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当代中国电影中反差艺术的独特美

2016-06-29李玲

电影评介 2016年7期
关键词:观者情书艺术

李玲

艺术的美妙之处在于使观者于不知不觉中感受幽趣佳境,进入到神魂飞越的自我状态,达到净化心灵、使人向善的目的,这才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质所在。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但这种发展大多体现在影片生产量和票房数量上,我国影片质量和深层内涵尚有待发展,近年来中国上映的影片票房与口碑很难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即便是像《捉妖记》《美人鱼》等制作精良的作品,也逃不了思维过于简单、缺乏艺术深度赏析价值的弱点。但最近新上映的一部小成本文艺爱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却在拍摄手法和情节结构设置等方面表现出了高超的水平,使观影者在享受清雅华美的语言和紧凑吸睛的情节的同时,自主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部影片中对于反差艺术的运用尤其娴熟,并且与影片原本内容无缝衔接,艺术感强烈却又不显沉闷厚重。

一、 情节安排的反差之美

在美国颇享盛名的悉德菲尔德将电影剧本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开端,对抗,结局,开端和结局各占篇幅的1/4,对抗占篇幅的一半。剧本的主题就是其中的动作和人物,要明确人物的需求,然后对这些需求设置障碍。《不二情书》通过空间分离的拍摄手法将男女主人公的生活规划成合适的模块进行串联,其中大量运用反差手法和悬念、陡转、扑空等戏剧常用手法,使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一)开篇与尾声之反差美

《不二情书》开始部分并不是以往常文艺片的温馨清丽的镜头为基调,它反其道而行之,开篇连续几个镜头都是女主角姣爷(汤唯饰演)穿着黑皮衣在摩托赛车上穿越人海、肆意妄为的场景,加之女主身处澳门赌场,自然而然的渲染出上世纪香港黑帮元素的错乱感。当然,这只是女主角的幻想部分,她以为自己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她的生存环境也逼迫着她变成这样冷酷无情的女子,所以从一开始她的梦中都是这样重金属性质的。男主角大牛(吴秀波饰演)出场时节奏明亮快速,谈论的话题都是房地产金融等口号式产业,让人感觉仿佛他是经营着多少垄断企业的华尔街之狼,其实这不过是他为了赚取一些不甚正当的利益放出的烟雾弹而已。开篇部分中男女主的生活充斥着混乱与急促,而尾声部分却完全相反,最后男女主终究在机缘巧合下相见,毋须言语,他们相视一笑,犹如阔别多年重逢的老友,时光从他们眼角眉梢,慢慢流过。

影片开篇中不真实的急促与结尾的现实中闲适形成鲜明对比,使观者产生难以忘怀的记忆,给人以当头棒喝般的审美冲击。

(二)主角相遇与否之反差美

一般而言,一个故事的讲述必然会以男女主人公的现实关系发展为线索延展开来,这也是普通影片的叙述方式。然而,《不二情书》却开创了一个新思路——整部影片中男女主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有过任何交集,却在影片最后找到对方。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其新颖的结构安排形式,令观者眼前一亮。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他们按照原有的轨迹生活,一不小心偏离轨道,他们在相同时间段因各自的事分别来到阿拉斯加,处在同一个教堂中,同一个游泳馆中,想着自己想象中的彼此,然后完美错过现实中差不过两百米的对方,在观者的眼里他们早已相遇。然而导演却将他们的真正相遇安排到了最后一个镜头,他们在查令街十字路的那家书店相遇,店主是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店主去世,他们因书信断绝而来,内心不敢抱有希望却又忍不住期望,仿佛初涉爱河的孩子,失了世故,多了真心,即便最后相逢镜头不足五分钟,却完美呼应了整部电影的架构,不仅对他们奇异的书信缘分作出了完美合理的解释,更是丰满了影片内涵,犹如神来之笔。这样任性而吊人胃口的安排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所谓近在咫尺,念到深处,却少了那么一点缘,任凭你旁观者如何着急,他们就是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暗夜饮泣。

这样现实与幻想的完全相异让人纠结得无法释怀,可又不得不承认,观众很容易沉浸在这种艺术的反差美感中无法自拔。所谓艺术,即是一个让接受者进入到另一个思想维度的过程。显然,《不二情书》通过对这种对人物相遇方式的安排刻画出了其细致而独特的美感。

(三)主角现实与幻想之反差美

既然现实中未曾相遇,那么处于不同国度的两人又是如何相知?这又是《不二情书》的一个极大亮点了,若是通过互联网建立起联系,难免落入俗套且导致情节单薄寡淡,妙就妙在他们缘起一本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书,即《查令十字路84号》,然后他们以书为精神联系,开始书信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摒弃那些便捷冷淡的机器,他们以笔为心,以纸为念,传达彼此缓慢而悠然的心境。因为鸿雁传书,他们的生活中仿佛比世界上其他人都多了一些慰藉和甜蜜的秘密,他们不急于相见,或许也是不敢相见。因为在他幻想的世界里她是伦敦中西二区的懵懂少女、穿着棉麻的学生裙、留着干净清爽的齐耳短发,在她幻想的世界里他是整日抱着一摞教材、黑框眼镜悬于鼻翼、时而冒出古文教训学生的老学究。但实际上呢?他们的现实生活与幻想中的对方大相径庭——她是为父亲赌债奔波不得不百炼成钢最终亦陷入赌局泥潭的不良女子,并没有机会获得太高的教育;而他是自幼远离故土亲人以倒卖房产为生的洛杉矶投机者,亦没有闲心去钻研学问。可是他们却因这样一本散发淡淡文艺轻忧伤的书籍结缘,不可不说让人觉得在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这样将男女主人公之间对彼此的凭空想象描绘出来,其实是对男女主人公现实中极少接触的一种精妙的补充手法。这种安排方式有点类似于一般影片中插叙手法的运用,给予观者一种超脱于现实之错乱感,作为一个让观者更好地进入影片世界的切入点显然是极为合适的。更何况这种补充中还包含了对比的手法,不仅是作为影片后续的伏笔,更表现出了人生无常,颠倒错乱的深刻寓意。

二、 台词语言对比出美感

(一)市井与鸿儒的反差美

影片里,因为他们阴差阳错地相识,阴差阳错地把对方想象成自己臆想中的那个人,所以倒是让观者品出一种别致而奇特的美感,仿佛想要啜一小口咖啡却误酌一杯茗茶的错愕后的舒心。现在的影视作品语言多分为两大类,或者是宣扬主旋侓的高雅哲理化词汇,或者是多存在于网络剧中的浅白庸俗的语言,在影视作品中两者之间仿佛隔了一道鸿沟,界限分明,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对立用来形容这两大类作品的语言风格倒是出奇地吻合。但《不二情书》中的语言运用却极其灵活,将语言的市井气息和雅致用语相混合使用,不显维和亦颇有真谛。即便是像姣爷这样穷途末路的女赌徒在遭遇情伤后发出对人世的厌恶之语虽说粗俗却足以警醒女性——“一夜滚床单的热闹,可能换来一夜滚钉板的惨叫”,这种直白的告诫之语让观者深感无奈而又了然于心,还有女主在受到感情欺骗后,不吵不闹,安然接受,只丢下一句“我高中没毕业,就是讨厌被人考来考去”的率性潇洒让人暗自赞赏又心疼。

同时,作为一部文艺治愈系影片,《不二情书》中亦有许多清丽词句陶冶观者情操,读来朗朗上口,想来意境深远——男主罗大牛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他的身世,他的异国情人,他的亲密朋友都能似有若无地察觉到他玩世不恭的外表下脆弱敏感的灵魂,可他们却都不知道大牛这种与生俱来的疏离究竟缘起何处,因为他不愿意诉说,只细心藏好自己的内心。可终究遇上了愿意倾诉衷肠的那个人,他在给女主的书信里说:“有人去国还乡,满目萧然。有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在与祖国隔了一个半球的异乡里黄沙百战穿金甲,14岁的年纪,在其他孩子还在纠结是否要向父母索要篮球的年纪里,他离开已各自组建新家庭的父母来到美国洛杉矶试图拼出一番事业,试图在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舔舐迟早会结痂的伤疤。

影片里还有一句话值得当代这些离不开手机等电子设施的人们深思——“有时等一封信,漫长得如同一生,但是慢一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慢一点,才能写出优雅浪漫的话语,慢一点,才能仔细寻觅盼望的爱情。”木心先生的小诗《从前慢》里有这样清澈的短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与这里的台词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80后作家安意如的丛书里,也有一部分关于对当今社会书信交往渐渐消失的论断。一部好的电影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让人们意识到当代现实问题,《不二情书》通过对书信线索的细致刻画让观者意识到书信文化在电子文化的逼迫下面临消亡的绝境。

(二)古典诗词与意识流语句的反差之美

在很大程度上,当代电影的核心均是经典小说的改编,一部好评如潮的影片的改编版本小说也自然不会差,严格意义上来说,小说里的文字描写大都十分出色,和影视文化相结合,两相融合,取长补短,表现出的影片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意趣值得细品。《不二情书》里男主故事线索里有一家客户是一对古稀老人,爷爷常常刀子嘴豆腐心,顽固得可爱,奶奶的笑容仿佛二八少女,含着清明与平和,编剧笔下的中国古诗词大多出自爷爷口中,这样一个在祖国经历沧桑,一切记忆都与那片熟悉乡土密切相关的老太爷骤然离乡,来到这个连语言尚且不通的地方内心的失落与孤寂令人动容,所以他常常念出那些不符时代的古语,好像他的秘密和故土全在词句里汇聚成章。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连和孙子说个话都得找翻译了。”这样无奈的调侃表现了当今这样身处国外的老人群体的悲哀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狭窄存续环境。老人看着偌大的老式房间眼神飘渺地说:“以前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儿女在,父母不远游。”出自孔子的《论语·里仁》的一句古语从爷爷口中说出显得这般哀伤,勾起观者为人子女的惭愧之心,他也说:“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他这是在想自己的那片乡土啊,那片热闹的有人情味儿的土地。在知道大牛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他们的房子后,爷爷心中的气愤与失望无以言表,他黑着脸写下“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他也借孟子之口告诫大牛“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影片对于古诗词的熟练运用使其与现代发达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了一种良好的化学反应,使观者更能体会出古典诗词在电影中的魅力。当然,一部当代影片如果只有古典诗词作为台词基调只会给观者留下掉书袋的不好印象,并且显得晦涩难懂,很难取得成功。《不二情书》中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意识流流行词句相结合,使整部片子表现出典雅清新的风格。

比如女主在独自眺望大海时对男主发出的感慨:“你看过海鸥捕食么,一群海鸥绕着海岸飞啊飞啊,看准了水下的鱼,收了翅膀,一猛子就扎下去,那样子,根本就是在寻死。自由落体似的掉进水里,不管不顾,就如同爱情,只不过,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一无所获。”这样的句子注重参差不齐的凌乱节奏美感,极力刻画毫不相关的外物环境以表现人物内心微妙情感,其实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模仿与发展,符合当代受众群体的审美趋向。还有“暗透了才能看见星光,向死而生这句话太有劲了,死都不怕,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爱情就像感冒,因此失恋只是常态”等语句颇有现代网络流行语言的痕迹,个性色彩浓厚,在生机勃勃中表现出故作深沉的颓态,生动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内心的迷茫与无措。

语言文字之美由来已久,中外诗句传承自古时,沉淀了厚重的历史素养,但只有一种文字风格的传达可能会导致艺术作品的单调沉闷,尤其是对于电影这一类视觉文化,而《不二情书》采用多种语言风格杂陈的方法,避免了极端的沉重或轻佻,表现出了编剧想要呈现给观者的文艺气息和时代脉搏。这种运用在本质上来说已经是通过表层的反差进行了不断地磨合,最终呈现出影片独有的语言风格。

三、 人物塑造的本体反差美

(一)人物经历的矛盾反差美

如今中国市场上的电影和小说等故事型虚构作品,对于人物整体的刻画太过浅显简单,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平面化、直观化的错觉,仿佛好人就不能存半点私心,愚者便没有一点特长,这自然是不科学的,人类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一个人在不同情况和境地下可能表现不同的性格特征,甚至判若两人。《不二情书》则跳出了这种固有思维的怪圈,其他次要人物暂且不提,就说男女主的性格表现得就极其复杂而真实,不会给人以太过单薄和虚拟的感觉,立体的人物塑造是对艺术和观者的尊重。

女主姣爷自幼生活在父亲沉迷赌博,债主日日催债的环境里,按照一般逻辑,她长大后一定不是典型的善良柔弱东方女性,她确实不柔弱,生活逼着她在雨夜里拿着刀去找抓走自己父亲的人,生活逼着她成为满口粗话,行为轻佻的赌场职员,生活逼着她对金钱产生极大的依赖感,可这些也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喜爱《查令街十字路84号》的情感纤细的女子,不妨碍她成为一个对暗恋对象全心付出不抱怀疑的痴情女孩,不妨碍她成为一个在受伤后依旧傻傻地相信所谓上层人士的疼惜的单纯女子,不妨碍她成为一个热爱诗的时代的女子。男主的性格特征也极为饱满真实,他市侩得让人看不起,连同胞的养老房子也想着以极低价格私占,说起那些夸张的宣传语时一点也不惭愧脸红,他滥情,和有未婚夫的异国女子存在不正当关系,没有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不拒绝送上门的艳遇。可是同时他也在和两位老人的相处中真心相待,在夜晚昏黄的灯光下为老人将文言文书信一字一句的翻译成英文,最后也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劝戒女客户遵从孩子的心意,他也会放下商人的利益得失之心坐在咖啡馆里听着海莲的生平事迹,享受当下难得的静谧与思索。他们不是编剧笔下空泛的文字堆砌起来的虚构存在,而是观者眼中真实存在的,不完美也不犯众怒的平凡人。在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他们走过平湖烟雨,与彼此相遇。

(二)人物内心诉求与外在状态的反差美

人类因情感而有异于其他生物,我们的情感复杂而多变,是任何精密仪器都测试不了的,艺术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人物整体世界的塑造,好的电影可以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进行立体表现,避免脸谱化人物的充斥。

《不二情书》中的爷爷是一个固执的老头子,他表面不易接近、古怪孤僻,但内心却有着孩童一般的率真。在第一次加到大牛时爷爷根本不想与之搭话,整个人散发出生人勿近的气息,后来却因为知道大牛会一些西班牙语而态度转变,仅仅是因为他的孙子也说西语;他去学开车,明明紧张得不行,却强装镇定,嘴上不肯服输,非要说人家有问题不敬老人;他明明深爱自己的结发妻子,却嘴硬地说人家招人烦、不会处理事情,完了还小心翼翼地问奶奶:“墓碑上边,我会空出一块,到时候我会把我的名字,刻在你的旁边,行吗?”这样的老爷子在观者心里已经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会感觉人物单薄。他可以闷闷不乐地“教训”奶奶:“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说的就是你老家。看老爷笑话,不守妇道,放在民国就是一纸诗书。”也可以寂寞地看着朝东地方向言不由衷地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的外在表现和内心状态反差极大,却不会让观者产生违和之感,因为人物本就是具有分裂性和矛盾性的。男主地人物特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喧闹的人群中,他游刃有余地和各类人群打着交道,仿佛是从不会寂寞的成功人士,却对陌生的灵魂伴侣袒露心迹“见过仙人掌吗,我跟仙人掌差不多,都喜欢把自己包起来,那样我觉得安全些”;他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他有意地将女主对他身份地误解继续下去,安心地沉浸在教授的角色里,他内心的纠结与矛盾让他变得难以为常人理解。

人物的内心诉求与外在状态往往呈现一种自然浑厚的反差,通过适当略微的艺术加工便可以展现给观众一种欣赏性的美。

结语

中国电影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尽管现在还存在商业片充斥市场、票房虚高,有深刻艺术力量的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等畸形发展现状,但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经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影市场未必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应对国内电影发展持有乐观态度,支持类似于《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这样拍摄手法精致专业、对观众号召力强又弘扬正能量的高质量影片的制作。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影拍摄技巧的提高,相信类似于反差艺术的运用在影像文化中会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娴熟。视听兼备的影视文化以其可感的形象性解放了人们被传统的语文传播所限制的视觉经验,同时传统文字艺术中的反差艺术也在影视文化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中国电影艺术发展。

猜你喜欢

观者情书艺术
端午节观龙舟赛
纸的艺术
一封情书
暖暖的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情书