老百姓的小事、琐事、奇事、关心的事成为新闻主要报道题材,且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和表达,传达的是整个社会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体贴。
民生类电视新闻要想表现新闻主体及其情感,制作出一条有温度的新闻,就必须时刻关注民生,贴近百姓,走近群众。而电视新闻除了文字声音的表达,更不容忽视的是它的镜头表达。因此注重镜头语言的平民化、贴近性,是民生类新闻生动与否的关键。《南京零距离》就是民生类新闻中做得十分成功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节目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聚焦南京市市民的生活资讯,节目中“现场调查”更是给与百姓足够镜头,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等,用镜头语言成功勾勒出百姓生活的全貌,甚至,有些新闻素材就是出自于老百姓的DV录制作品。收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和电视观众“零距离”,并且被称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所以,具有贴近性和平民化色彩的电视新闻,是成就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和取得受众信任和肯定的关键所在。
(四)简洁性和准确性
电视新闻报道的镜头不仅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且能引起观众注意的画面,同时还要求注意镜头长度,通过适时切换画面,以凸显新闻主题和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
特写镜头是民生新闻常用的镜头表现形式,领导人访问灾区或探望百姓等报道中,常常通过将领导人同百姓握手、百姓脸上的表情、百姓的动作等作为特写进行播放,并且简洁地穿插周围环境以及领导人表情和语言的镜头,从而生动准确传达了领导人亲民和爱民的讯息,也反映了百姓的真实一面。相比于将冗长的镜头留个领导,大段的画面留给这样的新闻镜头,才是百姓更愿意看到的。
三、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失范
(一)镜头语言游离,导致声画分离
因为缺乏严密的声画逻辑训练,部分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常常忽略深入一线采集资讯的重要性。而民生类电视新闻,最终要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走近百姓的生活就很难有生动真实的画面语言来辅助电视新闻事实的报道,一旦画面全部是或者过多倚重声音传达来体现真实性,而画面却无法配合展示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场景和进展。必然导致镜头画面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主题割裂,与新闻解说相脱节。类似这样的“两张皮”在民生类新闻中时有发生,例如一些新闻报道某领导干部下乡视察群众,但是镜头却展示领导办公室的摆设画面,并没有任何镜头语言表明其视察的经过和收效;此外,另一些在报道领导人与村民群众欢庆佳节,声音一再强调“处处张灯结彩,百姓热烈欢迎”,而镜头只有领导在陪同下招手的画面,却没能将围观群众或被视察的农户镜头展现出来,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新闻说服力的打折和生动性的掉色。
(二)镜头语言表达方式失当,导致新闻缺乏感染力
镜头语言表达失当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因为新闻工作者缺乏现场采编的经验,导致画面语言表达不得体,后期则文字和声音的补救为主,从而造成画面空洞、构图缺乏美感、新闻事件感染力降低。
比起上述新闻工作者不愿亲赴现场采访,这类失范并不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而是由于画面表达技巧的缺失和新闻敏感度的不足造成的。此类失范总结起来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例如,一些镜头滤色片使用不当,白平衡在拍摄之前没有进行客观矫正,此外不够重视色温和环境光线对镜头造成的影响,拍摄过程中缺少对闪光灯强弱的调节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画面过度偏蓝、偏绿,或者画面过明、过暗等现象,影响新闻报道的画面呈现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因为技术原因或客观条件限制,缺乏拍摄机位不准、为避抢镜而偏移画面、随意推拉摇椅、画面筛选不严格等等,都是造成新闻镜头语言不专业的原因。
(三)虚假画面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性,绝对不允许虚构。然而,电视类民生新闻不仅有文字表达、语言表述,更多的是镜头语言。而镜头语言的准确性、恰当性和真实性,常常容易被忽略,无论是表述事件本身的镜头语言,还是辅助陈述的镜头语言,亦或后期摄制者后期制作上,都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这个真实性界限,在于不让受众因为镜头语言而对事件产生认知误区或者盲点。
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这些都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例如2013年,“深圳最美女孩”给乞丐喂饭,就是一场商业炒作,照片实际拍摄地点与文中所说不符,系为虚假新闻。此类例子还有,2007年挑拨人们神经的“纸包子事件”,其一系列拍摄过程均为某新闻媒体人自导自演的画面。
此类虚假新闻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加损害媒体公信力,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
(四)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
许多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中,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百姓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弱势群体,享受到的表达机会十分有限。诸如一些领导视察之类的电视新闻,领导人总是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比例,而真正和同声“百姓喜气洋洋”等描述相契合的群众画面却寥寥无几。这种话语权分配的失调源自于新闻工作者民生意识的匮乏。因此,合理分配镜头语言的话语权是民生类电视新闻“三贴近”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镜头展示更为平易的画面、选取更为平民的角度、叙述更为平实的事件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努力的。
四、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的建议
(一)坚持民生思想
坚持民生思想是处理好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的前提,民生类新闻的开展关键在于对社会公众本身的关注。只有将老百姓切身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电视新闻的镜头才不会本末倒置。通过镜头,传达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关心事件的立场,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服务意识
要想准确地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和镜头以外的讯息,就需要有服务意识。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论断,他认为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和信息之外的东西,即讯息。从这个角度讲,大众传媒提供新闻资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闻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民生类新闻的服务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信息的贴近性。民生类新闻之所以被誉为“百姓新闻”,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服务理念。民生类新闻必须以平实的视角和服务意识来关注和记录民生生活,如此才能写出老百姓爱读的新闻。
(三)高质量的剪辑技术
前面提到了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剪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清楚明白,镜头语言作为一种传递讯息的方式,流畅的表达必然有赖于高质量的画面剪辑技术。
结语
综上,从镜头语言与民生类电视新闻的关系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合适的画面、精准的角度,以及良好的剪辑制作,是民生新闻传递“民生、民情、民意”讯息的有力途径。只有本着民生意识、主体意识、服务意识,恪守电视新闻原则,配合新闻主题合理运用镜头语言,才能使民生类电视新闻收到更好的效果,制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